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027|回复: 17

音乐欣赏的三个层次[转贴]

[复制链接]

43

主题

401

帖子

1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1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2-16 09:2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音乐欣赏的三个层次(转自《视听前线》)
               鲁田


  据说,有关音乐的定义,有近百种,如: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音乐是人类传达感情的工具;音乐是一些用旋律和曲调驯服的噪音;音乐是数学与魔术的结合等等。音乐到底是什么?从古希腊到现代,人们已经思考了两千多年。历史上最讲理性的哲学家,一谈到音乐,就好象进入了一个神秘境界的边缘。例如,古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在谈到其它事物的时候,差不多都很科学,可是一谈到音乐,也只能模糊笼统的说说和谐、爱、节奏、韵律,以及那些专司音乐的神诋等等。他说,最能鼓舞士兵慷慨赴死的,是音乐;他还说,某些古希腊乐曲的调式,很适合于在爱情、战争、狂欢节或是给运动员戴上花冠的场合演奏。其实,这些别人也知道。但是,这种现象却无法用理性的方法来解释,柏拉图也不能。
  两千年过去了,柏拉图留下的问题,人们仍然在争论不休。近代,人们又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音乐---物理学、音响学、数学和形式逻辑,还应用经验论、目的论等哲学方法,甚至是阶级分析的方法。但是,我们的成果又在哪里呢?如果说有成果,那只是多了一些谈论的文字。有人作过统计,仅仅是论述研究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文字,就比这部交响曲总谱的篇幅还要长十几倍。有人这样解释第九交响曲末乐章主题“欢乐颂”的结构:“这是一部完整的方整性结构的单单二部曲式,第一部分是两个四小节构成的乐段,结束于完全终止,是一个明确的收拢结构。第二部分开始的乐句具有展开性质,旋律上的六度跳进造成高潮,然后,重复第一乐段的第二乐句作为结束”。这种介绍,只提供了一幅“欢乐颂”主题的导游图,只告诉了我们这主题的浮面的地理表状。但是为什么这个主题这样美?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这个主题在一个非常狭窄的音域内,只用了有限的几个音符,却表现出圣咏般的动人的力量。我们可以找到大批类似的由单二部曲式谱写成的旋律,或根据这个原则变化而成的作品,但大部分都是枯燥的,平淡的,这是为什么?
 
  的确在艺术世界中,最不可思议的也许莫过于音乐了。它仿佛是咒语,是密码;又仿佛是精华,是美酒;吸引无数人沉醉其中。如果你是个音乐爱好者,你一定领略过音乐中那种神秘的力量。正是这样的力量,造成了一代又一代的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从而“音乐欣赏”也成了人们常常讨论的话题。
  人是怎样欣赏音乐的?音乐欣赏有无方法和技巧?什么样的聆听者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有音乐素养,用什么方式听音乐才算是听懂了?这些问题不好回答。前几年,美国著名作曲家阿伦。科普兰写了一本专门论述音乐欣赏的书,提出了很多新颖独特的观点,下面,我就向读者简要介绍一下科普兰的主要观点,相信会对您的音乐欣赏有所帮助。
  科普兰认为,我们每个人都自觉或不自觉的在三个层次上欣赏音乐:1.感官层次、2.表达层次、3.音乐层次。现在我们就沿着科普兰的思路来思考一下,看看我们自己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欣赏音乐的。
  如果我问你,你成为一名音乐爱好者的原因是什么?你一定会回答:因为乐声悦耳。确实,乐声对每一个听力正常的人都有一定的感染力。试想,如果有一个人在钢琴上弹了一个音符,或是一个和弦,这就立刻改变了房间里的气氛。这说明,音乐中单单是音响的成份就具有一种神秘的力量。这是无法解释而又不容否认的事实。
  听音乐是因为乐声悦耳,这就是所谓的感官层次。听音乐时不作任何思考,打开音响,心不在焉的沉浸在乐声中。只是声音的魅力,就可以把人带入一个不动脑筋而又引人入胜的境地。遗憾的是,许多欣赏者都是停留在这一层次。坐在音乐厅里,音响边,音乐把你带入梦境。你不能在欣赏油画时不看画,在读小说时不看文字,但音乐却允许你在“欣赏”音乐时脱离音乐,或者说,不去思考音乐。
  音乐的音响效果,她对人的感官产生的作用与魅力,不容忽视。但是,我们不能把欣赏音乐的兴趣全部集中在这里。不要以为,音乐的艺术价值是由它对人的感官刺激的强弱来衡量的。对乐音产生共鸣,觉得它“好听”,并不能说明你听懂了音乐,只能说明你能听懂音乐。
  仅仅在感官层次上欣赏音乐的人,经常把音乐分为两大类:好听的和不好听的。这些听众的耳朵大多比较娇嫩,趣味也比较单一,专听一些优美的伤感的抒情的音乐。对诸如贝多芬、巴赫等比较“严肃的”作曲家的作品,就只能敬而远之了。但是,色彩绚丽的画不一定是好画,辞藻华丽的文章不一定是好文章。同样,悦耳的音乐不一定是好音乐,因为音响效果并不是音乐的全部内容。很多内涵深刻的伟大作品并不是很“好听”,否则最伟大的作家不应该是贝多芬、巴赫,而应当是奥芬巴赫。后者虽然写出了一些天使般的旋律,配器、音效也精妙无比,但只能算是一名二流作曲家。理解了这个道理,我们就可以进入音乐欣赏的第二个层次:表达层次。
  在一次音响试听会上,有一位腼腆的女士对我说,她认为自己缺乏欣赏古典音乐的能力,因为她总是不能把音乐同一件确定是事物联系起来。很多自以为音乐修养很高的人,在欣赏音乐时总有一个习惯,它们总是希望能在音乐中听出一种具体的含义,越具体人们越是喜欢,他们把每一个音符、每一个乐句,都和云霞、海浪、大峡谷、城堡或哥萨克骑兵等等他们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
  一部特定的音乐作品和一种确定的含义应该联系到什么地步?科普兰的观点是:“我认为应该止于一个一般的观念。音乐在不同的时刻表现宁静或激昂,怅惘或得意,愤怒或喜悦。它是用无数变化多端的微妙层次和变异,来表现以上每一种情绪,或是更多的情绪。它能表达任何一种语言都无法充分表达的意思。这种情况下,音乐家们喜欢说:这里(指音乐中)只有纯音乐的含义”。科普兰先生还用两句有趣的对话来说明他的观点“音乐有含义吗?”
“是的。”
“你能用几句话来说明这含义吗?”
“不能。”
  科普兰先生绝不是在含糊其辞,或是在耍花腔。实际上,他已经把他的意思表达的十分清楚:音乐表达的是人类最深刻的情感,是一种精神观念,音乐的内容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
  有一位音乐家说:“音乐的领悟最终拒绝一切来自理性知识方面的误导。”说的也是这个意思。不论音乐家的意见如何,大多数音乐爱好者还是希望把音乐和文学联系在一起。欣赏音乐时,搜肠刮肚的寻找适当的文学来解释音乐。甚至很多音乐欣赏“专家”也指导我们这样做。我前面提到的那位女士,就是受到了“专家”的误导。
  我曾经拜读过贝多芬的书信集,舒曼、李斯特的散文和随笔,我发现,这些大音乐家的文笔极佳,对艺术和人生有一种深刻的洞察力。如果从文学素养来看,他们甚至不下于我们的一些“职业”作家。假如他们创作的那些伟大作品的含义和内容,可以用文学形式来表达清楚,他们完全不需要别人来代劳。他们为什么不这样做,致使我们这些后人为那些作品的含义搜寻枯肠,争论不休呢?原因只有一个: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力,它的含义与内容只能用音乐的语言来表达。
  一般的聆听者都认为,柴科夫斯基的音乐比巴赫的音乐“好懂”。把一个具体的观念、事物、情绪或文字缀到柴科夫斯基的乐曲上比缀到巴赫的乐曲上容易的多。假如你多次欣赏过柴科夫斯基的一首作品,例如(D大调小提琴谐奏曲),你会发现它几乎每次都向你表达着同样的意思。而巴赫的音乐则不同,我们很难把握到它究竟在说什么。很多音乐家都会告诉你,巴赫之所以更伟大,这就是原因之一。因为每次都诉说着同样内容的音乐听多了就会变的枯燥无味,而每次听来,含义都略有不同的音乐,生命力更强。
  譬如,贝多芬有一首著名的钢琴奏鸣曲《月光》。德国评论家莱斯达布认为,第一乐章描述的是瑞士琉森湖上的月光。后人提出反对意见,认为贝多芬在这首乐曲中,表达的是一种晦暗、孤寂的情绪,绝无在琉森湖上荡舟闲逸。,《月光》之说,纯属误导。依我看,贝多芬在这首作品中表达的,既不是琉森湖上的月光,也不是北京昆明湖上的月光。音乐是一种抽象的艺术,在音乐欣赏的表达层次,我们不应该执著的寻找某部作品的唯一答案,也不应该把音乐同某具体事物或观念牵强附会的扯到一起,这反而会限制我们的理解力和想像力。作为一名爱乐者,应当能动的投入到音乐欣赏的活动中去,音乐作品的含义,会在我们聆听的过程中,由音乐的语言揭示出来。在这种审美过程中,我们对音乐的理解,也将不断得到丰富和深化。
  音乐欣赏的第三个层次叫“纯音乐层次”。听起来很抽象,其实也很容易理解。科普兰认为:“音乐除了能发出悦耳之声和特定的表现力之外,还存在于音符本身和对音符的把握之中。”大部分音乐欣赏者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当他们在全神贯注地听音乐的时候,听到的可能仅仅是曲调,要么是听到了美丽的曲调,要么没有,通常也就到此为止了。
  音乐的曲调,也就是音乐的主旋律,仅仅是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它还包括节拍、节奏、音色、调性、和声、力度、织体等等。这些就是表达音乐内容的最基本的“语言”。另外,在聆听的过程中,为了跟上作曲家的思路,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乐曲的结构,掌握一些有关“曲式”方面的知识。
  音乐是流动的建筑,贝多芬被誉为是音乐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师,指的就是他在构筑音乐结构上的非凡天赋。例如我们在前文中提到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末乐章,就是一首以“欢乐颂”为主题的、规模宏伟的变奏曲。在这个乐章中,每一段变奏与主题有什么联系?是变化了旋律还是和声、调性还是织体?贝多芬又是如何出色的运用了“变奏曲式”把乐曲一步步推向高潮的?这些都是我们在欣赏乐曲时应当关注的内容。
  在纯音乐层次上欣赏音乐,我们就能从乐曲中听到更多的内容,就能更深入的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提高对音乐的鉴赏力。华裔大提琴作家马友友在谈到他在德国举办演奏会的印象时说,德国的爱乐者,在聆听巴赫的音乐时,“有一种近乎宗教般的虔诚,有很多听众还带着乐谱,不看乐队而是看着乐谱听音乐,仿佛要把每个音符都吃进肚子里去”。
  科普兰之所以把音乐欣赏分为三个层次,只是为了便于分析和论证。实际上,真正有音乐修养的听众,不会单独在某一层次上欣赏音乐,而是同时从三个方面来聆听。即感受到音响效果,又注意到旋律、和声、调性、织体等基本元素,在乐曲的进行过程中也了解到乐曲的结构即曲式,这并不需要费什么脑筋。
  不过,我得承认,对一般的听众来说,按科普兰的要求来听音乐,的确有点困难。与完全欣赏音乐不同,这需要我门具备一点乐理和曲式方面的知识,和乐曲体裁方面的知识。
  NAXOS唱片公司的总裁海曼先生说:“音乐是一种需要用心智去反复聆听的艺术,如果你确实热爱音乐,在音乐的深处,你总能与古典音乐相遇。”我相信,在世界名曲的乐声中,你一定会拜托现实生活的烦恼,步入音乐艺术的殿堂,获得更深刻的审美愉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3579

帖子

5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55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2-16 09:4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收下。

个人欣赏音乐仅为了舒解生活压力、陶冶性情。可没把它当啥崇高、或多要紧的事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352

帖子

1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1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2-16 09:57:0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楼道出广大劳动人民的心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6

主题

1万

帖子

481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81
注册时间
2001-11-21

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03-2-16 11:26:0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我是达不到第三个层次了
我。。。。。谱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4

主题

1878

帖子

3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7
注册时间
2002-10-12
发表于 2003-2-16 11:32:10 | 显示全部楼层
跑到第三个层次去干嘛.. 边听音乐还边看谱.. 有必要吗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3874

帖子

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51
注册时间
2002-12-29
发表于 2003-2-16 12:2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都要往高层次带人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主题

559

帖子

2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3
注册时间
2002-12-28
发表于 2003-2-16 19:2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心啊,轮子来了。。。

不是跑到第三个层次干嘛,而是如果你喜欢一个东西,开始只是享受,时间长了自然会想更深一步地了解。烧友为了发烧会兴致勃勃地去学一些模拟电子和电路知识,音乐爱好者去学习乐器了解乐理当然也会很自然,对于欣赏也大有好处啊。我(猜想:)对照谱听音乐跟看着歌词听歌剧挺象的,如果歌剧都是用英文或者中文唱的,喜欢的人肯定比现在多得多。这些跟高雅什么的好像不搭边。

我以前没有接触过五线谱。看的第一本乐理方面参考书就是科普兰的这本“如何倾听音乐”和一本音乐学院初级乐理,就是从零开始的那种。有了这些基本知识,以后就可以边听边慢慢积累。不过要有大的提高,还得去学一门乐器,以后再找机会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64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03-2-11
发表于 2003-2-16 19:4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听音乐很杂.好听我听.不好听的我也听.有时我去慢慢的去理解音乐里的情景.山水.风.雨.春夏秋冬等等.有时听着听着就去想别的事.说也奇.听音乐考虑其它问题.很成功.有很多琐事.工作上遇到的事再这里大部分都能得到解决.这是我个人的心得体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1541

帖子

135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35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2-17 00:3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每个人都能从音乐中得到了他(她)所想要的东西,那么音乐就已经很好的完成了它的使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49

帖子

1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1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2-17 09:5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不用刻意追求吧,经常听一段音乐,一下就被吸引住了或者多听几次才觉得悦耳甚至在偶然的心境听进去,进入了第一境界,随着自己的感觉,感受到好象在表达什么,又好象不太明白,或者不同的时候、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心情听,感觉表述不一样,获得不同的情绪,最后什么都不想去,完全地沉浸在其中,算是进入第二层境界吧。有时对一首曲很感兴趣,就会希望能多了解她,她的作者,创作她的历史,她的结构等等,有意无意中慢慢步入第三境界。这些都不用刻意吧,呵呵。

即然"音乐的领悟最终拒绝一切理性知识的误导",那么如此理性地划分欣赏音乐的三个层次是否有违音乐这门艺术创作的初衷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3312

帖子

216

积分

荣誉会员

俱乐部理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6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2-17 10: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个层次是老柴
第二个层次是BEETHOVEN
也许还有2.5,大概是Bruckner
第三个层次是BACH

时候不到就不会喜欢,时候到了就自然喜欢,看造化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主题

1436

帖子

3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4
注册时间
2001-11-21
QQ
发表于 2003-2-17 11:44:4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我用耳机来玩音乐,现在我是用音乐来玩耳机,不知我是倒退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1431

帖子

1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6
注册时间
2002-11-29
发表于 2003-2-17 12:2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李晓梦 发表
[B]文章收下。

个人欣赏音乐仅为了舒解生活压力、陶冶性情。可没把它当啥崇高、或多要紧的事儿。 [/B]
呵呵!:D 所以古典音乐在我们国家也就有了变化:西方欣赏演奏会时是着正装近场的;我们国家欣赏时还会有人嗑瓜子。有的人就说我们没素质。其实我到觉得我国人民是抓住了欣赏的精髓既[B]舒解生活压力、陶冶性情。[/B] 大可不必一本正经搞的很累!呵呵: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1541

帖子

135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35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2-17 12:2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谷雨 发表
[B]第一个层次是老柴
第二个层次是BEETHOVEN
也许还有2.5,大概是Bruckner
第三个层次是BACH

时候不到就不会喜欢,时候到了就自然喜欢,看造化了。 [/B]
难道我已经在2.5与3之间了?不会吧:D 那么Brahms算2点几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3

帖子

5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5
注册时间
2002-12-7
发表于 2003-2-17 12:42:5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人连坐下来听听音乐都显得奢侈,那能要求那么多啊。爱怎么听还怎么听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QQ|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2-9 02:39 , Processed in 0.092471 second(s), 38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