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3-25 09:2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onthuang 于 2015-3-25 09:59 编辑
Bighunter 发表于 2015-3-25 07:52
手里有副t1,收了快一年了,为他买过三四个放,最后只能用来看电影了。
就算动圈旗舰火力全开真的很猛, ...
對,實際上難搭配是動圈耳機最大的劣勢,這樣的發展有其因果
以麥克風而言,靜電最昂貴,聲音也最乾淨通透,再來才是動圈與鋁帶
換到耳機上,也可以說70年代以後的耳機發展,是動圈以成本優勢包圍靜電,再慢慢從技術上追趕
為了追趕上靜電的通透度,專業麥克風製造商出身的歐陸三廠,無一例外的選擇了低效率,細音圈,軟振膜的型式
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追趕上靜電,
論實際的運動質量,誇得滿天飛的生物振膜與奈米振膜,都還比這些不起眼的軟振膜"重"上一截
原本歐陸廠商還會有所保留,用阻尼材料之類的作起碼的處理,但是看到現在市面上那麼多"耳擴"
他們也腦袋一熱,想說反正做出來也不怕沒有得"推",紛紛大膽的拿掉了 可以抑制失控,卻也讓聲音混濁的阻尼/吸音材料
這裡 "推" 的意思,其實是類似全音域單體,追求恰到好處,不過分的"控制力"
不求大,不求猛,但求穩,求快,求靈活
下場如何大家都很清楚,華文圈還好,老外把HD800內內外外貼滿難看的聲學材料的mod多的是....
至於平板,我個人認為平板是過渡性質濃厚的產物,也因為生產規模與成本,導致定價有一定的溢價成分
也導致了產品線的更新相當頻繁
值得注意的反倒是 由平板耳機起頭的,新美國聲這個流派的出現
AudioQuest的新動圈耳機就很有意思,它實際上不是前述歐陸廠商那種輕量化的"麥克風思維"
而是重視振膜剛性與活塞運動線性的"小喇叭"思維,甚至比Grado與日系廠商走的更遠更極端
這類耳機可能和市面上大部分耳擴的親和性就比較好了
所以他能夠誇口說"失真"壓得比平板耳機還低,其來有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