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 发表于 2017-1-17 18:07:17

关于“点声源”和“大面积声源”的问题

最近家里有两套喇叭轮流在听——一套喇叭是马田Miles 5小落地,一套是Eclipse TD510z子弹头全频小喇叭。两台东西各有各的亮色和特点。在切换试听的时候,我想起了这么一个问题——所谓的“点声源”和“较大面积发声源”的问题。

所谓的点声源,Point Source,经常出现在谈论小喇叭的文章里。而且总是跟随着一个形容词“理想的点声源”。赞扬小喇叭的文章经常会用到这样的语句——小喇叭更接近理想的点声源。

什么是“理想的点声源”?意思就是一个声道的声音信号都发自一个很小的“点”。有些喇叭厂家开发出所谓“同心单元技术”,即高音单元和中低音单元以同心的方式排列,而不是拉开一段距离,就是为了接近“理想的点声源”。小喇叭的高音单元和中低音单元虽然不是同心,但是彼此距离很小,因此非常接近“一点发声”。

与之相对的则是一片大面积发声的多路分频大喇叭。我们知道多路分频的大喇叭肯定是不可能点声源了,其高音单元、中音、低音单元肯定是拉开距离了,这样它播放的时候,声音信号并非发自一个点或者一个很小的范围,而是发自一片。我称之为“大面积声源”。

这样两种不同的形式,各有优缺点,听感上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是很有意思的。

狱霸 发表于 2017-1-17 18:09:46

我投点声源一票!赶脚定位清晰稳定

小白 发表于 2017-1-17 18:13:37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7-1-17 18:18 编辑

所谓“理想的点声源”,真的理想吗?为什么说声音信号发自一点是最理想呢?这个问题不能想当然,是值得思索的。

我觉得,在一个不是特别大的听音空间里——比如家居环境下典型的15-30平方的环境里——点声源确实是有明显好处的,从我自己的感受来说,点声源发声的最大好处是,听上去更“精准”的结像、声音的细腻度。这是很容易理解的。由于人耳感受到的结像和定位都是两声道信号“聚焦”而来的,如果两个声道的发声源都是Point Source,那么形成的结像是最精准和细腻的,更接近一个点的结像。如果发声源是一片,那么形成的结像一般也是一片、一团,而不是精准的一个点。

所以在不是特别大的聆听空间里,在不是特别远的聆听距离上,越是接近点声源的喇叭,越是容易得到精准的点状结像,以及更细腻的声音。这就是小喇叭的优势。也是全频单元喇叭的优势、同心技术喇叭的优势。而那些大面积发声的多路分频喇叭,相比下的劣势就是结像要粗大一些。当然,这和聆听距离的关系很大。如果聆听者离开喇叭较远,远到“人和喇叭之间的距离显著地大于喇叭单元之间的距离”,那么大面积发声的喇叭也变成类似点声源了。这是个相对的含义。但这里主要讨论的就是在不是很大的家居环境里的大面积发声喇叭。

小白 发表于 2017-1-17 18:23:26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7-1-17 18:38 编辑

那么,大面积发声的喇叭有什么优势?很简单,它在声音的能量感方面肯定是有优势的。通俗地说,大面积发声的喇叭可以做到声音的能量像一堵墙一样压过来,大动态的时候可以做到很充足的能量铺张感。让我们想想现实中听音乐表演,声音是发自左右两个点吗?当然不是!声音能量是来自舞台上的一个大面积、一大片。尽管立体声录音技术把声音编辑合成为两个声道的信号,仅仅以两个声道来表现,但重播的时候喇叭如果能构成一片发声面,对声音能量的展现仍是有利的。而点声源的喇叭重播,则很难构成足够大的“场面”,没法呈现出声音像一堵墙一样压来的气势。

这是点声源的弱势,和大面积发声喇叭的优点。通俗说来,就是虽然相对粗些,但气势足、能量足!

如果要兼顾点声源的精准细腻,和大面积发声的气势和能量,那么同心单元排列确实是一个技术上很好的形式。另外就是频宽足够的全频单元。

小白 发表于 2017-1-17 18:29:23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7-1-17 18:36 编辑

总的来说更喜欢点声源式的表现,还是喜欢大面积发声,很大程度是一个口味问题。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普遍不是很大的家居环境里,喜欢玩高级小喇叭的大有人在,我多次碰到那些就喜欢玩小喇叭的烧友,同时,喜欢玩大口径多路分频喇叭的也大有人在,哪怕房间其实很小,照样玩很大的喇叭。在较小的房间里(比如20平方以下的),听高级小喇叭,和多路分频大喇叭,得到的“听感”可以说是截然不同的,彼此的优劣都非常明确。此时人的口味取舍是第一因素。

如果问我的个人取舍,我觉得两种方案彼此之间是无法取代的,“理想的”方案,其实就是点声源喇叭弄一套、较大面积发声的喇叭系统,弄一套。完美了。

特别是,聆听较大编制的音乐,比如马勒和布鲁克纳,肯定不是点声源喇叭能表现好的,但点声源式的喇叭在表现小编制音乐的细腻感方面也是一绝,大面积喇叭相比之下都会显得更粗。归根到底,要鱼和熊掌兼得,我觉得近乎不可能。

狱霸 发表于 2017-1-17 18:30:46

同轴共点单元?那是KEF的独门技术啊,还有金属球顶高音单元声扩散和低音单元共振抵消的设计技术也是这两年卡夫所推崇的

amex 发表于 2017-1-17 18:32:55

目前听过的喇叭里结像表现最好的反倒是超大面积发声的麦格尼潘屏风
不过严格来说可能也不算,真正影响结像最明显的高频部分它是个铝带(1米多长的铝带也算大了倒是):lol

Phase 发表于 2017-1-17 19:08:22

本帖最后由 Phase 于 2017-1-17 19:09 编辑

点声源目标的音箱重要特点不仅仅是单元近,还有箱体面板小,衍射反射等少。

小白 发表于 2017-1-17 19:09:57

Phase 发表于 2017-1-17 19:08
点声源目标的音箱重要特点不仅仅是单元近,还有箱体面板窄,衍射反射等少。

现在欧洲厂家流行的侧低音方式也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多路分频、大口径低音单元,不是一定构成大的正面箱体。

小白 发表于 2017-1-17 19:18:49

最后补充一下我听音室的具体对比听感:Miles 5其实已经是一对声音很细腻的小落地喇叭,在Audionet DNA的驱动下声音非常细腻,结像也算精准了,但是和Eclipse TD510zMK2子弹头小全频相比,我发觉还是子弹头的结像更精准、更细腻,有更为清晰的空间浮突感。

当然声音的规模感、大动态的松弛感,还有细节的展现能力,则小全频没法去和Miles 5小落地比了。毕竟也不是一个价位的东西,Mile 5贵出好几倍了。

nuaaz 发表于 2017-1-17 19:35:48

同轴中高+低音是一种不错的方式,坚固两者优点。比如真力8351,KEF blade系列。

Evangelion 发表于 2017-1-17 19:44:25

只有大箱子,结项才能庞大啊,不是说结项庞大就不细腻,结项庞大也可以细腻,结项庞大才更拟真啊

狱霸 发表于 2017-1-17 19:55:47

本帖最后由 狱霸 于 2017-1-17 19:58 编辑

结像大是可以保持细腻但是相应的密度要增加才行这就不那么容易了,如果光结像大密度没有上去而淡化了发声点,变成清汤白水那就不好了,会虚胖。但是整个声音都厚成一堵墙也不好,没有微动态了,或者闷得想在桑拿室里那也是破绽。
比较理想的是发声点浓郁然后向外弥散,这样有能量感且不闷,感受空气中弥漫着音乐分子而又有浓郁致密的发声点提供舒适耐听的听感。

小白 发表于 2017-1-17 20:03:43

其实理想点声源的含义就是所有频率应该发自一点,而不是高音发自最上面的高音单元位置,中低音发自距离高音单元半米以外的一个单元。对我来说,坐在比较近的地方听一对高中低音单元距离拉得很开的大喇叭,那声音肯定是听得出存在问题了。大喇叭一定要拉开距离听,使其接近点声源。我是不喜欢小房间听很大喇叭的。

lyticast 发表于 2017-1-17 20:19:06

以小全频为骨架,加上超高超低扩展就行了,两者可以兼得。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点声源”和“大面积声源”的问题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