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001|回复: 9

[发烧理念] 转载:d-ej815真的很好吗?

[复制链接]

2

主题

8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03-11-21
发表于 2003-11-27 12: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索尼极品CD机玩家手记

索尼极品CD机玩家手记

         --什么是随身听玩家心中的理想CD机呢?


   肯定是索尼牌,喜欢索尼的人就如同情人一样,除了索尼看别的都不太顺眼。玩家心目中理想的DISKMAN,当然是SONY的DE777、DE335这些经典了。可惜最近几年来索尼过于骄傲,97-98年度的CD机故障频出,大大地降低了人们对索尼CD的评价。更糟的是松下借机对索尼发难,以轻薄、小巧、质量稳定、价格低廉等征服了顾客。

   据业内人士反映:2000年度松下的随身听市场占有率超过了50%。也就是说:松下居然代替了索尼的随身听龙头老大位置。作为WALKMAN的发明人,索尼一定会有“心痛的感觉”,也许还痛到了骨头里; 看索尼还敢目中无人吧! 痛定思痛,索尼决心再度出击:2000年度,索尼开发的新型CD机,以两项超前的重大发明,捍卫了自己的荣誉:

   第一项是G防震技术。

   大家知道,CD随身听特别强调防震。原来的电子防震技术, 主要是内含一个存储器,由于容量的不同,分别有3秒、10秒的防震。原来索尼CD的防震时间是ESP10秒,后来有更好一点的“新生防震”,但是松下的“40秒防震”似乎更得人心,弄得索尼老大不高兴。有心再推80秒防震,但是存储器成本高不说,万一松下又来个“100秒防震”………。看来按原来的游戏规则索尼没有必胜把握。

   果然,新世纪索尼推出了无限防震的G-PRROTECTION技术, 这项防震手段改变了以前DISCMAN的游戏规则,从原来号称3秒,10秒或40秒防震的技术中走了出来,以不用标注时间的“无限防震”宣告了新时代的开始。这样一来,松下就算出了“400秒防震”也不是问题了。笔者实际测试时,狠心用了各种敲、打、击、 拍的手段“严刑逼供”索尼CD机,足足不停地折腾了十几分钟希望让SONY D-EJ815 发出求饶的声音,可是它的歌声依然流畅。看来索尼的G防震确实不是吹的。

   第二项法宝是采用直流变频技术。

   遍观索尼的资料,上遍索尼的网站,也见不到索尼对这项技术的介绍。索尼没有大加宣传,不知是否因为“秘不示人”的关系。本文这里就荣幸地成为“首家披露”的“独门新闻”。原来,我得到的是一台美国版的随身听,包装盒里有一张外语纸片,特别说明索尼的CD机在正常运行的时候会根据运行情况随时改变转速以节省电能,因此运转声会不断变化,望消费者勿以为怪。哈:这不正是国内目前吵得正热的直流变频技术吗? 本技术的使用,使得原来索尼同松下相比出于劣势的几个功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首先是节电。有经验的玩家知道:原来的索尼CD很费电,我一直使用的索尼DE335音质优越,但是一对电池只能听两张CD, 坐一天的火车下来电池要用一小盒。正在寻思松下的CD机一对电池能用几十个小时,牺牲一点音质换一台松下CD,这样一星期也不用换电池了。不过现在的索尼一反常态:一对五号电池,可以轻易用上三十多小时,说明书上特别注明,两对电池一起用,是76小时。跟松下的差不多。这是索尼第一次可以与善于精密制造的松下一比高低,原因就是索尼CD机采用了新型的变频电机,根据CD机光头在不同状态下读取数据的需要而改变CD的转速,从而达到了节省电能的目的。把工作中的CD机移到耳边,您可以听到电机的转动声并不均匀,时快时慢地在不断变化。    第二个优点是读盘速度快。 读盘速度的快慢,反映厂家技术的高低 。老式的索尼机,读盘速度不佳是有名的:CD放进去,好长时间才出来曲目。选一首歌,您都可以听到光头在哧……哧地费劲移动、呻吟。万一跳了几下,索尼也要找上半天才恢复原位。而且这种读盘速度还影响到了电子防震:我发现我的索尼DE335CD机在十秒防震时的表现很一般,比松下的3秒防震好不了多少, 相信是由于读盘能力不行而带来的负面效果。现在新版索尼CD机曲目搜寻很轻松,很快就可以找到目标,感觉上比松下SL780要快。 有意把曲目锁定为第98首,把松下SL780和索尼D-EJ815都定为完全停机后恢复播放,同时按PLAY键,结果发现几乎刚按下键,索尼CD就开始播放了。

   而松下是等索尼数字走到14秒的时候才开始播放的;把曲目定为2,SL780在D815走到9秒的时候开始正常播放。索尼在读盘速度上的优势确实令人意外。拿SONY最新的顶级机D-EJ925与815相比,竟然发现815的读盘速度比925还快了4-5秒钟。 新索尼还有一个重要的、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问题就是故障率:1997-1998 年度的索尼CD简直就是灾难:大量光头的损坏和奇高的故障率,使得索尼CD的消费者和经销商都“谈索尼色变”。因此1999年以后松下随身听以优秀的产品质量,实惠的价格几乎把索尼“赶尽灭绝”。我知道有一家销售商曾经有过松下VS索尼达10:1的销售纪录,这简直是索尼人的耻辱。

   不过,新的索尼经2000年以来的实际使用,发现它们确实已经改过自新:产品故障率大大下降,可以放心选购了。那么音质呢?索尼固有的那种,中频饱满的、很容易让人迷上的音色,终于在这批新型CD上再现了……感谢上帝,索尼回来了……。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去年年底以来,索尼的销售情况开始上升。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不知不觉中,索尼的随身听开始走旺,尽管松下新推出的CD机款式和价格都有极强的吸引力,价格明显高出一截的索尼却顽强地被越来越多的人购买,而且索尼高档CD断货的消息不断传来,与此同时却是松下降价的消息。从目前的形势来看,索尼再度占有了高端市场,赢得了重视音质、讲究品味的一批顾客。而松下则在中低价市场上拥有优势,继续吸引了喜欢款式的轻巧和对价格较敏感,对音质不是特别强调的消费者。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理解为索尼吸引了玩家,松下吸引了顾客。

   在目前索尼出品的高档DISCMAN中,称得上“极品”级的有八个型号, 四个品种。这就是日本版的2000年型号DE880、990对应于海外版的D-EJ815和D-EJ915 。 以及今年的新品日本版的DE888、999和对应的海外型号D-EJ825、925。 这四款八个型号的CD随身听都是索尼的高档机,使用同样的高档光头,据了解这种光头的售价是400-500元。而其它索尼CD自DE715以下都是使用一百多元就可买到的普通光头。这就是虽然D-EJ715和D-EJ815外形有些相像,但却属于不同档次的原因。

   在使用时间上,D-EJ815/DE880使用一对AA碱性电池可连续播放37小时,其它超薄机888/999、825/925都是48小时。既然使用的是相同的光头,同样的电池播放的时间不同,只能说明两者采用了不同的电路设计,两者一定有区别。 那么,哪一种音质更好呢?一般人会认为超薄的肯定使用了更先进的技术,因此音质会更好。我的理解正好相反:由于D-EJ815和D-EJ715外形相似但“心脏”不同,价格也高不少,可以肯定D-EJ815是D-EJ715的优化产品,最主要的表现一定会体现在音质上,以满足更挑剔的玩家的要求。

   例如索尼真正的顶级机D-EJ01就比DE999厚不少, 可见,并非轻薄小巧就一定意味着高档。 同时,由于松下超薄机的存在且俏销,要求索尼必须推出使用条形电池的机型来和松下竞争,因此888/999/925/825可以肯定是D815的小型化版本, 是为了满足追求时尚小巧的消费者而制作的。为了体积的小巧和更加节电的“优点”,必然在音质上有所折衷,所以D815很可能比它们音质更好。后来试音的结果也证明了这点。 这八种型号的高档CD中,仅看外形就会发现DJ815也就是日本型号的880有些特别,它是用五号电池的。其它的都使用条形电池和外挂电池盒,显得轻薄小巧。

   为了简明起见,本文主要以较有特色的D-EJ815、和最流行的DE888进行详细的比较,对DE888的评论也适用于DE999、DE-J825、DE-J925。 815与888其实是同级产品,不过估计很少有人会以为它们是同级的。 喜欢888的认为815不是超薄机,当然不是一个级别。喜欢815的又认为888 是全塑料结构,款式设计上象是新潮学生玩具,不如815的金属面版和精制工艺给人华贵、稳重的的形象。不管您怎么看,反正这两台CD机是同档次的,而且,与915或者999相比,除了一些附件和外形的变化外,它们的光头和基本电路都是一样的,实际上是同级的高档机。但D-EJ815的销售重点是欧美地区,而DE888在亚洲特别受欢迎,可能反映了不同地区消费观念的差别。从外形上看,DE815显示屏在机身上,操作面版的的操作按键也直观方便, 不需要看说明书也可方便使用。如果追求更高的音质,换用耳机也不影响使用。DE888的显示则是在耳机的线控器上,感觉不是很方便。

   另外,如果外出888 有一个配用的AA电池盒,用软线连结,这样DE888就有了一些昂贵的“附属设施”, 难免拖泥带水。不过,纯就主机来说,DE888还是很小巧漂亮的。 试音使用的碟子是原版的《百碟精选》,这盘CD内容丰富,更难得是每首曲子都很短,听音时易于反复比较。我直接选定了“单曲重播”功能,听第32轨的巴赫管风琴曲“醒来吧,人们”测试低频和空间感,发现用配机耳机来听,两者没有明显区别。换用SONY售价349美元的监听耳机MDR V900来听,感觉上D888要比 D815温和一些,815音乐层次要好一些,清晰度高一些。但两者的区别并不明显, 我有些担心是心理感觉。听贝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合唱部份,人声表现均很饱满,在中频的表现厚实,富有弹性,感觉上优于松下的SL780的中频表现。

   最后,换上最考人的钢琴,第33轨,活泼明朗的莫扎特第十钢琴奏鸣曲,马上就发现了两台机确有差距:DJ815的钢琴声流畅而且颗粒分明, 有珠圆玉润之感。而DE825(888)琴音有些拖泥带水,高音的圆润感不足,有一些吵人。再听第60轨的“野蜂飞舞”,这是一段大型弦乐队的合奏,用815听起来动感强劲,层次分明,具有弦乐组特有的温暖厚实的音乐性。888在刚开始的强奏时有些尖利,大提琴的拨奏也不如815感觉上弹性更好。相信是因为DE888过于强调轻巧省电而在音质上反而不如815更轻松自如。 综合评价:索尼的CD随身听确实已经具备了强有力的竞争力,在高档机中,以音质、使用的简洁性、性价比评价,首推DEJ815/DE880.其次的选择是DE888/DJ825/DE999/DJ925从选购建议来说排名最后,原因不是品质欠佳。而是考虑到比888/825价格高近三百元左右,比DE815贵近五百元,得到的是同档次的品质, 仅仅是在一些并不影响原则、其实成本也并不高的附件上开支并不明智。不过,如果您的钱多得用不完,支持一下索尼的高利润产品也不妨。

附注:本文试音内容取自索尼《古典音乐超值百碟精选》(CLASSIC SUPER VOLUE 100)片号XCCR 92018,读者也可参考其它CD的相同曲目试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

主题

962

帖子

6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6
注册时间
2003-11-7
发表于 2003-11-27 12: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错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2307

帖子

1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9
注册时间
2003-8-19
发表于 2003-11-27 13: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这篇,又开始怀念被盗的815,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609

帖子

1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1
注册时间
2003-11-15
发表于 2003-11-27 17:25:02 | 显示全部楼层
915比815好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

主题

950

帖子

20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20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11-27 18: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1162

帖子

1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4
注册时间
2002-11-19
发表于 2003-11-29 11:4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太老了,而且作者水平有限,也没听过什么好jj,有点误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446

帖子

5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5
注册时间
2003-11-29
发表于 2003-11-30 09:47:35 | 显示全部楼层
55555

小弟是7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602

帖子

1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1
注册时间
2003-6-28
发表于 2003-11-30 16: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是sony的代言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2

主题

6062

帖子

218

积分

核心会员

难道要耳机坏了才想起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8
注册时间
2003-3-1
QQ
发表于 2003-11-30 21:26:5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话  815比不过家里国产的VCD   不是815的原因  是那台VCD真的很牛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QQ|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2-9 14:26 , Processed in 0.085228 second(s), 32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