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30|回复: 5

《谁杀了古典音乐》的书评(转载)

[复制链接]

60

主题

570

帖子

3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0
注册时间
2002-10-13
发表于 2003-9-2 12:4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谁杀了古典音乐》的书评(转载)


> 九○年代,台湾古典乐坛终于走出士绅、校园的小圈圈,在社会风行了一阵子。政府、
> 企业、媒体、唱片业合力造势下,屡屡出现数万人在广场争睹古典巨星丰采的场景,台
> 北街头也常见马友友、阿格丽希等巨星身影和豪华名车广告一同出现。正当台湾兴致勃
> 勃地学习国际音乐时尚时,却传来古典音乐被谋杀的消息。
> ■推手变杀手
> 这则惊世骇俗的宣告出自「谁谋杀了古典音乐」一书,作者是英国知名乐评人诺曼.勒
> 布莱希特(Norman Lebrecht)。而他所举发的凶手,正是这些创造荣景假象的企业、
> 古典明星、唱片界和经纪人。
> 音乐推手怎幺会变成杀手?作者综观二、三百年古典音乐来龙去脉,深入了解古典音乐
> 世界每个隐密角落。他掌握丰富的资料,钜细靡遗地观察分析,最后将前因后果交待得
> 一清二楚。看过本书,您将惊叹世上不会有第二人具有他这种超能力。
> ■乐评界的奇葩
> 勒布莱希特是当今乐评界的奇葩,英国「每日电讯报」(The Daily Telegram)和「星
> 期时报」(Sunday Times)专栏作家,具有超强的活动力、记忆力、英国人特有的机灵
> 与几近刻薄的幽默。他对台前幕后无所不知,追踪消息颇有小报传媒「狗仔队」的奋战
> 精神。文笔隽永生动,化陈腐为神奇。时如李敖文风,用字荤素不拘,不避旁门左道,
> 资料旁征博引,得理处不饶人。他的其它著作如「大师的迷思」(The Maestro
>  Myth)、「柯芬园秘辛」(Covent Garden The Untold Story)...都是幕后揭密的另
> 类音乐书籍。
> 本书堪称作者竭多年阅历而成的心血之作,全书超过三十五万字。内容涵盖人物、表
> 演、经纪、唱片、版权、企业、政府,每个章节都份量惊人,等于一口气买了几本大书
> ...姑不论作者个人臧否,光大量历史纪录,就有难以估量的参考价值。笔者曾任报社
> 记者和杂志编辑,深知信息取得的难度,看他这种密探般无孔不入的灵通耳目,仍不禁
> 脱帽致敬。
> ■谁杀了古典音乐?
> 那幺究竟谁杀了古典音乐呢?原书英国版标题是「音乐末日」(When the Music
>  Stops),比较贴近作者「音乐界腐败,造成音乐衰亡」的本意。美国版书名改为「谁
> 杀了古典音乐」,未免有洒狗血之嫌(这种市场导向手法,不也是作者挞伐的吗?),
> 造成外力压迫的误导印象。
> 作者的中心论调,认为音乐经纪人缺德、唱片业唯利是图,音乐家名利熏心,联手把古
> 典音乐搞成金钱游戏。不但扭曲过去纯朴真诚的欣赏环境、破坏音乐自给自足的健康生
> 态,也因音乐品质沦丧而流失人口。为了证明其观点,勒布莱希特不厌其详地举事实为
> 证。第一章「性、谎言、激光视盘」描述古典音乐萧条惨状,第二章则加深哀鸿遍野的
> 印象。第三到第六章是一部从欧洲到美国的音乐舞台风云史。第七到第十三章则分门别
> 类细表各领域音乐工作者的劣行恶迹。值得注意的,第十四章长篇叙述日本新力集团介
> 入音乐事业的经过,这是古典音乐史中唯一的强大外力。
> 最后一章中,勒布莱希特如致祭般哀悼曾风光一时的音乐工作者,他说「过去的期待与
> 兴奋如今安在?...答案是消失在同质化、流行化的潮流中,为迎合大众口味而沦为庸
> 俗化的古典可乐。」文末他短短地写出一些光明面,褒扬少数独立唱片厂和音乐活动,
> 并宣称「在一切迹象均指向古典音乐毁灭时,只有追循万宝路音乐节、米开利(芬兰小
> 镇音乐节)、和海培瑞恩(Hyperion,英国独立唱片)等有心人士一步步踏出的朴实脚
> 印,我们才有机会见到世纪末音乐之路的尽头,隐隐透出一线曙光。」
> ■五重个性
>   除了题材特别,勒布莱希特撰写体裁也独树一格,兼具以下个性:
> 一、「教父 」
> 很难想象一本古典音乐的书可以写得这幺麻辣,一如电影「教父」。每个角色都勾心斗
> 角,无人不虚伪。在绝大多数爱乐者心目中,古典音乐如同故宫里的翠玉白菜、罗浮宫
> 里微笑的蒙娜丽莎,是无瑕的存在,不该与任何权谋、丑闻扯上关系。但这本书则满载
> 最劲爆的乐坛黑幕,把熟悉的音乐名词,与金钱、权力、政治和性丑闻贯串一气。
> 在这部举目惊悚的社会写实电影中,角色绝非暗处的黑道大哥,而是舞台上的熠熠红
> 星。福特万格勒、卡拉扬、海费兹、霍洛维兹、伯恩斯坦、小泽征尔、史坦、马友友
> ...全都粉墨登场、无一「幸免」。看这些大明星如何为分一杯羹彼此勾心斗角;为图
> 晋身如何奴颜承欢,让人慨叹世上没有挖不出丑闻的艺人。勒布莱希特斗胆直言,不怕
> 法院传票,相信其中必有足够份量足以支持。
> 当然,也有些要角是过去乐迷不熟悉的经纪巨人,如Wilford, Judson...等。读者将恍
> 然大悟,叱咤风云的诸多大师,不过是经纪人幕后操控的傀儡。一派潇洒,不过是按幕
> 后教父的剧本演戏。请看Wilford的狂言:「阿巴多是纽约爱乐的助理指挥;那时没人
> 知道他。我遇见慕提时,他只是佛罗伦斯的一个年轻人。小泽征尔曾是为想得到签证到
> 纽约来的小男孩。普烈文是个爵士钢琴手,一生只指挥过一场音乐会,是我告诉他应该
> 成为一个指挥家...」对古典乐界愈熟悉的读者,愈能体会个中真味。「教父」是一部
> 演不完的电影,仇杀后复有仇杀。读本书感觉相同,斗争波涛起伏却不断旧戏重演,且
> 日趋惨烈。
> 二、水浒传
> 勒布莱希特文章的架构松散中见条理,既连贯又即兴,一如「水浒传」。一帮匪徒,本
> 都有忠肝义胆,之所以犯下不堪回首的恶行,全是情非得已、逼上梁山。也许故事支线
> 太多,勒布莱希特也乐得信手捻来,滔滔不绝。宋江遇上吴用,鲁智深撞到武松,全书
> 由许多各自独立、却又盘根错结的段落组成。其中有个人传记、公司况革和稗官野史。
> 乐界各山头轰轰烈烈聚义,时而结盟、时而厮杀,最后却悬在半空收场。
> 三、世说新语
> 名流也有短路脱线之时,勒布莱希特有捕捉爆笑历史片断的长才。灵活的曲笔,特别能
> 让笑话发挥呛人特效。例如记录杜鲁门总统写给华盛顿邮报乐评休姆(Paul Hume)的信
> :「这位全球最强国家的元首这样写着:『休姆先生,我刚刚看完你对玛格丽特(杜鲁
> 门之女)演唱会的评论...我希望有一天会跟你见面,到时候只怕你需要一个新的鼻
> 子,一大堆用来敷黑眼圈的生牛排,也许头部以下还会用到支架!杜鲁门笔。』」
> 又如他生动记载卡拉扬生前最后晚餐的情形,当时他与新力总裁小聚,卡拉扬豪爽的交
> 待仆人「今天即使是中国皇帝也不能来扫我们的兴。」辞退他的私人医生,在酒酣耳热
> 之际,心脏病发辞世。
> 四、金瓶梅
> 虽然「金瓶梅」作者自称用意是藉风月之事匡正世风,然而描写起风月,也老实不客气
> 露骨到底。勒布莱希特也有这等狂气,如此描写某纽约知名指挥「有一天晚上,一个女
> 孩走过正坐在躺椅上的『杰克』﹝假名﹞身边。杰克把女孩叫过来,一言不发,就慢慢
> 地伸手把她的内裤脱掉,向上抚摸她的大腿至胯部。...他就是拥有这样的权力。...另
> 一个晚上,这名指挥家命令写信给我的年轻人脱光衣服,一起自慰。这个男孩当时才十
> 七岁,还是个处男...二十年后他仍为此事感到痛苦...」
> 被曝光的人很多,包括一直很受尊敬的「唱片制作人之父」华尔特.李格。勒布莱希特
> 这幺描写:「五短身材,烟不离手,...李格在公司一点也不得人缘。办公室里,他永
> 远都在调戏秘书小姐,他的属下有一次发现他『裤子拉链大开地站在秘书身旁』。」
> 五、战争与和平
> 借着长篇故事、错综复杂的人物,托尔斯泰表面上写一部历史小说,骨子里抒发他对历
> 史事件的省思以及其人道主义思想;这就是《战争与和平》。所有出现在勒布莱希特书
> 中的人物,同样也默默担负一个任务,反映勒布莱希特重古薄今、泛道德主义的观念。
> 勒布莱希特显然轻鄙资本社会的虚伪,却也不认同社会主义的缺乏自由。他希望藉批驳
> 眼前的人与事,烘托心中纯真的音乐乐土。遗憾的是,他太忙着表达自己的不以为然,
> 却无力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替代方案。尤其把古典音乐没落原因上纲到人性沉沦时,就
> 再也无法从实务面去寻求解决之道。个人认为这种归结问题的态度,是欠负责任和建设
> 意义的,到头来只为自己赢来「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清高身段而已。
> ■远见与谬见
> 如同媒体文阀一般,这种文风易造成「信息强权」的霸气,结果常是掌握信息的人说了
> 算。作家一枝笔,就算不虚构造假,借着刻意选题和用语,同样可以塑造偏颇的言论效
> 果(好比「得到长期补助」和「搞来一张长期饭票」文意相同,观感却差很多)。勒布
> 莱希特的言论如此笃定,主见未坚的读者很可能被灌输一个群兽相食的丛林印象。在此
> 我想提醒读者,资料是一回事,思考理路是另一回事;勒布莱希特的书再有价值,其欠
> 严谨的推论终有危险的一面。如果尽信其言,施救不当,古典音乐恐怕要加速一命呜
> 呼。在此提出笔者正反两回的看法,供有心读者参考。
> ■精辟的表象分析
> 就同意的部份而言,笔者完全认同作者对事物表象因果的观察与分析,例如某公司是由
> 何人决策,其个性及偏好如何?因何而促成某事?造成何种效应?这些都得依具体实证
> 来探讨,也因此他的论断比一般人来得铿锵有力。例如他指出「卡拉扬破坏音乐界原本
> 的经济生态平衡。艺术家的报酬不再得自他具有的票房实力,而是被势力超强的指挥家
> 所决定。...卡拉扬手下的女高音里琪雅蕾丽(Katia Ricciarelli),一个晚上可以赚到
> 卡拉丝六个月才能赚到的酬金。...卡拉扬去世前,流风所及已使德国一个平庸之才,
> 指挥音乐会都动辄索价一万马克,使管弦乐团几乎为之窒息。」这样的批判,圈外人哪
> 里举得出来?
> 又如这段话:「在二十世纪尾声的时刻,无可避免地音乐总监时代显然已到尽头。洲际
> 间便利的旅行、大师的贪欲、全球一对一人际关系的衰退,都造成主要乐团的首席指挥
> 一年待在乐团的时间少于四个月。...音乐总监鲜少待在他的职务上或坐镇主持。他的
> 领导只是偶尔出现,他间些的介入只让人觉得断断续续,一点也不具启发性。他因为让
> 自己显赫的名字出现在公司的抬头上,就可以收到大笔的薪水。然而许多职员却不知道
> 他到底是来干嘛的。」像这样的警语,可说如刀似剑地砍进人们的心里,如能被相关人
> 员参酌,可以避走一些冤枉路,这真是本书的一大功德。
> ■值得商榷的四大疑点
> 不同意的部份,则有以下几点。
> 一、私德和艺术没有必然关系
> 某方面来看,勒布莱希特像是道德家化身,开宗明义第一章就认为音乐界是被「性、谎
> 言、商业」所摧毁。其实这是个扭曲的见解,难道在作者推崇的贝多芬、华格纳时期,
> 就没有这些世俗人性吗?勒布莱希特批判的卑劣人性(大部份依作者自己标准),绝非
> 近年音乐界的特产,而是数千年来与人类社会如影随形的「通性」,拿这种通性来解释
> 二十世纪音乐衰亡是说不通的。细数历来音乐人士,风流成性、自私自利、偏执自我、
> 特立独行...之辈大有人在,怎不见音乐败亡?
> 又如作者把某支持俄国侵入车臣者当成罪大恶极,这已超出应有的本分;乐评家绝不能
> 把自己膨胀成上帝。如果乐评家可以判定车臣问题的对错,那幺他也该有本事解决北爱
> 尔兰独立问题、两韩问题、西藏问题、入侵伊拉克问题、美国与****问题...。个人觉
> 得由音乐家政治立场或其它私行,判断他是天使还是妖魔,和帽子横行的恐怖时期何异
> ?
> 二、时代变迁,非因人性
> 二十世纪资本主义大获全胜,这是不得不接受的事实。资本社会有其结构和运行模式,
> 以商业行为创造利润,是基本的游戏规则。音乐界是这个大社会的小枝节,自不可能自
> 外于大系统。许多事件的产生是社会大环境的自然规律,例如企业为形象而赞助艺术活
> 动,不是出自某些人的险恶居心。如果这也被视为罪恶,但幺全世界的人都已活在地
> 狱。
> 作者忠实描述了在唱片市场和表演经纪人炒作之下,表演者的价码如何被不合理的拉
> 抬,造成生态扭曲。但别忘了若没有唱片事业无远弗届的传播力,古典音乐在二十世纪
> 初早就该亡了,没有乐团和明星可以活到现代。换句话说,音乐事业已尽力延长扩大了
> 古典音乐的寿命,直到连他们也无能为力。作者单以修道院的夸大道德标准来衡量音乐
> 界,自然会得到一个夸大的罪恶结论。如果他真的对这种社会结构不满,他应该去搞社
> 会改革,而不是苛责音乐界。
> 三、古典音乐是时代产物
> 从宗教观点,教主诞生是永恒而唯一的事件,往后人们只能在纪元上逐年加一,不能期
> 待每年冒出一位新救世主。如果贝多芬是音乐的唯一救主,那幺作者的忧虑是可以成立
> 的,他警告说:「古典音乐陷于危机之中...目前它在中产阶级生活里所占有的比重,
> 是贝多芬逝世以来最小的...」然而音乐不过是历史长河中不断新生的东西,任何艺术
> 都有其产生的时空背景,我不明白贝多芬在现代生活的浓度减低,算是什幺危机?如果
> 任何有价值的文学、艺术,都必需自古到今保持一样的浓度,那幺现代人该忧虑的事儿
> 可太多了。
> 读者不妨自问,我们(尤其是东方人)有没有必要把生活中西方歌剧、交响曲的比重,
> 维持在贝多芬去世当天的程度?这种为遗迹而活的人生有何意义?如果答案是否定的,
> 那幺这本书罗列的诸多疑虑,岂不是多此一举?
> 四、死亡的是古典音乐事业,不是古典音乐
> 最后,作者最根本的谬误,是误把「古典音乐事业」的灭亡,等同于「古典音乐」的灭
> 亡。企业发展本是优胜劣败的斗争,但文化则是永恒的,未必因事业荣景不再而灭绝。
> 好比「中国诗词」、「英国戏剧」、「希腊哲学」...早非营利品,但谁能否认这些东
> 西永远有深厚影响力呢?自由社会让市场决定事业的存废,唱片是时尚、舞台表演也是
> 时尚,其命脉随社会结构而变,它们的存灭一丁点都不会动摇音乐的本质。当唱片市场
> 有朝一日被宽频网络完全取代的时候,古典音乐亡了吗?不会,它将以新姿态永世流
> 传。
> 另一方面,三百年音乐传统已深植欧洲音乐底蕴,化为多采多姿的新貌。从巴赫以降,
> 每个音乐家都极力探索新天地,为什幺到这一代反而瞻前顾后,只害怕盛景不再呢?古
> 典音乐已经万岁不朽,古典事业该任它自然生灭。时代巨轮永不休止,有生即有灭,一
> 如成住坏空四相、无始无终,感时伤怀不过是对自我缺乏信心罢了。与其担心挽不回西
> 落的夕阳,何不抬头挺胸迎朝阳而起呢?
> ■新保守主义
> 勒布莱希特最后歌颂Hyperion、Chandos等独立厂牌,并宣称从他们身上看到古典音乐
> 的新曙光。然而寄望这些蚂蚁厂牌负起挽救古典音乐命脉的重责大任,是否太浪漫了?
> 突然冒出这段温馨结语,就像讲遍黑街帮派火并故事的老江湖,突然从童子军的路不拾
> 遗看到社会光明前景一样。若不是突然犯了天真病,就是勉强自圆其说。
> 作者语多活泼,似是时代尖端的先知,实则是保守主义的代言人。在他眼中,古典音乐
> 是神圣经典,不容许被淘汰。从事古典音乐的人,则应像神职人员一样高洁,全心奉献
> 不得踰矩。有心读者可能会从中印证「以为天要塌了,其实是自己站歪了」的名言。
>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既珍贵又复杂的书。混杂许多精准、第一手的观察,和许多值得商
> 榷的推论。奉劝读友不要以偷窥隐私的心情,专挑辛辣地方过瘾,也不必以一颗纯洁的
> 心,全盘接受作者过度直观的道德情怀。古典音乐在台湾,渊源不比欧美和日本,正在
> 接触观摩的阶段。与其盲目跟随模仿,不如透过这本书对现实面多几分了解,刺激出一
> 些思考,不要太浪漫和一厢情愿。就这个功能而言,这本书绝对值得所有音乐工作者和
> 爱好者读上一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

主题

3052

帖子

128

积分

荣誉会员

俱乐部理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8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9-2 16: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书台湾人译的,跟黑帮小说似的,挺吸引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主题

455

帖子

258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58
注册时间
2003-8-16
发表于 2003-9-2 16: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谁杀了古典音乐》颇可一读,不过觉得不适合对古典音乐缺乏了解的读者,主要是因为太偏激,有些地方过了头,比如他的道德主义和过分的怀旧情怀。读书是为了长见识,广异闻,如果被他牵着鼻子走,丧失了自己的判断力,那就真应了孟子所云“尽信书不如无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1541

帖子

135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35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9-3 20: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书写的颇具传奇色彩,连这篇书评似乎都带了点传奇味道(“五重个性”部分)。《富特文格勒的指挥艺术》一书亦假梅纽因之口“透露”了些须当年美国音乐家抵制富特以及其他一些欧洲音乐家的“内幕”。不过批归批,听乐归听乐,各大家的艺术才能是无法抹杀的,过分强调“内幕”反而有炒作之嫌。Viking兄说的好,不能丧失自己的判断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4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03-7-22
发表于 2003-9-5 15:2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兴趣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主题

525

帖子

1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7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9-9 20:4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到处是这篇文章,我前些日子在麻子那里看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QQ|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12-21 18:39 , Processed in 0.067182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