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w
发表于 2013-10-21 10:45:50
另外一个提示,诞生在1993年前后的耳机放大器我知道的有三个,earmax,naim headline和叶立ta26(印象里瑟顿也是这个时候的,1995吧好像)。诞生在2001年前后的我知道的有graham slee,莱曼和rudistor。再往后的就跳出兴趣范围了。
mvw
发表于 2013-10-21 10:49:43
如果2001年的东西就算过气了,那真不知道20年代年的拜亚舒尔摩托罗拉和那些绝大多数二战前后诞生的音响品牌是不是早该去填海了。事实上,时间是个非常关键的因素,目前还很值得信赖的音响品牌,很多都是那个时代诞生坚持到这会儿还没被收购的。看样逆向淘汰的趋势早蔓延到音响圈了。
小白
发表于 2013-10-21 15:29:53
其实英国瑟顿的Headmaster确实是很早的一个晶体管耳放经典,当时在欧美耳机市场名头不小,可惜后来逐渐被边缘化了。我玩过这个机器,和Solo虽然同属英国声,但差异还是明显的,Headmaster的声音明显老派,中频突出丰厚,很适合拜亚耳机。
Naim Headliner耳放也是当时代表的英国耳放,可惜后来也渐渐淡出了。还有Creek OBH21,曾经一度也比较有影响,价格还便宜。这几个音响厂家弄出来的耳机放大器,到后来名气和影响力都不及专门搞耳放的Graham Slee。
Flysoftter
发表于 2013-10-21 18:07:30
英国瑟顿的Headmaster我见过一次,因为对瑟顿这牌子一点不了解,而且看上去不是很高档的样子,没有问津
rigid
发表于 2014-10-15 17:21:32
mvw 发表于 2013-10-18 13: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帮顶了,已经落伍了,手中的器材换来换去最终都不约而同得慢慢集中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个阶段了,之前玩过 ...
頂
uglyjun
发表于 2014-10-15 19:09:25
blueheart008 发表于 2013-10-19 21:45
我记得当时:
本坛挺 solo耳放,贬莱曼耳放;
人艰不拆
牧桐
发表于 2014-11-2 23:31:17
这个题目很有意思!:):)
seed1989
发表于 2014-11-3 18:15:58
本帖最后由 seed1989 于 2014-11-3 18:17 编辑
小白 发表于 2013-10-18 18: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里我给耳烧朋友们一个实用的建议——如果某耳放产品以所谓“新线路”“新技术”“尖端技术”为宣传点,千 ...
关于数字放大,现在绿坛那边已经有不少人在用纯数字功放推hifiman的平板,而且效果都说不错。我也就这个问题咨询过米饭。可能因为EF100发售在即的缘故,米饭并没有正面作答,只是说不喜欢帝瓦雷的声音。现在特别想听听白版及各位老烧的看法(白版用过林道夫,应该对数字功放很有话语权)。
小白
发表于 2014-11-3 18:51:28
seed1989 发表于 2014-11-3 18: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关于数字放大,现在绿坛那边已经有不少人在用纯数字功放推hifiman的平板,而且效果都说不错。我也就这个问 ...
Devialet并非数字功放,是专利技术的ADH混合式放大。声音也比林道夫好听得多。
音迷
发表于 2014-11-3 21:04:37
说得好,顶小白老兄一个!二房其实发展很缓慢,只是调音和对声音的理解每个时代都不一样,这肯定会造成一个时代一个声音,这是肯定的!
音迷
发表于 2014-11-3 21:05:33
D类还是尚未成熟,单端和纯甲已经做烂了!
乡秀树
发表于 2014-11-3 23:38:54
那小白们该选堆料类的耳放还是味道机?
像RA1,SOLO,emp这种调味类的始终没摆脱坑货的感觉,推有些耳机甚至没一体机的耳机口好。同样类似原件的仿货性价比高的多。
土炮堆料类的上市时各种好评如潮,蒸发的比彗星还快。
就没有用料足又有味道的机么?
schpeltor
发表于 2014-11-4 08:15:16
blueheart008 发表于 2013-10-19 21: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记得当时:
本坛挺 solo耳放,贬莱曼耳放;
莱曼隔壁代理的,solo么大家懂
小白
发表于 2014-11-4 09:43:58
schpeltor 发表于 2014-11-4 08: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莱曼隔壁代理的,solo么大家懂
莱曼不是“隔壁”代理的,包括安润一直在卖莱曼耳放的。前面文章里提到的几个进口耳放,安润都有做。
seed1989
发表于 2014-11-4 11:17:36
本帖最后由 seed1989 于 2014-11-4 11:19 编辑
现在隔壁D类功放推平板,总结下来有几点问题:
1.功率太高的有底噪,不随音量变化,所以只能买那种45-50w的小功放(当然钱也省了)
2.对音源要求颇高,没堡透的时候容易高频毛刺,低频浑浊。更换线材和数播貌似有明显改善。因为PC-FI党居多,因此不知道台机数字输出会怎么样。
3.没味道(这个仁者见仁)。
优点也很明显,推力足,细腻,素质全方位提升,据说能胜过万元级别的DAC(比如说,DAC32)。低价D类在高负载下容易出现失真,但推耳机则没有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