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dra 发表于 2013-3-24 00:21:28

原帖由 winniemon123 于 2013-3-23 23:34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首先整体上就缺乏一脉相承的感觉,布局感觉不太平衡。

其次各种细节和我心中理想的Op111不一致,主题和第一变奏欠缺呼吸,第二和三变奏的节奏特征不明显。第四变奏尚可,但是过渡句各种冗长。后面的变奏如果说力度 ...
can't agree more
另外我也怀疑是女性钢琴家弹的 但这猜测太过冒险 就不表了

GhostK 发表于 2013-3-24 01:07:51

晚上陪老婆看了一晚上电视剧,睡前电脑接着电视听了一下。

不得不说,这个op.111不算太糟。拿来入门是一个不错的版本。谱子上有的基本都弹出来了,布局还算均衡。最重要的是声音很“美”,不管是琴声还是旋律。这位演奏家擅长慢板,演奏轻盈清澈,触键柔和富有诗意,我也同意前面的观点,第四变奏在全曲中最佳。
不过也就仅此而已。光靠这些因素来弹莫扎特或者贝多芬早期的奏鸣曲效果可能会很好,但是弹op.111和一流演绎还有差距。一方面演奏缺乏戏剧性和内在的生命冲动,更要命的问题是谱子背后的东西我听不到。演奏缺乏灵魂和深度,言之无物。
虽然听上去我说的这个挺悬的,但是确实是我的感受。刚听第一耳朵,那琴声一出来我甚至怀疑是波利尼的演奏。后来没多久就露了马脚,音乐过于忠实乐谱,照本宣科。
音乐开始的时候我说:“啊,开始了”。等音乐演完的时候我就说:“哦,演完了”。这么“标准”的一首op.111,除了音色,别的没什么好留意的。
除了女性演奏家外我还倾向于佩拉西亚、阿什肯纳奇这种人。
PS:不知道为什么,在听这个op111的一瞬间我想到了佩拉西亚和海丁克合作的贝多芬第一、二钢琴协奏曲,这张碟可是我心目中这两首协奏曲的神级演绎。:lol

GhostK 发表于 2013-3-24 01:26:11

本来还想猜猜是法国演奏家,后来自己就把自己的想法毙掉了。
法国人特有的优雅或者说味道应该也算是一种个性。就连前几天听白版分享的法式意大利人奇科里尼演奏的贝多芬奏鸣曲中也有这种优雅。在主题刚进入的那一段,在我心目中应该是非常gentle的。这个版本却有点直白。除了音色,这个版本最后给我剩下的两个字就是“标准”,标准是没有个性的。

Phase 发表于 2013-3-24 08:30:42

总觉得有点僵硬,突兀....不能接受这种方式。

[ 本帖最后由 Phase 于 2013-3-24 10:33 编辑 ]

Holzmair 发表于 2013-3-24 09:07:12

俱乐部实在是藏龙卧虎啊。。。

defaultoasis 发表于 2013-3-24 12:56:24

我觉得这是我心目中处理萨蒂的方式。。

迷你音响 发表于 2013-3-24 13:27:51

个人对这个曲子不是很熟悉,平时听得也不太多,这里稍微说一下自己的粗浅看法,如有不妥欢迎斑竹批评指正:loveliness:

这个乐章一开始处理得平静下隐约有股幽暗之气,之后变奏一开始比较平淡,越到后面气势强了许多,给人一种慢热感,但相对而言总体缺少抑扬顿挫的情感。

触键比较轻巧,不属于厚重型,这样相对来说味道有些平直,也许是用电脑漫步者音箱听的关系,很多细节都听不出来。

一开始的诠释方式觉得应该是一个女钢琴家,例如安妮.费舍尔之类的钢琴家,后面又让我想起了塞尔金、古尔达这两个人的演绎。

gravity17 发表于 2013-3-24 14:30:09

不是很喜欢第二变奏,感觉那几个重音提前把能量释放出来了,然后到了第三变奏又觉得有些呆板,可能是有些版本听习惯了吧。。。

不过音色蛮好的

jascha1898 发表于 2013-3-24 14:47:16

一般的通病,这个录音都有,节奏不稳定,任意加快或减慢、手指力度不平均、不当的停滞、踏板偏多。
但有一个大部分录音都有的毛病,这个录音居然没有,就是第四变奏——高潮部分的突然加快,这个录音没有,前后节奏基本稳定。许多名盘,波利尼、肯普夫、古尔达、吉泽金、甚至施纳贝尔,都在这儿突然加快,刻意制造气氛,之前的变奏包括开始主题,却刻意放慢,造成前后明显的割裂。
总的来说这个录音没有特别的出彩和败笔,有些地方听起来突兀和不习惯,属正常范畴。

gravity17 发表于 2013-3-24 20:26:16

原帖由 jascha1898 于 2013-3-24 14:47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一般的通病,这个录音都有,节奏不稳定,任意加快或减慢、手指力度不平均、不当的停滞、踏板偏多。
但有一个大部分录音都有的毛病,这个录音居然没有,就是第四变奏——高潮部分的突然加快,这个录音没有,前后节奏 ...
真要说速度的一致性和流畅性的话,我觉得巴狮王那个立体声的111比这好多了。。。这段录音还是想去刻意表现些什么的

ramos 发表于 2013-3-24 21:23:43

这录音有些机械僵硬。还有重音的突出方式不科学,本来是不需要人为特别突出什么重音的。

第三变奏时有很多莫名其妙的加速减速,本来只要能够按照原样弹下来已经很好听。It is art to do nothing.

其实我挺喜欢一开始的处理的,如果全能够弹成那个样子和音色我觉得挺不错的。

另外,这人强音不好听,虽然不是砸的,但是还是会让人感觉用力是用手指力而不是手臂力。

最关键最关键的问题是,他的处理方法感觉比较拙,也就是说音效上的高潮和感情上的高潮错位,这点是我比较不能接受的。不过这点每人的感觉都不一样,见仁见智吧。

小白 发表于 2013-3-24 22:10:02

我把第一乐章给补充出来,这样就完整了。:lol

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351416&uk=1176385835 (已删除)

同时,大家需要揭晓答案吗?这位钢琴家究竟是谁?还是再保持神秘感,等几天再说?

[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3-3-25 20:32 编辑 ]

awshwl 发表于 2013-3-24 22:42:31

我实在不理解为什么有些人那么喜欢追求保持节奏。作者标示的速度也只是一个大体的把握,跟随情绪的变化节奏改变是非常合适的事情。自由节奏的问题只在于节奏变化用的好不好,刻意地保持节奏本来就是毫无意义的事情。

小白 发表于 2013-3-24 22:54:20

原帖由 awshwl 于 2013-3-24 22:42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我实在不理解为什么有些人那么喜欢追求保持节奏。作者标示的速度也只是一个大体的把握,跟随情绪的变化节奏改变是非常合适的事情。自由节奏的问题只在于节奏变化用的好不好,刻意地保持节奏本来就是毫无意义的事情。


是这样。我觉得贝多芬本人的演奏一定是充满了乐谱上他没有详细写下来的细微速度变化。“乐谱上没有写的速度变化就不能做”是一个错误的观点。

winniemon123 发表于 2013-3-25 00:07:15

原帖由 小白 于 2013-3-24 22:54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是这样。我觉得贝多芬本人的演奏一定是充满了乐谱上他没有详细写下来的细微速度变化。“乐谱上没有写的速度变化就不能做”是一个错误的观点。 这么以为个人以为不妥..... 且不说各种史料记载贝多芬记谱的时候和演奏的时候最为关注的就是速度的控制,就贝多芬的作品而言,如果因为速度变化而破坏了节奏,那显然是得不偿失。

当然,如果能像富特文格勒那样变化速度的同时又保持节奏的特征,那是另一回事。或者像乌戈尔司机那样对作品来个乾坤大挪移,那又是另一回事。

BTW, awshwl这是怎么了?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听一听、评一评:贝多芬第32钢琴奏鸣曲第2乐章变奏曲(已结束,链接已删除)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