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801|回复: 6

[耳机] 評Grado RS-1與Audio-Technica ATH-W10VTG--转贴

[复制链接]

339

主题

4648

帖子

3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3
注册时间
2003-5-12
发表于 2003-6-11 18:5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試聽參考器材:
Quad 77 CD唱盤、Denon DCD-S1 CD唱盤,Linn Majik-1綜合擴大機、Cardas Golden Cross訊號線與電源線。Stax Lamda Signature/SRM-T1s耳機。
Grado RS-1聲音特色:
低頻結實凝聚、中音率直傳真,高頻平順,具有專業設備耐用與平衡特性。

◎音響二十要表現:★★★★★。製造品質:★★★★。價值價格比:★★★★。

Audio-Technica ATH-W10VTG聲音特色:
佩戴舒適,隔音良好,音質細緻華麗,線條清晰柔美,有歐式的風味。

◎音響二十要表現:★★★★。製造品質:★★★★★。價值價格比:★★★★。

Grado RS-1規格:
動圈式設計、半開放式結構,頻率響應12Hz-30KHz,靈敏度96dB,平均阻抗32歐姆,左右配對誤差0.05dB。售價:23,000元。代理商:聚勝。

Audio-Technica ATH-W10VTG規格:
密閉式動圈設計,靈敏度100dB,頻率響應5Hz-30KHz,最大承受功率2000mW,阻抗48歐姆,重量370克。售價:14,000元。代理商:十全。

圖片1 2


喇叭用原木製造音箱不稀奇,義大利將近十個牌子的喇叭都有這種產品。耳機用木頭做殼的,似乎就很少見了。我所知道的只有SONY的MDR-R10,每組售價三十六萬日幣,只接受預約生產。這款耳機的振膜使用生物分子材質,外罩則是樹齡兩百多年的高山木材製成,聲音究竟如何大概沒幾個人聽過。說來真巧,美國Grado與日本Audio-Technica同時推出售價比較合理的木殼耳機,這兩家公司都是以製造唱頭起家,也都有一段精彩的發展史。在美、日貿易戰的大傘下,我們來看看另一種不一樣的競爭。
Grado RS-1

首先我要為七十三期介紹的Grado HP-2耳機進行一些補充,當時以為Grado公司仍是由老Joseph Grado領軍,一系列Grado耳機也是他開發的。後來才知道老Grado早就不管事了,他大部分的時間都在鑽研歌劇,製造小提琴,以他過去精密鐘錶匠的技術把玩汽車。Grado公司已經賣給他的姪子John Grado,John也是目前公司的總裁,他帶領這家四十幾年的老企業再創輝煌的第二春。

老Grado是在一九五四年左右創業的,公司位於紐約布魯克林附近一棟兩層樓的老建築。Joseph Grado在餐桌上親自繞製他著名的動鐵式(MI)唱頭,樓下就當作倉庫,請了一些家庭主婦兼差包裝,他和家人就窩居在樓上。Grado正逢類比唱片蓬勃發展的年代,因此生意越做越大,他的姪子John才十二歲就被抓來當童工幫忙,後來John上大學研究商業管理,奠下日後成功的基礎。CD問世後,Grado公司的經營出現問題,唱頭生意一落千丈,八○年代末John以五萬美元向叔叔買下這家公司時,裡面居然只剩下三位兼職的員工與一位全時間的工程師-John Chaipis。老Grado當時快七十歲了,根本無心事業,他原來想直接結束營業。

John Grado接手後,與工程師John Chaipis花了六個月時間研究新產品,他們決定借助同樣快七十歲的John Chaipis在機械方面的長才,重新設計耳機。Chaipis自己擁有一間機械廠,他把製造唱頭所需的精密技術移植到耳機上,短時間就獲得很好的成績。九一年Grado首先推出三款價位在150-275美金的耳機,掀起市場上的一陣轟動。之後他們一方面開發高單價的專業機種,HP-1與HP-2獲得dmp、Delos、Masterdisk等知名錄音室採用,其中Melos老板George Bischoff更對Grado耳機的聲音陶醉不已,特別設計了SHA-1耳機放大器來搭配。另一方面Grado積極搶佔低價市場,便宜的SR-60去年就賣了150萬美元,而他們的總營業額不過兩百萬美元左右。所有的Grado耳機中約有三分之一強銷往美國以外地區,他們的獲利也相當豐厚,達六十幾萬美元,目前與KOSS並列為美國耳機的二強。

起死回生的Grado現在終於有能力開發自己的精神標竿,也就是參考級的RS-1耳機。事實上Grado耳機的基本構造都是一樣的,我認為最抵買的是SR-60,電腦網路上的音響討論區很多學生都是SR-60的擁護者。價值價格比最高的,應該是定價4,800元的SR-125,它的聲音在國際上頗有好評。昂貴的HP-1、HP-2與定價8,300元的SR-325採用無共振的鋁合金框架,非常結實耐用,但佩帶舒適的程度卻不如其他低價位採用聚碳纖維框架的產品。

除了SR-60以外,所有Grado耳機的發聲單體都是三吋的動圈式結構,磁力很強的釹磁鐵,音圈與導線則是UHPLC超高純度無氧長結晶銅(SR-80與SR-60只用OFC音圈)。這種線是以極緩慢的速度從熔爐中抽出來,一邊拉長一邊冷卻,每個結晶原子可以長達數米。Grado並不認為超薄的振膜有益處,雖然高頻延伸與速度會更好,但卻無法承受大音壓。把磁鐵、振膜解決後,如何安裝也是學問。一些廉價耳機只是把單體黏到框架中就完工了,Grado卻在阻尼材料、絕緣耳墊、堅固的外殼與剛性的頭墊等方面下了許多功夫。一般聽來,Grado的耳機音染特別低,沒有誇張纖細的高音,沒有膨脹肥腫的低音,但傳真度很高。

新的RS-1外殼改用桃花心木以手工切割製造,這是Grado花了一年多時間,試驗了六十多種木頭後才決定的。另外振膜部分也做了一些改良,使頻寬拓展到12Hz-30Hz,是Grado耳機家族中規格最好的。但是…一個傳統動圈耳機要賣兩萬多台幣,會不會太貴了?台灣第一批進口的RS-1耳機送到雅弦錄音室後,十幾個錄音師聽完立刻中毒,每個人都買一支來過過癮。英國著名的評論員Ken Kessler曾經挑選八樣現階段「Best of the Best」的音響產品,喇叭為Wilson Grand SLAMM與Sonus Faber Guarneri Homage,CD唱盤是Krell KPS-20i,LP轉盤是Rockport,數類轉換器為Mark Levinson No.30.5,擴大機選了Audio Research Reference 600後級與Sutherland 2000系列前後級,耳機呢,當然是本文的主角-Grado RS-1。他說,RS-1的聲音就跟它的外觀一樣漂亮。

試聽這兩付耳機相當麻煩,因為我家中所使用的器材,竟然沒有一部有耳機插孔的!最後只好拿Linn Majik-1綜合擴大機來推動,和CD唱盤間以Cardas接線連接,真是太奢侈了。隨身聽CD夠不夠力驅動RS-1呢?沒有問題,RS-1的阻抗負載和SR-60一樣,效率卻反而高了2dB,所以一般的隨身聽也能推得很好。只不過RS-1的插頭為標準的1/4吋,你必須另外想辦法找轉接頭。由於沒有HP-2可以比較,我另外向雜誌社其他編輯借了SR-60與SR-125來試聽,發覺RS-1的確不是同一級的產品。他們直接沒有隱藏修飾的個性是一樣的,有延伸、清晰富解析力但不很豐富的低頻也大同小異,中低頻以上就進步很多了。

RS-1的中頻在凝聚密度高之餘,又加上了更通清的透明度,剖析細節易如反掌。CD唱盤從Quad更換成Denon當然瞬間就能分辨出來,線材從Ensemble換成Cardas指出差異也很簡單,但Decca不同時間的錄音或不同錄音師的作品也能明白表示出來,RS-1的解析力確有過人之處。Stax相形之下低頻的重量感沒有Grado這麼堅實,中頻則更透明,高頻也比較飄逸,整體而言太美了,所以實體感反倒不足。RS-1高頻進步的地方是空氣感更多,質感更加晶瑩,而紋理的縝密一點也沒變。猜想這和RS-1到30KHz的延伸有關係,聽HP-2或便宜的SR-60,總覺得高頻的純淨度與精緻程度還不太夠,現在SR-1大部分彌補過來了。

能承受大功率的特質在RS-1身上也繼續保持,當Linn擴大機音量顯示到50,耳朵已經快受不了的邊緣,RS-1仍沒有明顯的失真。大展贈送的喇叭花選集用來測動態,Chesky十週年精選用來測暫態速度與空間感,DG阿卡多「魔鬼的聲音」用來測弦樂,RS-1都以「不華美,但很真」的姿態出現。RS-1另一個優點是很好戴,即使沒有更換耳墊,很容易就忘了它的存在,夏天也不會汗溼耳際黏答答的不舒服。以RS-1整體表現來說,我認為它比HP-2還要抵買。

Audio-Technica ATH-W10VTG

相較於Grado RS-1的樸素個性,日本Audio-Technica的ATH-W10VTG無論是外觀與聲音都華麗多了。這是我們第一次寫Audio-Technica的器材,順便向大家簡介這家公司的一些資料。

Audio-Technica的創辦人松下秀雄最早在石橋公司的美術館工作,他只有高等商業學校的學歷,但鄉下人堅毅的個性與認真的態度使他受到重用。由於對音樂和音響的熱愛,所以松下建議石橋公司的上司在美術內舉辦LP唱片欣賞會,很快與一群愛樂者和音響製造者建立起關係。二次大戰後日本努力從殘破的陰影中站起來,又逢英、美的錄音工業進入黃金時期,松下先生在四十二歲那年決定自己出來創業,全新投入音響工作。一九六二年松下與山本裕章、上田晃司、千葉久郎合作,在東京都新宿區建立了Audio-Technica株式會社。很快他們發表了第一支MM唱頭AT-1,利用尿素樹脂製造唱頭殼,使得剛性與靈敏度都大幅提高,比起老式的陶瓷唱頭聲音好多了。

剛開始他們還兼做唱頭OEM,公司規模於是越來越大。六三年Audio-Technica推出第一支AT-1001唱臂,六四年發表第一支MC唱頭,六七年Audio-Technica著名的VM型唱頭問世,這是用鋁鎳鈷磁鐵按照錄音頭配置原理所開發的,後來VM型唱頭屢經改良,成為該公司的特產之一。一九七四年Audio-Technica首次發表AT-700系列的頭戴型耳機,三年後又發表電容型耳機,同時推出他們的麥克風。之後Audio-Technica就在唱頭、耳機、麥克風與其他零配件方面取得市場盟主地位,到今天他們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唱頭製造廠。由於Audio-Technica走的是大眾化路線,比較少有非常發燒的產品,所以一度被批評為「沒有特色」。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因為要適應許多人的需求,所以他們的產品不能有強烈的個性,否則不易被接受。同樣是唱頭,日本Ikeda、Supex、Stax走的就是高價少量的路線,兩者不能拿來互為比評。

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想見Audio-Technica的耳機產品也不會很貴,因此第一次見到有著美麗木殼的ATH-W10VTG,還真嚇了一跳!Audio-Technica為什麼會生產這款限量三千支的耳機並不清楚,可以確定的是台灣分配到的數量並不多,想珍藏的人手腳可得快一點。從許多方面看得出來,Audio-Technica卯足了勁要樹立Hi-End耳機的形象。例如木殼是用日本飛驒高山所產的櫻花木切削成一個薄薄的圓盆狀,技術難度比Grado高出許多。頭帶部分以兩根細鋼管配合翼狀的墊子組成,戴在頭上非常、非常輕鬆無壓迫感。耳墊部分則是柔軟的人造皮革組成,依照臉型會緊密貼合,優點是與外界隔音很好,類似機場地勤人員所用的耳塞。缺點是有點密不通風,夏天不吹冷氣很容易就滿頭大汗。

單體部分也很特別,音圈使用8N銅線繞製,是日本耳機的頭一遭。一個強力的釹鐵硼磁鐵驅動一個半球型的大型振膜,它們被安置在一個強韌的障板上。簡單的說,在這個耳機中等於有一個密閉式的喇叭音箱,音箱材質就是櫻花木殼,在木殼與單體間以防震材料阻隔起來,耳朵就正對著這個「迷你」音箱。ATH-W10VTG標示的效率比較高,實際用飛利浦隨身CD推動,音量幾乎都要開到8或9的位置,聽起來有些勉強,建議最好還是連接前級或專用的放大器,才不會辜負原來的美聲。結構整個不同,因此ATH-W10VTG與半開方式的Stax、Grado聽起來也就截然兩回事。

首先,它會帶來一種類似在山洞中聽音樂的感覺,需要幾分鐘的適應時間,然後畫面才會豁然開朗,進入另一個桃花源。外在的干擾音減少了,ATH-W10VTG提供的是背景寧靜,刻劃細膩,表情豐富的聲音。

其次,ATH-W10VTG有著平順、不誇張、質感華麗,但又談不上是中性無染聲音表現。假設Grado比較接近原音,Stax就柔和得多,而Audio-Technica在陰柔之外還加上一份日本高級音響才會有的酖美氣氛。比起老日本耳機過於強調高低頻效果,中頻不夠透明的情況,ATH-W10VTG已經算是突破格局,賦予一種歐式的詮釋方式。

你還會發現,ATH-W10VTG的細節特別多,Grado播出來的弦樂是一片的,而Audio-Technica卻能一絲絲的分開來。尤其聽古典音樂時,它很漂亮的高頻延伸與不突出的中頻,令人聯想到Ensemble喇叭。拿來欣賞爵士或熱門音樂,ATH-W10VTG在動態上有些拘謹,低頻的能量比Grado少一些,衝擊力也不是最強的。我認為它最拿手的地方,是低音量時所提供的完整音樂表現,這方面包括Stax與Grado都不是對手。

歌林代理的Diatone喇叭即將進口,兩次的音響大展中可能有不少朋友都聽過了,Diatone的聲音可以比擬為Audio-Technica的放大版。喜歡Grado那種少修飾表情直接的音響迷,大概不太習慣Audio-Technica的嬌柔纖細。喜歡Audio-Technica這種沈靜內斂,氣質優雅的聲音,恐怕也會嫌Grado有點野性。我認為這兩種耳機並沒有真正的優劣,只要你喜歡,它就是好的。純論收藏價值,Audio-Technica是限量生產型號,也是Audio-Technica有史以來最高級的耳機產品,當然更值得擁有。

有哪些耳機放大器

說來實在無奈,越來越多的音響在設計時根本已經捨棄耳機放大線路,即使用IC放大也多花不了幾十元,但我們就是找不到一個洞好用。外置式的耳機放大器當然有好處,它可以做得比較精密嚴謹,聲音可能比較好,同時也多了換線的樂趣。缺點是:它們好像都不便宜。

目前可以找到的耳機放大器不多,日本Audio Technica的AT-HA50(定價日幣34,800元)大概是其中功能最多的,有兩組輸入/輸出端子,四個耳機插孔,還可以和電子樂器一起聯用。Grado自己也生產了一款HPA-1耳機放大器,售價795美元,可以選擇電池或交流供電,目前已經停產。Melos有一款SHA-1前級/耳機放大器,我們曾經在七十二期介紹過,真空管放大,聲音非常好。美國Head Room產品最近非常走紅,從單一主機到電池供電、背包等一應俱全,售價自199美金至599美金不等。由於該公司採直銷路線,因此沒有海外代理商,有興趣的人可電洽(美國)1-800-828-8148。此外,台灣聚勝曾少量引進美國Earmax的迷你真空管耳機放大器,售價約在兩萬五千元左右。Krell、Audible Illusions與McCormack也有專為耳機開發的放大器,本地並未引進。台灣碩日倒是自己做了一台晶體/真空管混血的小擴大機,可以推電腦喇叭,也能欣賞耳機,售價在一萬元以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主题

5412

帖子

131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31
注册时间
2003-1-4
发表于 2003-6-11 23:43:04 | 显示全部楼层
耳机厂商的发展历史多了解一点还是挺有意思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2955

帖子

1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6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6-12 12: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RS1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27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03-6-12 13: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RS1是不错,但也要看口味,毕竟它是有明显染色的东西,并非人人喜欢。喜欢Dynaudio理性冷静声音的人就不一定对它感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2955

帖子

1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6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6-12 16: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白版RS1要推的好的话CD机和耳放应该怎么配啊?不能太贵又能发挥RS1大部分的水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1

帖子

5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5
注册时间
2002-12-14
发表于 2003-6-12 16:3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想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274

帖子

1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5
注册时间
2002-12-31
发表于 2003-6-12 18:5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偶把它转成简体的了:

评Grado RS-1与Audio-Technica ATH-W10VTG--转贴
试听参考器材:
Quad 77 CD唱盘、Denon DCD-S1 CD唱盘,Linn Majik-1综合扩大机、Cardas Golden Cross讯号线与电源线。Stax Lamda Signature/SRM-T1s耳机。
Grado RS-1声音特色:
低频结实凝聚、中音率直传真,高频平顺,具有专业设备耐用与平衡特性。

◎音响二十要表现:★★★★★。制造品质:★★★★。价值价格比:★★★★。

Audio-Technica ATH-W10VTG声音特色:
佩戴舒适,隔音良好,音质细致华丽,线条清晰柔美,有欧式的风味。

◎音响二十要表现:★★★★。制造品质:★★★★★。价值价格比:★★★★。

Grado RS-1规格:
动圈式设计、半开放式结构,频率响应12Hz-30KHz,灵敏度96dB,平均阻抗32奥姆,左右配对误差0.05dB。售价:23,000元。代理商:聚胜。

Audio-Technica ATH-W10VTG规格:
密闭式动圈设计,灵敏度100dB,频率响应5Hz-30KHz,最大承受功率2000mW,阻抗48奥姆,重量370克。售价:14,000元。代理商:十全。

图片1 2


喇叭用原木制造音箱不稀奇,意大利将近十个牌子的喇叭都有这种产品。耳机用木头做壳的,似乎就很少见了。我所知道的只有SONY的MDR-R10,每组售价三十六万日币,只接受预约生产。这款耳机的振膜使用生物分子材质,外罩则是树龄两百多年的高山木材制成,声音究竟如何大概没几个人听过。说来真巧,美国Grado与日本Audio-Technica同时推出售价比较合理的木壳耳机,这两家公司都是以制造唱头起家,也都有一段精彩的发展史。在美、日贸易战的大伞下,我们来看看另一种不一样的竞争。
Grado RS-1

首先我要为七十三期介绍的Grado HP-2耳机进行一些补充,当时以为Grado公司仍是由老Joseph Grado领军,一系列Grado耳机也是他开发的。后来才知道老Grado早就不管事了,他大部分的时间都在钻研歌剧,制造小提琴,以他过去精密钟表匠的技术把玩汽车。Grado公司已经卖给他的侄子John Grado,John也是目前公司的总裁,他带领这家四十几年的老企业再创辉煌的第二春。

老Grado是在一九五四年左右创业的,公司位于纽约布鲁克林附近一栋两层楼的老建筑。Joseph Grado在餐桌上亲自绕制他著名的动铁式(MI)唱头,楼下就当作仓库,请了一些家庭主妇兼差包装,他和家人就窝居在楼上。Grado正逢模拟唱片蓬勃发展的年代,因此生意越做越大,他的侄子John才十二岁就被抓来当童工帮忙,后来John上大学研究商业管理,奠下日后成功的基础。CD问世后,Grado公司的经营出现问题,唱头生意一落千丈,八○年代末John以五万美元向叔叔买下这家公司时,里面居然只剩下三位兼职的员工与一位全时间的工程师-John Chaipis。老Grado当时快七十岁了,根本无心事业,他原来想直接结束营业。

John Grado接手后,与工程师John Chaipis花了六个月时间研究新产品,他们决定借助同样快七十岁的John Chaipis在机械方面的长才,重新设计耳机。Chaipis自己拥有一间机械厂,他把制造唱头所需的精密技术移植到耳机上,短时间就获得很好的成绩。九一年Grado首先推出三款价位在150-275美金的耳机,掀起市场上的一阵轰动。之后他们一方面开发高单价的专业机种,HP-1与HP-2获得dmp、Delos、Masterdisk等知名录音室采用,其中Melos老板George Bischoff更对Grado耳机的声音陶醉不已,特别设计了SHA-1耳机放大器来搭配。另一方面Grado积极抢占低价市场,便宜的SR-60去年就卖了150万美元,而他们的总营业额不过两百万美元左右。所有的Grado耳机中约有三分之一强销往美国以外地区,他们的获利也相当丰厚,达六十几万美元,目前与KOSS并列为美国耳机的二强。

起死回生的Grado现在终于有能力开发自己的精神标竿,也就是参考级的RS-1耳机。事实上Grado耳机的基本构造都是一样的,我认为最抵买的是SR-60,计算机网络上的音响讨论区很多学生都是SR-60的拥护者。价值价格比最高的,应该是定价4,800元的SR-125,它的声音在国际上颇有好评。昂贵的HP-1、HP-2与定价8,300元的SR-325采用无共振的铝合金框架,非常结实耐用,但佩带舒适的程度却不如其它低价位采用聚碳纤维框架的产品。

除了SR-60以外,所有Grado耳机的发声单体都是三吋的动圈式结构,磁力很强的钕磁铁,音圈与导线则是UHPLC超高纯度无氧长结晶铜(SR-80与SR-60只用OFC音圈)。这种线是以极缓慢的速度从熔炉中抽出来,一边拉长一边冷却,每个结晶原子可以长达数米。Grado并不认为超薄的振膜有益处,虽然高频延伸与速度会更好,但却无法承受大音压。把磁铁、振膜解决后,如何安装也是学问。一些廉价耳机只是把单体黏到框架中就完工了,Grado却在阻尼材料、绝缘耳垫、坚固的外壳与刚性的头垫等方面下了许多功夫。一般听来,Grado的耳机音染特别低,没有夸张纤细的高音,没有膨胀肥肿的低音,但传真度很高。

新的RS-1外壳改用桃花心木以手工切割制造,这是Grado花了一年多时间,试验了六十多种木头后才决定的。另外振膜部分也做了一些改良,使频宽拓展到12Hz-30Hz,是Grado耳机家族中规格最好的。但是…一个传统动圈耳机要卖两万多台币,会不会太贵了?台湾第一批进口的RS-1耳机送到雅弦录音室后,十几个录音师听完立刻中毒,每个人都买一支来过过瘾。英国著名的评论员Ken Kessler曾经挑选八样现阶段「Best of the Best」的音响产品,喇叭为Wilson Grand SLAMM与Sonus Faber Guarneri Homage,CD唱盘是Krell KPS-20i,LP转盘是Rockport,数类转换器为Mark Levinson No.30.5,扩大机选了Audio Research Reference 600后级与Sutherland 2000系列前后级,耳机呢,当然是本文的主角-Grado RS-1。他说,RS-1的声音就跟它的外观一样漂亮。

试听这两付耳机相当麻烦,因为我家中所使用的器材,竟然没有一部有耳机插孔的!最后只好拿Linn Majik-1综合扩大机来推动,和CD唱盘间以Cardas接线连接,真是太奢侈了。随身听CD够不够力驱动RS-1呢?没有问题,RS-1的阻抗负载和SR-60一样,效率却反而高了2dB,所以一般的随身听也能推得很好。只不过RS-1的插头为标准的1/4吋,你必须另外想办法找转接头。由于没有HP-2可以比较,我另外向杂志社其它编辑借了SR-60与SR-125来试听,发觉RS-1的确不是同一级的产品。他们直接没有隐藏修饰的个性是一样的,有延伸、清晰富解析力但不很丰富的低频也大同小异,中低频以上就进步很多了。

RS-1的中频在凝聚密度高之余,又加上了更通清的透明度,剖析细节易如反掌。CD唱盘从Quad更换成Denon当然瞬间就能分辨出来,线材从Ensemble换成Cardas指出差异也很简单,但Decca不同时间的录音或不同录音师的作品也能明白表示出来,RS-1的解析力确有过人之处。Stax相形之下低频的重量感没有Grado这么坚实,中频则更透明,高频也比较飘逸,整体而言太美了,所以实体感反倒不足。RS-1高频进步的地方是空气感更多,质感更加晶莹,而纹理的缜密一点也没变。猜想这和RS-1到30KHz的延伸有关系,听HP-2或便宜的SR-60,总觉得高频的纯净度与精致程度还不太够,现在SR-1大部分弥补过来了。

能承受大功率的特质在RS-1身上也继续保持,当Linn扩大机音量显示到50,耳朵已经快受不了的边缘,RS-1仍没有明显的失真。大展赠送的喇叭花选集用来测动态,Chesky十周年精选用来测瞬时速度与空间感,DG阿卡多「魔鬼的声音」用来测弦乐,RS-1都以「不华美,但很真」的姿态出现。RS-1另一个优点是很好戴,即使没有更换耳垫,很容易就忘了它的存在,夏天也不会汗湿耳际黏答答的不舒服。以RS-1整体表现来说,我认为它比HP-2还要抵买。

Audio-Technica ATH-W10VTG

相较于Grado RS-1的朴素个性,日本Audio-Technica的ATH-W10VTG无论是外观与声音都华丽多了。这是我们第一次写Audio-Technica的器材,顺便向大家简介这家公司的一些资料。

Audio-Technica的创办人松下秀雄最早在石桥公司的美术馆工作,他只有高等商业学校的学历,但乡下人坚毅的个性与认真的态度使他受到重用。由于对音乐和音响的热爱,所以松下建议石桥公司的上司在美术内举办LP唱片欣赏会,很快与一群爱乐者和音响制造者建立起关系。二次大战后日本努力从残破的阴影中站起来,又逢英、美的录音工业进入黄金时期,松下先生在四十二岁那年决定自己出来创业,全新投入音响工作。一九六二年松下与山本裕章、上田晃司、千叶久郎合作,在东京都新宿区建立了Audio-Technica株式会社。很快他们发表了第一支MM唱头AT-1,利用尿素树脂制造唱头壳,使得刚性与灵敏度都大幅提高,比起老式的陶瓷唱头声音好多了。

刚开始他们还兼做唱头OEM,公司规模于是越来越大。六三年Audio-Technica推出第一支AT-1001唱臂,六四年发表第一支MC唱头,六七年Audio-Technica著名的VM型唱头问世,这是用铝镍钴磁铁按照录音头配置原理所开发的,后来VM型唱头屡经改良,成为该公司的特产之一。一九七四年Audio-Technica首次发表AT-700系列的头戴型耳机,三年后又发表电容型耳机,同时推出他们的麦克风。之后Audio-Technica就在唱头、耳机、麦克风与其它零配件方面取得市场盟主地位,到今天他们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唱头制造厂。由于Audio-Technica走的是大众化路线,比较少有非常发烧的产品,所以一度被批评为「没有特色」。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因为要适应许多人的需求,所以他们的产品不能有强烈的个性,否则不易被接受。同样是唱头,日本Ikeda、Supex、Stax走的就是高价少量的路线,两者不能拿来互为比评。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想见Audio-Technica的耳机产品也不会很贵,因此第一次见到有着美丽木壳的ATH-W10VTG,还真吓了一跳!Audio-Technica为什么会生产这款限量三千支的耳机并不清楚,可以确定的是台湾分配到的数量并不多,想珍藏的人手脚可得快一点。从许多方面看得出来,Audio-Technica卯足了劲要树立Hi-End耳机的形象。例如木壳是用日本飞驒高山所产的樱花木切削成一个薄薄的圆盆状,技术难度比Grado高出许多。头带部分以两根细钢管配合翼状的垫子组成,戴在头上非常、非常轻松无压迫感。耳垫部分则是柔软的人造皮革组成,依照脸型会紧密贴合,优点是与外界隔音很好,类似机场地勤人员所用的耳塞。缺点是有点密不通风,夏天不吹冷气很容易就满头大汗。

单体部分也很特别,音圈使用8N铜线绕制,是日本耳机的头一遭。一个强力的钕铁硼磁铁驱动一个半球型的大型振膜,它们被安置在一个强韧的障板上。简单的说,在这个耳机中等于有一个密闭式的喇叭音箱,音箱材质就是樱花木壳,在木壳与单体间以防震材料阻隔起来,耳朵就正对着这个「迷你」音箱。ATH-W10VTG标示的效率比较高,实际用飞利浦随身CD推动,音量几乎都要开到8或9的位置,听起来有些勉强,建议最好还是连接前级或专用的放大器,才不会辜负原来的美声。结构整个不同,因此ATH-W10VTG与半开方式的Stax、Grado听起来也就截然两回事。

首先,它会带来一种类似在山洞中听音乐的感觉,需要几分钟的适应时间,然后画面才会豁然开朗,进入另一个桃花源。外在的干扰音减少了,ATH-W10VTG提供的是背景宁静,刻划细腻,表情丰富的声音。

其次,ATH-W10VTG有着平顺、不夸张、质感华丽,但又谈不上是中性无染声音表现。假设Grado比较接近原音,Stax就柔和得多,而Audio-Technica在阴柔之外还加上一份日本高级音响才会有的酖美气氛。比起老日本耳机过于强?#123;高低频效果,中频不够透明的情况,ATH-W10VTG已经算是突破格局,赋予一种欧式的诠释方式。

你还会发现,ATH-W10VTG的细节特别多,Grado播出来的弦乐是一片的,而Audio-Technica却能一丝丝的分开来。尤其听古典音乐时,它很漂亮的高频延伸与不突出的中频,令人联想到Ensemble喇叭。拿来欣赏爵士或热门音乐,ATH-W10VTG在动态上有些拘谨,低频的能量比Grado少一些,冲击力也不是最强的。我认为它最拿手的地方,是低音量时所提供的完整音乐表现,这方面包括Stax与Grado都不是对手。

歌林代理的Diatone喇叭即将进口,两次的音响大展中可能有不少朋友都听过了,Diatone的声音可以比拟为Audio-Technica的放大版。喜欢Grado那种少修饰表情直接的音响迷,大概不太习惯Audio-Technica的娇柔纤细。喜欢Audio-Technica这种沈静内敛,气质优雅的声音,恐怕也会嫌Grado有点野性。我认为这两种耳机并没有真正的优劣,只要你喜欢,它就是好的。纯论收藏价值,Audio-Technica是限量生产型号,也是Audio-Technica有史以来最高级的耳机产品,当然更值得拥有。

有哪些耳机放大器

说来实在无奈,越来越多的音响在设计时根本已经舍弃耳机放大线路,即使用IC放大也多花不了几十元,但我们就是找不到一个洞好用。外置式的耳机放大器当然有好处,它可以做得比较精密严谨,声音可能比较好,同时也多了换线的乐趣。缺点是:它们好像都不便宜。

目前可以找到的耳机放大器不多,日本Audio Technica的AT-HA50(定价日币34,800元)大概是其中功能最多的,有两组输入/输出端子,四个耳机插孔,还可以和电子乐器一起联用。Grado自己也生产了一款HPA-1耳机放大器,售价795美元,可以选择电池或交流供电,目前已经停产。Melos有一款SHA-1前级/耳机放大器,我们曾经在七十二期介绍过,真空管放大,声音非常好。美国Head Room产品最近非常走红,从单一主机到电池供电、背包等一应俱全,售价自199美金至599美金不等。由于该公司采直销路线,因此没有海外代理商,有兴趣的人可电洽(美国)1-800-828-8148。此外,台湾聚胜曾少量引进美国Earmax的迷你真空管耳机放大器,售价约在两万五千元左右。Krell、Audible Illusions与McCormack也有专为耳机开发的放大器,本地并未引进。台湾硕日倒是自己做了一台晶体/真空管混血的小扩大机,可以推计算机喇叭,也能欣赏耳机,售价在一万元以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QQ|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2-6 15:43 , Processed in 0.068195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