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会小生 发表于 2018-2-28 05:09:07

人类无法辨析出低于0.1%的失真是真的吗

所以低于0.1%失真的音响设备没有必要?

52sherlock 发表于 2018-2-28 08:55:46

有的人可以预感周围的危险,没有任何仪器可以提前做出警报。扯这些都没用,好好听歌

gebegebe 发表于 2018-2-28 08:59:44

本帖最后由 gebegebe 于 2018-2-28 09:02 编辑

THD只是一个指标,很多HIFI相关的指标目前无法用仪器直接测量。人耳的敏感性非常强,可以感受0.00000000001秒的时间差(印象数据,具体数据可查询网路)。

小白 发表于 2018-2-28 12:47:22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8-2-28 12:49 编辑

纠结THD没什么意义,很多晶体管放大器可以做到小数点后很多0,但听感上还是有明显的“放大器自身的声音”,并非“完美”。不过从经验来说,THD极低的器材声音会趋向白开水(未必好听)。而声音明显带韵味、好听类型的器材,THD并非极低。

wzchen 发表于 2018-2-28 13:42:04

本帖最后由 wzchen 于 2018-2-28 13:43 编辑

假的,人类很轻易能辨别0.1%以下的失真,很多年前,我用日本三洋的厚膜功放模块装过放大器,最早用的是失真指标为0.08%的STK465模块,后来用上了STK4036XI、STK4048XI等失真指标为0.008%的模块,两种失真指标的模块,听感差别非常明显,前者声音偏生硬,后者细腻柔和,透明度也高前者很多,另外,深海的两副经典耳机,HD650和HD800,前者失真指标为0.05%,后者为0.02%,很明显,后者声音细腻柔和。透明度也高,另外,通常所说的失真是指谐波失真,谐波失真大的器材,声音比较生硬,不够细腻,透明度也差,失真小的,声音明显柔软细腻,透明度也好。

激光鼠 发表于 2018-2-28 14:09:00

能听出区别,然并卵,这个指标跟听感相关性不大,有时候是负相关,比如放大器失真度指标越低往往越难听

windsqualler 发表于 2018-2-28 15:05:16

激光鼠 发表于 2018-2-28 14:09
能听出区别,然并卵,这个指标跟听感相关性不大,有时候是负相关,比如放大器失真度指标越低往往越难听

不能同意更多!

小白 发表于 2018-2-28 15:29:12

激光鼠 发表于 2018-2-28 14:09
能听出区别,然并卵,这个指标跟听感相关性不大,有时候是负相关,比如放大器失真度指标越低往往越难听

也不是说失真度越低就一定越难听。我的经验是极低极低的失真度指标常常就是那种清淡如水白开水的声音。并不好听。当然也有人喜欢这样的。声音评价实在是太主观。

长者 发表于 2018-2-28 16:52:05

区别的关键不是总谐波失真高低,而是为了降低谐波失真,电路架构的变化,某些架构天生失真就高。

小白 发表于 2018-2-28 17:03:38

长者 发表于 2018-2-28 16:52
区别的关键不是总谐波失真高低,而是为了降低谐波失真,电路架构的变化,某些架构天生失真就高。

然某些“天生失真高”的架构,也许声音比“天生失真低”的架构更容易好听。。。

wzchen 发表于 2018-2-28 17:18:02

本帖最后由 wzchen 于 2018-2-28 17:27 编辑

失真越低,肯定是越好听,给发烧友造成混乱思维,认为失真小的反而难听的主要原因是厂家的误导和发烧友对各种失真指标的不了解。举个例子,同样是谐波失真,有奇次失真和偶次失真之分,而人耳对奇次失真比较敏感,对偶次失真不敏感,而胆机和单端甲类石机的失真大部分是偶次失真,甲乙类和乙类石机的失真大部分是奇次失真,这两类的失真本身就没有可比性,而有些人偏要认为,因为失真大的胆机比失真小的石机好听,从而认为指标不管用,或者更有甚者,认为失真越大越好听。这是荒谬的,要比较,要比同一类失真,同一类产品,而且最好是同一厂家的产品,例如,深海的两副耳机,HD650,失真为0.05%,另一副HD800为0,02%,失真大小对声音的影响不是一目了然的事吗?比放大器,也一样,用同一厂家、同一类型(胆机或石机)不同档次(失真)的产品,如果再发现很多失真小(通常档次和售价高)的产品反而不如失真大(通常档次和售价低)的产品好听的话,再来说指标没有用的问题。不同厂家的产品,在失真标注上,标准并非完全一样的,所以,比较的结果只能做参考,不能因为甲厂的一台失真标为0.1%的放大器要比乙厂的一台标为0.01%的好听,而否定失真指标的参考价值。如果不看厂家的指标,用仪器来测试两台放大器同一类失真指标的话,估计还靠谱点。

小白 发表于 2018-2-28 17:23:53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8-2-28 17:31 编辑

wzchen 发表于 2018-2-28 17:18
失真越低,肯定是越好听,给发烧友造成混乱思维,认为失真小的反而难听的主要原因是厂家的误导和发烧友对各 ...
同厂的产品一般是按照同一测试体系来测的,越高档的产品失真度会越低(同一技术框架的前提下),不同厂家的产品,测试体系都不同,其实没有可比性。不同架构的产品,光是比失真度也没有多大参考性。有些架构的失真度就是会大一些,但完全可能更好听。

前面我说的经验之谈,背后有这样的意思——有些非常有利于做到很低失真度的技术架构,声音并不好听。其实有些容易达到超宽频响的技术架构,声音也不好听,主观听感和客观参数的“矛盾”,有时就反映在这种地方。

系统发生学 发表于 2018-2-28 17:24:12

一件器材是白开水倒无所谓,只要声底细腻透明不楞,可以通过其他器材调,甚至还更方便调出自己想要的色彩。就怕这个“白开水”也是“调”出来的,反而对其他器材的变化不怎么敏感。

小白 发表于 2018-2-28 17:27:45

系统发生学 发表于 2018-2-28 17:24
一件器材是白开水倒无所谓,只要声底细腻透明不楞,可以通过其他器材调,甚至还更方便调出自己想要的色彩。 ...

有些白开水的器材,问题是出在它的白开水是有浸染性的,系统里一加入它,全套都白开水了。真正的中性透明不是这样的,是能反映出唱片录音和周边搭配器材的特性。

wzchen 发表于 2018-2-28 17:36:02

本帖最后由 wzchen 于 2018-2-28 17:53 编辑

小白 发表于 2018-2-28 17:23
同厂的产品一般是按照同一测试体系来测的,越高档的产品失真度会越低(同一技术框架的前提下),不同厂家 ...
你的经验之谈是对的,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失真指标是可以造假的,即把放大器的开环增益做得很大,然后再加深度负反馈,这样失真指标就非常低,很多现代运算放大器就是这么把超低失真指标做出来的,这种靠加深度负反馈达到的低失真听感上并不好,而且深度负反馈还会带来瞬态响应差,互调失真大的负面影响。所以,严格来说,在不加负反馈,或只加少量负反馈的情况下的低失真才有意义,才会带来比较好的听感。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人类无法辨析出低于0.1%的失真是真的吗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