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处方之一:用朱元璋老家凤阳县明代旧城墙上的一块砖头,压在马兰士之上,立即克服数码声过重的缺点;偏方之二:用水晶石脚钉三颗置于功放下面,其中一颗放在变压器之下,保证功放连升三级,虽比不上“马克·列文森”,但赶上“金嗓子”没问题;偏方之三:将cd唱片用照相机闪光灯照射十五次,然后放进冰箱冷冻三小时,16比特变成20比特,盗版超过正版;偏方之四:用橡皮榔头将音箱从后到前,从下到上一通敲打,高音甜美,中音丰富,低音强劲,音箱能与b&w801一比高低。偏方之五:用60年旧“的确良”军装撕成布条,包扎线材,音场更宽,定位更准,音色更美。五味偏方各司其职,君臣互补,省钱节能,何乐而不为之呢?
差点忘记了,3年之内,有过一个高保真器材的杂志(不是高保真),里面有如下字样:\“当下我觉得中频略显瘦弱,便用了一个老法子,用手击打一下音箱顶部,中频立刻见出改善,这拍击一下,也是改变了音箱的木质密度,同时使得针脚压紧地面,所以使得音箱声音大有变化.
为了能找到摔碎瓶子的每一个碎片的不同声音、为了判断蔡琴唱歌时的“准确年龄”、为了数出《山童》合唱时孩子的多少和队列等诸如此类,一些财大气粗的“发烧友”会不惜高价购置南美紫楠木机柜,说是用来放置器材会使音质提高许多,或是买来水晶石脚钉垫在音箱下面会使解析力大增,或是高价寻购明朝砖瓦用于避震以“防低音驻波”;囊中羞涩的“发烧友”会将cd碟放在冰箱冷冻室进行“冷冻”5分钟(不能多也不能少)、或在cd碟上涂抹“神油”以“获得分析力”、或用杭州真丝包扎线材以“消数码味”、或专买深色外表的音箱以“增加声音的厚重温暖感”、或用闪光灯将cd碟连续照射15-20次(不能多也不能少),以求20bit-24bit的录音效果、或用针头在cd碟中心孔周围无信号轨迹处打上6个小孔(不能多也不能少),使唱盘发抖率过高的缺陷大为改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