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ndaware 发表于 2015-12-28 18:36:10

这是一个奇葩--非声音爱好者角度看享声Esther M1

本帖最后由 soundaware 于 2015-12-28 18:42 编辑

    注:本文来自于享声音响产品负责人林先生(xs_horizon),内容转自微博:http://weibo.com/p/1001603925075131795355。欢迎各位关注并就相关问题进行提问以及交流!

http://ww3.sinaimg.cn/large/005T7t6Vgw1ezfhf6nx9tj30lc0e80x6.jpg

      我一直跟公司同事说,享声D100 PRO 的价值对于普通音乐爱好者,价值是负的,连零也达不到,因为还在把它从家里搬出去扔掉。同样,今天看到中关村2~3k档便携音乐播放器评分来说,同样有这种感觉。因为普通音乐爱好者看发烧友的器材,不是有神经就是哈哈。相反的评分就是全球Head-fi 把还是老固件的同一个产品Esther M1模拟版 放到了全球年度推荐器材上,作为head-fi的这年度推荐产品的推荐人Amos,他认为这是他可能听过最好听的播放器,包括耳机大家谈AF2000也有对Esther M1同价位下有相同的评测。这就是角度,这就是立场不同的极大反差!

    首先说说听音观,听音观之前再谈谈“脑放”,正如我前不久的一个分享《浅淡解码器》http://weibo.com/p/1001603917770478745113 中说道(其实Ess cto peter也同样分享到),听声音90%是分析与综合,即“脑放”,只有10%在听。人耳虽然有些不同,但是“脑放”区别更大,所以听音观差别大至难以置信。其实我总结下来,“脑放”的结果与”洗脑“至关重要,简单来说“脑放”什么个水平也跟洗脑的程度有关。某某大师对音乐如此深谙其道,无不跟他“洗脑”众多有关。听音观就是“洗脑”+个人偏好的结果,“洗脑”是基础,个人偏好其实一直可能有些变化,所以听音观这东西没有经过长时间”洗脑“+个人理解,是很难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的。

    这有一个很好的例子:Head-fi Amos认为Esther M1模拟版可能是它听过的最好听的播放器(除了AK380没有认真听),类似于R-2R的声音,温暖,首先他“洗脑”时间比较长,经历过了Philips CD最为辉煌的90年代,深刻认识到R-2R的一些声音特点,让他印象深刻,听到Esther M1模拟版后,发现这正是他要的那种正确的声音,那种感觉,乐感,所以说出最好听的声音一点不为奇怪。而12.28号一位非常活跃武汉年轻知名网友私信跟我说“他听M1 模拟版觉得声音有点脏,不纯净”,再结和之前很多年轻朋友跟我反映说“HD600 声音很脏,HD800干净很多”,“LP声音岂止于脏”等,这都有经历过90年代声音的发烧友听感大相径庭。这就是听音观,这就是因为”洗脑“的过程不同,时间节点不同,导致巨大的听音观差异。现在年轻音乐爱好者绝大多数是MP3,早期声卡,iphone, ipad过来的,无法感受到90年代曾经最为辉煌的HI-FI音响,那种声音。加上90年代的录音与当代录音明显不同,早期的录音自然整体录音很多,环境声比较大,更多是一种自然混音后录音的结果,更像在音乐厅的感觉,各种环境反射,延响都能听到,而当代录音更多是一种多声道,各乐器单独录音,然后再经录音师混合,一般没有任何反射或环境音,即合成音为主,所以做出来的唱片非常干净,这种长时间的影响,也影响到了器材的效音,从而造成了这种听音观的巨大差别. 同时听音观这个东西随着年龄变化还是很大的,没有经过数十年的大系统或顶级系统的听音”洗脑“历练,一般很难稳定下来。

    再来说一下说一下这个评分体系,这个评分其实是很透明的,要考虑到市场上这个价位的所有产品,但是这个价位的所有产品区别甚大,比如享声的A类是8小时40分是3分(内部测试比这个要高一些,可能北京天气原因),但是sony NW-A27采用是非AB类的是18分,一项就可以多15分,远远超过任何音质的区别。所以,找一个普通长时间音乐手机,评分超过Esther M1没有任何难度。 推力项主要是基于T90主观听感,并没有考虑其它大耳适配性以及大音量下的失真情况。同时推力上,Esther M1 的耳放是飞傲X7 最大功率的TPA6120集成,但是内部为了考虑失真,几乎最大音量下的97%音量,也做到了THD+N=0.003%,所以我们限制最大功率输出,希望它绝大多数音量下都是一个“无失真”功率,而不是失真达到1%,如果Esther m1失真达到1%(即早已消顶很多),它的声压,有效最大功率,至少翻两倍以上,能否听出来真不好说,因为电视是10%失真,很多人都觉得可以接受,但作为烧友肯定能听出来. M1耳机因为设计时主要推森海比较多,AKG也参考不少,从A280开始(A200汲取经验)在拜亚上考虑较多,所以M1上T90 大耳机肯定不太理想,但上HD600,650 就好多了,所以推力加上失真平看, 分数完全不同,这就是游戏规格的原因,结果完全不同,同时说明一下推力并不是这么简单的看一个高阻耳机,它即不是音量大小,也不是针对某个耳机,而且在各个阻抗频段的瞬间电流以及这个瞬态的时间,并不针对某个阻抗,用高阻耳机,跟推力其实没有关系。正如我开头所说的一样,产品设计对象相差太大了,结果是什么样都是正常的。 比如把ipod放入,那体积,那做工,那时间,那易用性,但这是享声M1的竟争对手吗?显然完全不是,真正对声音有所要求的朋友,显然不会用ipod,因为这是完全不同的需求群体。

    国产产品在外观上与sony等确实有一些差距,这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体验与做工肯定是努力的方向,我们为了更好的固件体验,短短二三个月,发布了两个正式固件,内部近70个固件版本,几个软件工程师,都是为了更好的体验。

    今天要写的,并不是中关材的评测,从普通音乐爱好者的角度来看,为什么享声会出这种明显”不合群”的播放器。以下有一些其它播放器上极少有,或者普通音乐爱好者朋友根本不关心的一些奇葩功能, 而享声非常看重:

1) 转盘模式:可以放30个小时,开启转盘模式后,享声模拟功能关闭,只有纯正的数字输出,这样能达到极佳的同轴输出较果,而且播放时长从9~10小时达到30小时。

2) 最佳音质模式:关屏5S后,享声所有的跟播放无关的控制模块,液晶等全部关闭,声音明显更纯净,细节更丰富。

3) 模拟版,青春版:模拟版主要是基于90年代那种中性声而效音,更加追求乐感与情感的表达,在保证那种声音乐感的前提下,追求更好的素质。而青春版完全以当代中性声而效音,非常接近于当代音频设备的声音, 声场更大,声音更直接,速度更快,更透亮一些,听下来更兴奋,更容易激动。

4) AB类台式耳放芯片:在耳塞以及小音量下,几乎都是A类,这也是为何,享声放不放歌,时间不会长太多,就是因为在安静环境下,小音量是全A类,而大量音也是A类为主,这就造成了功耗较大. 3500ma电池,一般只能在9小时多,音量小点在10小时,纯转盘(主要是耳放),则立马到达30小时。

5) 与其它播放器不同,采用的是台式业界公认的高保真FPGA 硬解的架构,双低噪声晶振,没有简单的几万元就可以使用的外部稳定OEM方案,也不是大多数这个价位左右的CPU+DAC方案,硬生生的贵了近200的成本,投入了几百万,二年多十多位工程师的全部重新研发,从底层硬件,到软件,到FPGA,到减功耗,一步一步脚印才做到现在稳定成熟的方案。

6) 享声早期的M1设计并没有突屏,但是最后我们决定突屏,动摇这个决定的最关键因素就是体积,重量以及握感。如果全平,厚度会增加2mm, 重量增加20g, 20mm的厚度,瞬间感觉握感差很大,操作也很难单手操作,突屏反而导致成本明显增加, 为了实际操作体验与握感,我们决定付出更高代价的突屏。


    这就是享声的奇葩之处,为何有这些奇葩,得从享声的历史说起(http://weibo.com/p/1001603922545156984529《xs_horizon 分享之四:一个误入“岐途”的音乐爱好者》),(http://weibo.com/p/1001603910154700606636《xs_horizon分享之一:HIFI级高保(母带)真高清数字音乐播放器的起源与发展》)。
   
    享声奇葩的创造了一个原来几乎没有的市场,就是数字转盘,原来什么双晶振做些什么啊,数字转盘没听过,这就是三年前的情况,年轻的音乐爱好者知道这是干什么的吗? 是不是觉数字都是一样,6000多的一个数字转换功能,声音都不能出,买了是不是脑残,但是它的销量可是超过享声热销的任何一款单品。我希望看到这个长微博的朋友,请看一下我的所有几篇长微博(http://weibo.com/xshorizon), 享声其实在做些什么?

    现在终于来说说当时设计Esther M1的初衷,我们认为谈方便,谈性价比,谈功能,手机HI-FI绝对是入门之选,做工无可挑剔,也非常方便,比如最近的乐檬HI-FI手机,VIVO X6,还有早期但仍在销的Iphone等音乐手机,集成了独立的DAC以及一定驱动力,听耳塞入门完全没有问题,也有10小时以上的无损播放能力。价格从2~3k左右,声音也够入门, 新的产品也可以放母带。那再做2~3k的便携母带播放器,音乐爱好者买它有什么意义?这才是值得深思的部分。

    我们认为,如果声音上没有明显超出HI-FI手机 (对声音没有高的要求,手机HI-FI足够了),推力上不能完全比HI-FI手机高很多 (手机HI-FI就是一些好的耳塞还是推不好),容量不能超过HI-FI手机 (HI-FI手机容量是个大问题,特别是母带),那这个价位的独立播放器还有什么意义?当然同时在体验,播放时长,体积上不能有明显的短板(因为HI-FI跟体积,功耗有冲突),这就是我们的设计的主与次。为何会有这种假设,因为我们针对的是一群对声音有所要求的群体!这就是M1,M1PRO的面向用户。同时我个人也相信,二年左右,不注重声音,不针对于深度音乐爱好者或发烧友,这个价位的便携播放器将很难再存在,这是HI-FI手机的市场。

    这就是M1的设计初心,因为他针对的是真正对声音有所要求的音乐发烧友,M1pro更是“奇葩”,硬生生的贵1000元,只是为了声音更好,其它什么都没有变化。

    所以享声所有的一切初心,就是更好的体验,但是它是针对于对声音有所要求的用户体验,便携系列我们追求好的声音,便携,简单,小巧,操作方便,时间上能满足一天的播放需求(越长越好,前提是不能影响前面的需求)。如果你只对声音几乎没有要求,Esther M1 对你的价植无限接近于0, 请不要购买。

soundaware 发表于 2015-12-28 18:40:55

前排占楼

nighawk 发表于 2015-12-29 12:19:37

林生的理念我还是蛮认同的。

soundaware 发表于 2015-12-29 12:47:03

nighawk 发表于 2015-12-29 12: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林生的理念我还是蛮认同的。

{:1_100:}多谢理解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是一个奇葩--非声音爱好者角度看享声Esther M1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