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体验中心 于 2014-10-23 09:55 编辑
第一次听到Astell&Kern这个品牌的时候,我并没有对这个品牌投以太多关注,原因很简单,它缺乏那个时代Hi-Fi播放器标志性的体积和重量。相信对AK100抱有如此成见的发烧友并不少见,加之其在音质方面确实与当时4000左右价位上主流的HM801,C4,DX100等有一定差距,所以在烧友圈中反应平平也是意料之中的。
然而凭借着艾利和多年的技术实力与资金优势,Astell&Kern仅仅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重新定义了我们对Hi-Fi播放器的看法,这款产品就是AK240。无论是后现代的几何切割外观、平衡输出接口还是双DAC硬解DSD,AK240带给我们的冲击是全方位的,然而令人发指的高昂售价注定即使是在曲高和寡的Hi-Fi随身听圈子里,它也只能是最小众的玩具。当然Astell&Kern显然并没有期望AK240能成为一款街机,只是把它当成了一种技术与设计的尝试和品牌形象的寄托。
而随后推出的AK120II,几乎具有AK240的全部特点(除了容量减半且不支持硬解DSD),而价格仅为AK240的2/3。AK240与AK120II的关系,有些类似于F-22与F-35或者FXX与LAFERRARI,既是一种继承,也是一种进化。
外观与设计 在消费类电子产品领域提到韩国设计,人们往往首先想到三星万年不变的塑料外壳,Astell&Kern的诞生仿佛就是为了推翻人们对韩国设计的误解,而它确实做到了。
2012年底,AK120II的前身AK120获得了CES2014创新设计大奖,今年3月又在数以万计的工业产品中脱颖而出拿到了IF产品设计金奖(每年IF大奖获奖产品超过千件,但金奖只有50件),这在HIFI圈里绝对是个了不起的成就。
然而尽管有着辉煌的过去,但AK120II并没有停止进化,它更像是AK120与AK240共同的后代,既拥有它们的基因又有自己独立的性格。
由于使用了与AK240相同的高度定制化的Android操作系统,AK120II的外形在比例上更接近主流的智能手机手机,机身正面绝大部分被一块3.31吋WVGA(800*480)分辨率的屏幕所覆盖,屏幕下方暗淡的小圆点就是Android系统的Home键。左上角的电位器收进了机身轮廓之内,降低了一代产品中(包括AK120与AK240)那种强烈的不对称感。
电位器的设计是HiFi播放器的主要区别特征之一
外形与体积的变化带来了良好的握持感,一款可以随意装在兜里拿在手上的HiFi播放器对于音乐爱好者来说一直是一个难以拒绝的诱惑。搭配做工精美风格硬朗的真皮皮套,你也无需再跟小伙伴解释自己花了几个肾的价格买了一台MP3,它的身价就像Vertu手机一样清晰的写在脸上了。
机身左侧只有三个实体播放键和TF卡槽,做工和手感无可挑剔
TF卡槽可用来播放AK独有的MQS专辑,屏幕下方的小圆点就是HOME键
背面的做工同样考究,并且暗藏玄机
没错,背面的花纹仔细看其实是四个Astell&Kern的LOGO组成
功能: 与同样基于Android系统的索尼ZX1相比,AK120II UI的定制化程度更高也更完善,相信没有人会用这个价位的播放器来看视频,所以AK120II彻底的剥离了除音乐播放外几乎全部的功能,甚至包括Android上我们最为熟悉的Home主屏也被播放界面所取代。
这种努力带来了多方面的优势,与ZX1,DX100等同样使用Android系统的高端播放器相比,AK120II不仅在美观性与操作逻辑的简洁性上有了大幅度提升,反应速度也全面超越,丝毫没有另两台播放器上严重的卡顿感。当然大家都清楚,HiFi圈子里没有几家玩得起AK120II这种级别的系统定制,玩得起的有没有心思去做则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播放界面简单明了,将不必要的功能与信息隐藏起来是非常正确的做法,这个时候播放器的存在感越低越好。
播放中旋转滚轮就会弹出音量调整界面,此时你可以继续使用滚轮也可直接拖动屏幕上的标尺。此外还可以快捷的切换输出状态。
任何时候从顶部选择下拉菜单就能进入快捷操作界面,包括连接方式,USB DAC功能,EQ,平衡输出等操作均能在此选择。
设置界面,所有功能一目了然
EQ的高级定制菜单,其中有一项预设的PRO EQ为设计师亲自调音
左右声道平衡,非常贴心的功能,UI也很有质感
USB既能传歌也可以当作USB DAC使用,还有更加高大上的网络播放功能
主题与语言选择菜单
AK120II机身自带128G内存,再加上64G TF卡支持,即使强迫症也会满足了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功能就是在线商店,需要链接WIFI并将时区设置为韩国才能访问,内有大量MQS规格音乐
音质: 对于高档HiFi产品,其工业设计与调音的风格应该是和谐而统一的。AK120II是随身播放器中少数可以达到这一境界的产品之一。与它精巧简洁的外观相对应,AK120II的声底也是同样的精致、纯净。
很显然120II并非一款“厚声”的播放器,既没有为了追求“模拟味”而把声音做的厚重缓慢,当然也不存在很多很多数字播放器常有的干涩冷硬的“数码声”,显然设计师希望达到一种许多当代HiFi器材所崇尚的“清新自然”之感。
在这个旗舰耳塞层出不穷的年代,厂家的产品往往会做的比较有特点,或张扬或沉郁,或醇厚或冷艳,随身播放器做为一个集成系统,如果带有过多的染色,势必会影响产品的适用范围。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我认为AK120II中性透明的风格可以比较准确的反映出不同耳机的调音特点,适用性也是比较广泛的。不过以我个人的口味而言,还是比较倾向于稍微厚声一些的耳机。
中性透明并不意味着AK120II等同于一杯白开水,从它整体的表现中还是能看出设计者对于细腻与精致的追求。高频顺滑通透并不过亮,低频速度较快、量感仅够提供恰当的烘托,中频润泽而不干燥,但既不算厚重也没有过分前压,瞬态、分离度与结像在随身设备中均算得上乘,但并没有追求变态的解析也不迷恋夸张的动态,如果你仔细体会,AK120II在播放任何音乐时都会有一种淡淡的小资情调在里面。真实而不直白,这是一个难以达到的标准,无疑也是AK120II追求的方向。
Astell&Kern的产品从不以强大的推力见长,虽然对于目前主流的旗舰耳塞AK120II的推力不存在什么问题,甚至驱动FAD Pandora VI这类高灵敏度耳机的时候也有惊艳的表现,但是搭配绝大部分全尺寸HiFi耳机,即使是PS1000,K812,ED12这类的低阻产品,一款适当的耳放依旧是强烈推荐的。我尝试过线路输出模式下搭配iFi Micro iDSD便携耳放推动PS1000,无论是饱满度,声场的立体感都较直推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当然这款耳放声音比较厚实,对AK120II本身音色的改变也是在所难免的。
在不少人看来,AK120II的声音过于秀气,缺乏力量,甚至流于阴柔,这样说其实有一定道理,但我也推荐抱有这种看法的人尝试一下AK120II的平衡接口。平衡驱动下的SE846和IE800不止在瞬态与动态,结像的立体感和声场的层次感上有了明显提高,声音的厚度与饱满度也得到了比较明显的加强,依旧不能算作一台厚声器材,但至少足以摘掉阴柔的帽子了。
AK120II的普通耳机接口与平衡接口
总结: 从设计理念上来说,Astell&Kern的产品与常见的HiFi国砖有着明显的差别。AK120II的绝对声音素质在不少人眼中或许还没有达到随身设备中的顶级,但绝大部分HiFi播放器在外观、做工、续航、操作性等方面与AK产品的差距则更加惊人。这种差异化的竞争方式不仅是设计师审美的表达,更意味着Astell&Kern的眼光不只局限在小众的HiFi用户上,毕竟他是站在艾利和肩膀上成长起来的。
HiFi圈子从知名大厂到不知名的作坊大多都喜欢各自为战,有实力的或许会开发出很长的产品线,但相互之间老死不相往来。Astell&Kern的特立独行之处就在于其对整条产业链的谋篇布局,上至跟各家唱片公司合作出版MQS母带级录音,下到与各家HiFi厂商合作推出AK调音版耳机,全部统一在一个生态圈中,AK居于生态圈的核心,这样有魄力的思路或许是值得不少人借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