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464
8581
256
荣誉会员
俱乐部理事
使用道具 举报
29
278
11
中级会员
214
3312
216
17
250
13
25
632
12
发起人 john1: [B]请DX们抽空看看:马兰士14北京的价格应该是上万了吧,坛子上对这个价位的CD讨论挺多的,给我的印象是DX普遍感觉日本的CD机音乐味差一些。但事实却是许多DX在这个价位仍然选了马兰士、SONY、TEAC、PIONEER、DENON等日本机,主要原因仍然是性价比吗?<>顶!!!!!!!!!!!!!!</B><HR></BLOCKQUOTE> 也到不尽然,所谓的音乐味(或者说音乐感)要看自己如何理解,还要根据自己的听感需要,象马兰士那种用人为添加某些东西来刻意讨好人的耳多的作法,那就免提了(这样做我认为不但起不到好作用,反而最大限度破坏了音乐整体的平衡性,以及真实的音乐性)。我觉得音乐感这个词太抽象,或者说,太笼统。所谓音乐感,更具体的说,应该是声音的表现相对,自然,流畅,真实,能揭示音乐的本质和特性(打比方说,一幕大型的交响乐演奏,从某件器材中表现出来,其中的大提琴,小提琴,钢琴等诸多乐器,使人一听即明,很容易分辨,虽然我不敢说,它已经达到了完全真实的水平,但至少,大提琴听起来要象大提琴,而小提琴也要符合小提琴的声音特性。)这样我们可以认为这件器材可以很准确的揭示音乐的本质和特性。那么它就应该具备很不错的音乐性。而如果因为人为的使器材具有了鲜明的个性(个性不是不好,而是要巧妙和适当),这些人为添加上去的个性使得音乐变得所谓“更好听”(或者说,更讨好人的耳多更恰当),而这种所谓更好听的声音与真实的声音已经产生了差异(那么我想问一问,这种更好听的声音是基于何种意义上的好呢?)这种所谓的好,已经完全失去了客观真实的评判标准,在这种前提下,“好”变得很抽象,我们根本不能给这种“好”下明确的定义。<>现在转回正题,我选择日本数字音源(除了马兰士)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性价比(而是日本制造的CD机更符合我对音乐性的理解)。日本的数字音源,在声音表现上,通常都有中性,平衡,透明,真实的特点(我尤其倾向SONY高档数字音源和Accuphase数字音源)。而在欧美的产品中,Mark Levinson是上上之选,它的声音清爽、洁净、从容、精确与周延。与一般带有明显个性的欧美产品有本质上的差别。(当然现在Mark换了设计师是另外一回事)。要不是不久前刚换成了SONY的音源,我肯定会选择SCD-1和SCD-777ES中的一件(现在还是等等再说,等SONY出了替代SCD-1的旗舰,再跟进SACD)。<>[/B]
257
1132
255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2-8 04:22 , Processed in 0.066589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