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长弓 于 2014-8-11 22:39 编辑
Astell&Kern这个品牌虽然成立的时间不长,却在近两年内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惊喜,尤其是年初AK240那后现代味十足的外形设计彻底的颠覆了我们对传统hi-fi随身播放器“傻大黑粗”的印象。或许掩映在设计创新之下,其实Astell&Kern在音响技术方面的追求也从未停止,同样是AK240为我们带来的平衡输出接口,如今也应用在了AK100II与AK120II这些第二代产品身上。但创新归创新,随身设备使用平衡输出的意义到底有多大,还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Hi-Fi讲究耳听为实,为了证明平衡输出在其产品线中成为标准配置的理由,Astell&Kern中国与香港大昌贸易行共同举行了这次试听活动,让我们能够用最直观的AB对比来验证随身设备的平衡输出到底是噱头还是未来的方向。
先奉上本次活动的男一号和女一号,AK120II与SE846,这套设备可以满足大部分人对音质与亮骚的双重追求。
AK100II与AK120II两兄弟,不放到一起比较很难把二者区别开,两者屏幕尺寸相同,也都具有平衡输出,只不过AK100II使用一颗CS4398解码芯片,而AK120II采用了与旗舰AK240相同的双路CS4398设计。
一门三剑客,作为旗舰的AK240在Astell&Kern产品线中的定位其实相当于一款“技术验证机”,平衡输出以及PC free概念(独立的网络功能,包括免PC固件升级和音乐下载)均由AK240实现并被AK120II与AK100II及后续产品所沿袭。
为实现真正的快速AB对比,现场提供了充足的试听样机。图中两条SE846一条使用原厂单端耳机线,另一条使用ALO为Astell&Kern平衡接口定制的纯铜升级线。
之所以使用SE846作为对比耳塞,主要是考虑到846是当今主流旗舰耳塞中无论是声音特点还是可换线结构都非常适合改平衡的一款。当然随着Astell&Kern播放器的普及,相信越来越多的线材厂商会推出适合其平衡接口的耳机升级线。只是很遗憾的发现Astell&Kern的平衡接口似乎较HiFiMan播放器上的平衡接口要小一些,这也就意味着平衡线很难通用,所幸同时拥有这两个品牌播放器的人不会太多。
单端与平衡两种接口特写,Astell&Kern的平衡接口大小与老式手机上常见的2.5寸耳机接口相仿,单端与平衡的切换非常容易,只需要在下拉通知栏中点击一下即可。
第二代的Astell&Kern还有一个玩法,就是作为一台带有平衡输出的数字播放器,通过这个转接头可以将模拟信号输出到带有平衡接口的耳放或前级,进一步挖掘这两颗CS4398的实力。
这就是Astell&Kern公司所打造的Hi-Fi生态链中最开始的一环——MQS (Mastering Quality Sound)唱片。将数字母带级别的FLAC文件存储于MicroSD卡中,配以精美印刷的封面和内页,既满足了CD发烧友的收集控,又满足了Astell&Kern所倡导的随身HiFi特点,可算是除SACD/ Pure Audio Blue-Ray与纯数字下载之外高清格式录音的另一个出路。
精华都在这张TF卡上
最后揭晓最重要的问题,AK120II的单端输出与平衡输出到底有多大区别? 其实经过粗略的对比就可以发现二者在音色上的差异。单端输出下AK120II的声音清澈透明,高频非常华丽,中频略显清瘦而带有一丝甜味。平衡线下的846则更加温暖,大气,同时高频要相对暗淡一些,中低频的量感也略有增多。然而我个人认为音色的变化主要还是铜质平衡线所导致的,希望下次活动可以有原线改平衡的对比。 对于纯素质方面的提升,需要更仔细的聆听才能察觉。反复对比机器内置的孔泽尔与辛辛那提流行交响乐团版的1812序曲,平衡线下的SE846在表现定音鼓时有着更好的低频层次感,不同乐器合奏时的分离度也较单端输出有可闻的优势。见识了846在AK120II上的表现,在场的众位烧友都在yy舒尔SRH1840在120II平衡驱动下的表现,相信两种驱动方式的差异在这种高素质的全尺寸耳机下会得到更好的体现。
最后感谢Astell&Kern与大昌贸易行提供的这次宝贵的试听机会……以及美味的咖啡和给我们制作咖啡的大昌美女~ 其实AK120II的玩法还不止这一种,更多内容请期待后续的专门评测。
体验中心第三次“音乐与音响系列沙龙”活动图赏
一则关公战秦琼的故事——马克No.360S Vs.声韵Vega
【翻译】贵族D30R落地箱评测随身平衡——噱头还是出路?Astell&Kern – SHURE 试听会归来
艾诗MDAC新款数字播放器——MBox图赏(更新听感)
威廉二世的宝石——密力Quantum Edelstein小书架
妥协中的极致——音乐传真V90-DAC体验
音乐传真MF-100耳机初体验
相时而动还是因循守旧?CDP与SACD-r的一次比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