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周年】大身材,高音质~真正的“国砖”级播放器-R8使用笔记(待续更新......)
本帖最后由 刘嘉明 于 2020-7-28 10:32 编辑前言:随着蓝牙音频的崛起,近几年,受到智能手机及一些蓝牙小解码耳放的冲击,传统的便携数播市场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入门级的便携数播,除了增加蓝牙功能外,小体积,长续航,高集成,高颜值,触屏控等等,都是他们坚持的方向。反而音质方面,已经不是噱头和热点。而中端,中高端,以大屏幕,安卓系统,带蓝牙功能为主。音质为了要和入门级播放器拉开差距,在解码芯片及耳放电路等方面,都要有所讲究。为了与“无线”沾上边,就连旗舰便携数播,也不约而同地增加了蓝牙功能,个别甚至是支持蓝牙5.1版本。但要说能插4G卡,做移动流媒体播放器,这台海贝R8就真的是便携数播里面的首例。
正文:
先说明一下,之前工作室同事已经写了一篇关于R8的网络播放功能分享的文章,所以关于4G这一部分,这里就不过多累赘了。本篇主要分享的,是作为传统播放器的听音感受。
【产品概述】R8是我手上所有便携数播里面,块头最大的一台,和手上其它同级别的便携数播比较,便携性自然谈不上好了,我这台是不锈钢版,比铝合金版还要重一些。机身的尺寸已经不是中高级别的播放器可以比对的。但除了大,R8的发热似乎在旗舰播放器里,算是不错的一台。内部采用了双片AK4497的架构,双DAC让声音分离度得到更可靠的保证。定制的运放,加上金钽电容和ELNA SILMICII电容的加持,耳放电路部分在用料方面也颇为讲究。
在硕大的机身上面,除了大家能看得到的一款5.5寸大屏幕之外,内部你看不到的,还有哪些?请看下面几张图片。除了刚才说到的双DAC,高级电容,定制的运放芯片,当然还有一块能为整机提供持久电力输出的大容量电池。R8采用了一块38Wh ALT大电池,能持续稳定输出10000mA的电量。这也是为何R8的续航如此了得的原因。
除了电池,主板,R8内部还有一组散热材料及金属屏蔽罩。这些以铝片为主要材料的部件,除了起到机器散热作用外,也分担起解决内部串扰,外部干扰等工作。
更多关于R8的产品信息,可以查看以下链接:http://www.headphoneclub.com/thread-737940-1-1.html
【基本参数】
型号 HiByR8系统及主芯片操作系统:Andriod 9.0CPU型号:Snapdragon660CPU架构:Kryo260 八核CPU主频:2.2 GHzGPU :Adreno 512DAC :AKM AK4497 x 2——————————————————传输功能 WiFi :支持2.4GHz、5GHz4G:支持LTE-FDD、LTE-TDD蓝牙:蓝牙5.0USB :USB 3.1屏幕:5.5寸 / IPS 1600万真彩屏/ 分辨率1920*1080 / 像素密度400ppi存储:运存4GB/6GB(铝合金/不锈钢);内存64GB/128GB(铝合金/不锈钢)存储卡:Micro SD 卡最大支持1TB——————————————————机身 颜色选择 黑色机身材质 不锈钢、铝合金机身尺寸 143*81*20mm——————————————————电源 电源:5V⎓2A或9V⎓2A电池容量:10000mAh/3.8V充电时间:<5H(0%-100%)——————————————————其他 软件升级:OTA在线升级字体大小设置:支持第三方APP:不限制
【操控体验】
5.5寸的屏幕刷起来是什么感觉?屏幕够大视觉好,比起小屏幕播放器用起来爽多了,尤其是喜欢有封面显示的,大屏幕看着就是舒服。
R8的系统是海贝基于安卓9.0去深度定制的,对海贝音乐有了解的朋友大概也知道,他们在做播放器之前,其实是一个做系统及音乐播放软件的公司。国内多家知名播放器品牌,之前也有和海贝合作,系统也是海贝设计的。到现在海贝自己做播放器了,系统方面当然不必担心。用习惯海贝音乐APP的朋友,几乎不需要怎么习惯,就可以轻松操控这台R8了。 关于海贝音乐APP这里就不过多介绍了,就以图片的形式分享给大家:播放中,下拉界面,可以看到快捷菜单选项
打开APP后,点击左上角的头像图标,进入用户主菜单。再次点击头像图标,进入用户登陆界面。
返回用户主菜单,有几项是比较常用的,大家可以多了解了解。
比如“设置”菜单,这里是包含了一切关于播放器的播放设置选项及USB传输选项。是用户使用较频繁的一项。“WiFi传歌”及“文件扫描”选项,这两项是准对音乐文件的管理的。 WiFi传歌需要配合WiFi网络使用,而文件扫描则多用在插入新的TF卡之后,需要重新扫描卡片时使用。
功能接口方面,请看以下图片。
【主观听音】
又到固定环节,这个环节还是按照惯例,选定一款自己熟悉而且可以作为声音判定标准的耳塞,搭配需要测试的音源,试听熟悉的音乐,并对该音源进行主观听感评价。 音源:R8(海贝)耳塞:8CS(qdc) ER4XR(Etymotic)音乐:<You are thelove of my life> 乔治.本森《The Very Best of George Benson》【华纳唱片】<If> 《The Missing Linc,Volume II》【喇叭花唱片】 <Carmen Suite #1- Intermezzo> 比才/迪图瓦/蒙特利尔交响乐团《阿莱城姑娘/卡门组曲》【DECCA唱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器材简介:ER4XR(Etymotic)
最近一直在把玩的一单元精品,让我重新找回当年聆听ER4系列的感觉,音特美继ER4B/S/P/PT之后,又一新品,重新的调音,重新的设计,阻抗比之前的ER4B/S更低,只有官方给它的定义是低音延伸的增强,但其实声音的风格还是跳脱不出ER4系列的影子,ER4系列,是迄今为止,我听到过最好的一单元动铁耳塞系列,以研究听觉系统及助听器设备起家的Etymotic,对声音的理解及人耳听觉系统的了解,绝对是可靠的。ER4XR整体音色透明清澈,背景干净,声场宽广,染色低。虽然不是定位监听风格,但因为音染低,所以也可以作为一些器材试听并评价的参考耳塞之一。有着ER4B那般良好的低音表现及宽广的声场空间,但比ER4B更容易驱动。
8CS(qdc)
我自己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工具耳塞,新买的唱片和新进的播放器,都会习惯性用8CS去简单试听一下,以分辨其录音/声音特点。qdc的8单元系列里面其中一员,定位录音室监听的8单元耳塞,中正,直白的声音,保真度高,当时号称失真度最低的耳塞。估计放在现在,这个指标也难以被打破。因为是监听耳塞,所以8CS没有所谓的好不好听,只有忠实重现器材及录音的本原,自己身上所带的声音特点就是:忠实还原,不带染色。是前端器材及唱片声音测试的可靠参考耳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合一:R8+ER4XR(中增益+Turbo模式)<You are the love of my life>
这首经典老歌真的是小时候就已经听过了,还是学生年代的时候,接触到的欧美流行很有限,但一些经典曲目,还是能听到一二。所谓经典吧,我的理解是,大概在2000年前后,香港会时不时推出一些欧美流行乐精选,从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只要是再欧美流行榜受欢迎的,传唱度高的,都有机会入选。而这首<Youare the love of my life>可不止一次入选欧美流行精选的唱片曲目。由两位黑人歌手,木吉他爵士歌手乔治.本森和灵魂乐女歌手罗贝塔.弗莱克合唱。唯美抒情的旋律,充满着优雅温馨的音乐氛围,是当时情歌的代表作。
中增益+Turbo模式基本能驱动开ER4XR,低音对比现在很多多单元耳塞,不算多,如果和同为一单元的动铁耳塞比较,ER4XR绝对是出类拔萃的。演绎这首音乐,这套组合表现得非常均衡,虽然说是ER4的低音的增强版本,但其实量感并没有增加多少,低音的下潜再一单元动铁里面是上品,中频人声部分不会像ER4SR那么平白,反而带了一点点感情,而且人声的在音乐空间里的结像立体有层次,这一点有些许像之前我用的ER4B,人声有立体感,空间感相对ER4S/ER4SR明显。高音部分,从来都不是ER4用户担心的地方。即使新版的ER4SR/ER4XR也不例外。透明,干净,细节良好,延伸充足。这套组合所呈现出来的声场依旧是亮点之一,宽广,有一定纵深,空间透明,背景安定。听感方面是透明、清爽、舒展,干净、自然的风格。好听的说完了,说一下不足,毕竟一个动铁单元很难做到面面俱到,空间纵深感对比多单元还是有差别,而一单元动铁也很难做到三频能量足,高低音两端延伸极致的境地。所以低音的延伸对比一单元是不错了,但对比多单元动铁,低音的量感,氛围还是稍微逊色。低频弹性只能说不过不失,真的要细究,ER4XR的低音,还是稍微欠了些回弹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f>这首音乐是选自喇叭花的一张旧录音里的作品,这张唱片名为《The MissingLinc,Volume II》作为一首纯音乐作品,喇叭花的录音水平真的没话说。改编自欧美流行经典音乐<If>的纯音乐录音。电子琴,小提琴,大提琴,吉他,低音提琴……多件乐器组合演奏。在顶级器材下,这首作品的效果真心一流。选来这里作试听曲目,除了我个人喜欢这个录音,另外就是<If>这首音乐,也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为数不多的欧美流行音乐里的一首经典。
继续ER4XR+R8组合,增益调整不变。老录音,电平较低,室内试听,音量调整到55的位置刚好适合自己。乐器的初段,是电子琴+大提琴的组合去拉开乐曲序幕。和缓而低沉的大提琴为此曲营造出一丝略带忧郁的气息。这套组合低音并不浓重,大提琴的泛音适中,琴腔共鸣效果不算强烈。但声音干净利索,有质感,有密度。乐曲的第一波高潮,弦乐器加电子琴的齐奏,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声音细节丰富,声场空间宽松,舒展,通透,然而这是一款一单元动铁耳塞。R8播放器乐类的确不错。透明,真实,有质感,清爽不拖沓的声音对耳塞的搭配也算是适应性较佳的顶级音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合二:R8+8CS(中增益+Turbo模式)<Carmen Suite #1- Intermezzo>分享这个环节最后一首试听音乐,选自比才《阿莱城姑娘/卡门组曲》里面卡门第一组曲的的第二选段。这首作品虽然播放时间只有2‘38’‘,但我觉得是一首动节奏及态变化落差明显的作品,而且旋律颇为吸引我,尤其到乐曲最后高潮,有一种地表万物复苏的感觉。
R8的输出设置依旧保持中增益+Turbo模式。开场白由竖琴+长笛去合作上演。透明清晰,明媚舒展的曲风,中断加入了木管乐器与低音点缀,乐曲末端的管弦乐群奏,气势和动态一下子上来了。这套组合演绎此曲,给我留下的印象是音色上,保持着清晰、细致、干净、透明等特点,氛围严肃,末端低音加以点缀之后,呈现庄严、澎湃、沉稳的气氛。长笛独奏部分,穿透力强,密度高,但空气感一般。乐曲中段及末端,多乐器齐奏的场面,层次鲜明,分离度高。庄严的气势下,泛音和残响并不算多。或许是8CS作为动铁耳塞所带着的自身特点吧,但动态攀升的场景,气势虽不能和台式耳机系统,甚至音响大系统比较,但作为随身系统,还是可圈可点了。最后强调一下,这套组合所呈现出来的声场空间的宽度,深度,垂直高度,都达到了便携器材的一流水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
三首曲目,两套组合,试听完毕后,给我留下的印象良好。还记得R8刚上手的时候,声音过于紧绷,带点机械感,总觉很多曲目听下来,都舒展不开。低音弹性也不太理想,整个声音木讷、紧绷、刻板、机械,活生感缺乏。但经过一个半月的煲机+使用,200+小时之后,R8的状态进入佳境。这也是为什么我到现在才开始动笔写分享的原因之一。完全煲机的R8,虽然声音风格跳脱不了略带严肃,中正,低染的风格,但听感上已经比刚上手的时候好多了。三频衔接平顺,声音流畅,舒展,低频弹性,中频质感,高频顺滑度等都有所提升。耳塞的搭配适应性良好。
之前有朋友说R8不适合听流行,也有人说R8不适合听古典。在实际使用这一个多月里,我把手上的一些流行,古典,爵士,电影原声等音乐都试了一部分,感觉R8没有特别挑剔的,中性,透明的声音风格,其实挺什么音乐,还看你怎么搭配耳塞了。我的结论,它对音乐的适应性同样是友好的,听流行,喜欢氛围感突出,可以搭配一些低音有一定渲染,中频厚度感充足,氛围明快的耳塞。听古典则可以搭配一些保真度高,低音染,透明中正的耳塞。听爵士类,则可以搭配中频质感突出,细节感良好,低音弹性佳的耳塞。R8素质上是过硬的,而且Turbo模式下,对耳塞的驱动更淋漓尽致。
最后最后要特别说明的一点,就是买了R8的朋友,刚上手的时候,可能声音不一定讨好你的耳朵,但切记,千万别急着出掉,这时候你可以狠狠地煲机一周,大概每天煲机(10~12小时)把,声音会有个初步变化,机器会慢慢进入状态。大概200小时之后,机器基本进入煲机完成状态了,这时候的声音,就是我写这篇文章时,R8对应的状态所呈现出来的声音了。
待续......
什么数字滤波器下面听的呢?
能持续稳定输出10000mA的电量,错了吧,应该是10000mAh,这俩天差地别的概念!;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