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97|回复: 1

[发烧理念] 论电脑HIFI中的若干争议性问题(上)(短歌行)

[复制链接]

2

主题

14

帖子

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03-9-2
发表于 2003-9-18 12:5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论电脑HIFI中的若干争议性问题(上)

    
王逸驰


如需转载 请与作者联系

●具有中国特色的电脑HIFI

想要在电脑上达到近似于传统HIFI器材所能达到的音质水平,我们权且将其称之为“电脑HIFI”。而“电脑HIFI”这个词汇在国内被提及并引发激烈探讨的次数是相当之多的,这反映出不少国人对在电脑上达到高音质满怀着憧憬。

实际上,在国外却没有“电脑HIFI”这一提法。在欧美国家,购买一套完整的HIFI系统只需要花去月工资的1/6-1/4。因此在那里,电脑上的声音纯粹是为了娱乐而声响或者营造音乐背景。想要搞音乐制作,洋人们习惯直接去用专业设备。如果他们有一天想要享受HIFI的乐趣,他们会直接去买HIFI系统。在他们那里,钱不是主要问题!对于这一点,如果大家经常去国外的音频论坛看看就会明白。即便是与我们一海之隔的台湾,在著名的Dearhoney论坛上,台湾的电脑音频玩家咨询的主要是什么地方可以买到xx声卡,很少有人抱怨自己没钱,或者羡慕谁是米王……

换到国内情况就大不相同了。能够买Audigy 2的人应该算是肯花钱的“大款”了,绝大多用户的消费水平停留在黑金II这类中档卡的消费层次上。至于HIFI系统,对于大部分玩家而言其花销更是“天文数字”了。因此有一部分玩家就希望能够在电脑上投资相对较少的钱,达到接近甚至基本等同于高价位HIFI系统的效果,以免去两次投资而导致经济拮据。更况且,在电脑上听音乐还可以省去很大一笔买唱片的费用,免费的MP3和共享的APE足以让手头吃紧的却又热爱音乐的玩家手舞足蹈。所以中国的特殊国情造就了电脑HIFI这个词组在我们这里受到特别不同的关注。从本源上说,电脑HIFI热潮应该算一个畸形产物,有点不伦不类。

●民用级声卡尚难以挑起电脑HIFI的重担

我们从音源开始说起,对于电脑HIFI而言,至今大多数人依然把希望寄托在声卡上。但即使技术发展到今天,传统意义上以创新为代表的民用声卡,其音质水准始终没有突破性的飞跃。反而许多人认为几年前就已经被淘汰产品SB AWE64 Gold以及DIAMOND MX200的音质仍是民用卡之中的王者。在笔者看来,民用声卡无法承担电脑HIFI重任的主要原因在于用途过于广泛。民用声卡需要兼顾游戏、MIDI、桌面影院等等繁杂的功能,而这种多功能化的趋势使不少新一代声卡在设计的时候并没有把音质作为最佳的诉求点。即使厂方有意做这方面的改善,但限于成本,依然不可能在数模/模数以及相关电路部分投入过多,这限制了民用级声卡在回放音质上面的突破。好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厂家开始注重这方面的问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产品让我们获得惊喜。

●专业声卡能否成为电脑HIFI的救星?

很久以来,相当多的电脑HIFI拥甭们将希望寄托在大家习惯称之为专业声卡的产品上。其主要依据在于许多音乐节目都是由专业声卡制作出来的。而这些专业声卡,也只有寥寥几种功能,大部分成本都放在了昂贵的数模/模数转换器上面。因此,专业声卡的音质比民用声卡强悍许多。即便是当时号称准专业的MAYA,也能让许多民用声卡没有脾气,更不要说那些价格更高昂的音频卡了。许多朋友对其寄予厚望便也不足为奇。但这里总还是有些问题,所以讨论专业声卡,还需要从本质和功能谈起。

●电脑是没有所谓内部噪音(内部电磁干扰)的说法的!

有一种很流行的说法——说是电脑内部充斥着各种电磁噪音,这些噪音严重干扰了声卡的声音质量。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是一种错误的说法。如果大家有机会问问一些来自于专业声卡厂商的设计专家的话,他们会告诉你这是没有根据的。如果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这类说法站不住脚的要害所在。

如果电脑内部的干扰真的如此严重的话,电脑是如何保证里面传输的数据是正确的?那岂不是我们的程序将要很频繁地出错?反对者们可能会说音频电路和数字电路是不一样的。看似很有道理,但是你钻进去一研究,就会发现这种说法的致命错误。在充分了解这一领域的知识后我们会发现,实际上不是什么电磁干扰直接影响音质,而是牵扯到一个叫“jitter”的东西,它是影响音质的根本因素。同时,事实也告诉我们,内置声卡的音质可以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著名的Lynx Two实测的117dB SNR,是当时的世界纪录。当时没有其他音频设备(市场上出售的)能够达到这个水准。而Lynx Two就是一块内置声卡!可以说,Lynx Two的存在,是对这种说法最有力的驳斥!正如有人所说的那样,内部噪音是一些声卡厂家为了掩盖它们的产品质量不好而编造出来的托词!

●专业声卡 VS CD唱机,能够胜吗?

从经济的角度上说,专业声卡的绝大部分成本要用在A/D和D/A上。而CD机还有转盘和电源等需要考虑。因此在同样的成本下,专业声卡的A/D和D/A要比CD机好一些也就可以理解了。从这个角度进行推理,专业声卡将能够提供超过同档次CD机的音质,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想的简单。

首先,两者的设计思路根本不同。CD唱机是以好听为设计目标的,精力主要集中在音色上。而专业声卡,作为音源,在音乐制作中,一定要首先保证声音的准确性(声音源头的纯洁性一定要保证)。专业声卡以高信噪比,高动态为第一追求,对于音色不求渲染和迷人,只是力求准确。所以,在实际比较中,专业声卡的动态和细节都要相较同样价位的CD唱机更出色一些,但是声音显得过分老实。而CD唱机音色一般要比专业声卡更讨好听众。所以专业声卡与CD唱机之间孰优孰劣,我们应该做全面的对比,而不应以一方为参照。比如有些人感觉CD机的声音厚度要好于专业声卡,但实际上,在高档的监听音箱上,这些厚度的表现为严重的音染甚至失真。我个人认为,在高级监听设备的前提下,低档的CD机的声音是无法与相近价位的专业声卡相比的。因为当监听器材的档次超出音源许多的时候,是比较谁的声音准确,谁犯的错误少。专业声卡的音染少,声音上的“错误”明显会少一些。而CD机的音染很可能在低档器材上显得好听,相反在高档监听上听来就演变为失真。总之,在某些器材的条件下,很难判定它们之间的胜负。而最终胜负却也并不重要,音质音色本来就是带有浓重主观偏好的。

●专业声卡的声音绝对不等于白开水

许多人认为专业声卡的声音是监听风味,是绝对没有音染的,相当于白开水。实际上,这种说法也是一种误解。下一篇中我会详细提到监听的定义,这里就不多说了。在专业声卡的市场上,按声音的风格分,也有美国声与德国声的说法。比如Creative的子公司EMU,就是Hi-end级别的美国声代表。此外美国声的代表还有M-Audio(MIDIMAN),MOTU(马头)和Echo(出品著名的MIA)。德国声的代表也有不少,比如Terratec(德国坦克)和 RME。这些不同厂家出产的专业声卡的声音都是有区别的。如果声音真的是白开水的话,怎么可能不是一个味道?

●专业声卡的弱点

专业声卡的“专业属性”使得其不能顾及到更多的方面。首先,专业声卡的调节很复杂,一般的消费者根本无法下手。专业声卡面对的用户群为专业音乐制作人,使用它的前提是用户是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因此,调节及设置不贴近人是阻碍专业声卡走近普通消费者的因素之一。其次,专业声卡的兼容性始终是个问题,这个不多说了,大家看看专业论坛上VIA用户的抱怨就会明白。反正我每次安装新的专业声卡之前都要拜佛烧香。最后,也是最主要的。专业声卡不能脱离电脑运行。假如有一次我病了,想听音乐,开电脑又太费工夫;这时候如果有CD机,只需要很便捷的步骤就可以播放。HIFI讲究的是一种舒心舒适的听音乐方式,而专业声卡看起来很难合乎这一要求。

综上所述,专业声卡为我们带来某种希望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烦恼。而传统的HIFI一直鄙视电脑HIFI的说法,这对于专业声卡而言多少有些不公平。鉴于笔者认为网络上许多关于电脑HIFI以及专业声卡的言论有所偏颇,些这样一篇文章的目的就在于以我自己所掌握的一些知识来和大家作进一步的探讨。而电脑HIFI系统的环节不光是声卡部分,还有音箱。下一篇中将与大家一起详细讨论监听的定义以及有源音箱的若干争议性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70

帖子

8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8
注册时间
2003-9-16
发表于 2003-9-18 15: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电源的杂质污染,电脑内的线材太次,光驱的读盘水平,磁场的干扰,我的天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QQ|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2-7 22:06 , Processed in 0.074666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