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11-28 17: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我们看一个录音回放,先要看真这个源头选在哪里,比如录音时的现场(包含了录音环境反射和吸收以后得到)的声音。
这样就考虑录音麦的摆放,录音设备,混音师混音比例(现在很多商业上都是人声和伴奏分开录音,甚至伴奏乐器也可以分开录音),压缩比例,还有他用的监听音箱系统,他是用监听系统回放判断所做的声音是否满意的。
还有母带的制作,母盘的制作,CD还有黑胶材质选择。
比如有的CD上会显示 “DDD” 意思是 数码录音 数码混音 数码制版 全数字方式。 有的是ADD,有的是DAD。
我们拿到黑胶唱片,CD碟片或者无损文件后,再用播放器播放,给放大器放大(本文谈了很多是这里的内容),再有耳机或者扬声器播放出来。
如果用扬声器,最终听到的声音还受到听音房间声学的很大影响。
还么有完,我们的耳朵接收到声波信号,通过耳膜的震动传给耳蜗,耳蜗上有神经,感应到震动后转化为电脉冲,将电脉冲传送给大脑(这又是模拟转电信号),大脑接收处理后,声音才被人听到。
但是每个人的耳道系统,神经系统都不是完全一样的,所以有等响度曲线,而且每个人对不同频段的敏感度是不一样的,这些都是客观原因导致的。
所以,我们谈保真,每个人的听到的仍有所不同。
比如高频,如果你测一下播放扫频正弦波,就能知道自己的高音听能听到12KHZ,14KHZ,16KHZ,还是18KHZ,2020年你听到的最高音应该比2009您要低,这也是客观规律,年纪越大,听到的高音越少,听力是持续下降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