stevenjou 发表于 2012-3-16 12:26:49

原帖由 abright 于 2012-3-16 11:01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这个未必吧。。。大概和我一个年纪的一起长起来的人学琴考级的不在少数,但是到了现在还在弹着琴认真的搞音乐的估计半只手就能数出来。
中国人的精神文明程度还没有达到能养活大多数音乐家的地步。。

同意米 ... 同意LS,学琴考级跟古典的繁荣扯不上什么冠希。

yupoet 发表于 2012-3-16 13:02:13

还是有点关系的。
学琴考级也起到些普及作用。当然更多的是音乐教育市场的繁荣

[ 本帖最后由 yupoet 于 2012-3-16 13:03 编辑 ]

忽然散步 发表于 2012-3-16 13:46:58

原帖由 南开米饭 于 2012-3-16 10:53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散步你好,最近在北京吗?

在的

abright 发表于 2012-3-16 14:12:57

原帖由 yupoet 于 2012-3-16 13:02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还是有点关系的。
学琴考级也起到些普及作用。当然更多的是音乐教育市场的繁荣
我倒是觉得在中国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父母想让孩子有个爱好(这么说是好听,不好听的说就是拿自己孩子和别的孩子比的时候能有点面子)所以让孩子去学,并非孩子自己想学或者是出于对音乐的热爱。
我倒是觉得十几岁这个年龄很重要。一方面是这个年龄慢慢有自己的判断能力,能够明白自己是不是真心的喜欢音乐,喜欢古典音乐。另一方面是还处于一个发展进步比较快的阶段。中国孩子的这个时期完全被应试教育所束缚,同时这个年龄段父母也是大多数关心于孩子在学校的学习而非兴趣爱好。所以大多数孩子在这个阶段就放下了音乐的学习和练习。
中国不缺音乐市场,缺的是观众的心态。心态差我觉得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去听音乐不是听的音乐而是听的面子,觉得自己去听个音乐很高雅倍儿有面子,其实并不能听懂什么。很多人甚至并不能认识什么是古典音乐,以至于各种手机铃声、闪光灯、私语、叫喊以及音乐家的偶像化;另一方面从事艺术的人的“戏子”身份还是根深蒂固,除非你能搞出点成绩,普通人搞音乐哪会受人待见?搞不出成绩哪里有饭吃?在这种社会环境中我觉得青少年很难发展出来:父母很难认同你去做音乐,自己也会质疑自己的未来。
至于艺术生的存在,参见体校和体育生制度为何不能强大中国的篮球足球。
反正中国青少年古典音乐的发展,光靠青少年自己是不行的,还是需要社会、需要听众素质的。整个社会都不认同,甚至很浮躁——会摸两下琴键就成音乐家,我觉得青少年很难有发展的空间

xlzx4321 发表于 2012-3-16 14:16:06

【题外话】现在的网上往往有人动辄交响如何如何,非要把薄声的机器贴上”高分析力“”适合交响“的调调,而传统hifi器材风格的厚声机器动辄就贴上”适合流行不适合古典“的标签。谬种流传,害人不浅。交响的根本在弦乐群,在低音声部,薄声怎么可能适合交响乐呢?在很多测评里,标榜古典,标榜交响的,我们看到的测评音乐素材是久石让甚至是KENNY G的萨克斯管。无知的人往往是喊的最响的。

非常赞同!看到某些人说dac1适合古典,我就想哭

风云不变 发表于 2015-11-2 17:00:30

刚看到,很好的分享文章。
同意关于弦乐群和细节的描述,我至今未在任何hifi系统里听到类似现场的弦乐群,通过扬声器能分辨织体是轻盈还是厚重、是否整齐划一、音色是辉煌还是黯淡、力度是柔和还是强硬、质感是细腻还是粗粝,但就是无法再现那种规模感,宏大又柔和地包围全身心的规模感,丰富却并不刺激的规模感。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致古典烧友】林肯中心聆听纽约爱乐杂感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