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flacwo 发表于 2015-6-28 00:13:25

墨子更极端,直接非乐啦。这篇乐论针锋相对的,是移风易俗莫过于乐的观点,实际上大音希声虽然淡化声像,但是却不回避意象的。你的意思是,对于在功能上重放音乐的电声系统,大可不必追求声音层面之外的意念,尘归尘,土归土,是否此意啊

zhzh0000 发表于 2015-6-28 01:13:50

墨家非乐,是为了通过对享乐(乐者,乐也,以乐乐)的约束,达成移风易俗的效果。老子所谓“大音希声”不是反对“乐”,而是认为最极致的音乐是任何具体的音乐都不能达到的。表面上看来,墨家和老子都“非乐”,其实,完全不相干的。

战国以后的儒家把“乐”当作教化的手段,其实比较复杂。《中庸》说:(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和”是一个音乐概念,指的就是乐器音高的正确,所以说“中节”。“中节”是因为当时定音高是用“嶰谷之竹”。因此,“中节”就是刚刚好、恰如其分的意思。情感发而中节,就如同乐器发声,音高正好。而情感抒发得“恰如其分”,就是礼的最高境界。所以《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达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有一个旁证。《学而》记载孔子弟子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此为美,小大由之。这里的意思是:礼的功能,最可贵就在于“和”,就是情感的恰如其分。先王之道,最完美的就在于此了。所有事情都如此。

“和”是音乐概念,首先可以从《尧典》“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知道。其实,先秦相关文字很多,比如《周语》“单穆公谏景王铸无射钟”所说的“钟成,乐人告和”,和后边的“王崩,钟不和”,这两个“和”说的都是无射钟的音高正确(不和就是音高不正确)。

这是一套复杂的理论,一定不是孔子的意思,而是后来才有的。今天所见到的文献中,讲乐的教化功能的,都是战国中期以后的,主要见于大、小戴礼。戴礼之集成,已是前汉的事情了。

ml454 发表于 2016-4-25 11:54:02

有原文有译文 赞mark学习下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声无哀乐论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