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上周于牛津专卖高档音响的SEVENOAKS店中购得音乐传真X-CAN V3 胆放一台,250镑,约合RMB3200多一点 --- 有人说国内要5000大元,不知是否属实(美国价格为$395,也约合RMB3200多)?
与Marantz CD52MKII(于牛津一二手店以44镑购得,个人觉得超值,不知有无朋友对此旧款熟悉?),KOSS A-250 和Precious Metals Cable GAMMA信号线搭配。
先说说购买Marantz CD52MKII的过程中感受到的与国内相当一部分电器店的不同吧。我一直有逛二手电器店的爱好,这天发现在一台8成新的Marantz CD5000(89镑)旁边新摆了一台5成新的CD52MKII,标价为44镑。根据常识,Marantz CD机中的MKII一向声音有保证,但两者的价格相差了1倍,且CD52MKII这个型号从未听说过,所以很是为难,拿不定主意,于是问店员此两款机器有何区别。店员说价格的差异在于外观的新旧程度不同,如果就声音来说“CD52MKII can absolutely beat the 5000 off its pant” CD52MKII绝对能将5000打得底裤都掉。他说他强烈推荐CD52MKII。
于是就将Marantz CD52MKII抱回了宿舍。在与2周前买的全新的Marantz CD5400(120镑)全面对比了一周后(均用两款CD机的耳机插孔接KOSS A-250 ),决定将CD5400退回。先别惊奇,在英国消费者只要对购买的东东不满意,在14天内是可以退回并拿回全额货款的(包装配件等要完整)。不过由于我购买该机已有3周多,店员一开始不太乐意,但我一再坚持该机完全没有Marantz CD机的一贯风格,速度太快,声底薄,干硬(象很多人对索尼中低端CD机的评价?但我后得知此机使用的正是索尼的转盘,不知是否有关系?),在Run In (煲开机)后仍未有起色。店员见到我确实是不满意,马上就连着说sorry,马上帮你办理退款,并会将你的不满转达给供应商。走出该店门口的时候,心里不由得生出感慨 --- 这在国内可能吗?会不会给人臭骂一顿?
此后使用Marantz CD52MKII和KOSS A-250 听了有2周,总感觉A-250 的高频不太柔顺,体会不到几位高人所说的与静电耳机(虽然没听过,但可以想象一下)接近的飘逸的高音,而且好像不够饱满 --- 虽然从阻抗和灵敏度来看A-250应该是很容易推的。于是想起了某位高人说的A-250需要好的音源和耳放。
正巧,一日从一家音响店的橱窗前走过,被一对B&W的音箱所吸引,便走了进去,于是看到了Arcam CD23T(1000镑,比国内稍贵吧?), Linn Classik Movie(就几个很袖珍的四方盒子却要2000镑), Onkyo TX-DS989 Ultra2(3000镑,不知国内是什么价格?), B&W CDM9NT(1800镑/对)等等名气很响的东东。不过这些都与我无关。
我边走边看,直到眼光停留在一个精致小巧的四方形物体上,再也不能移开 --- 它就是Musical Fidelity X-CAN V3 。第一次接触Musical Fidelity 这个品牌是在东莞的一家名叫丽新的唱片店,当时四眼老板的那套东东正在放着The moon is a harsh mistress这首歌。只记得被Radka Toneff 那凄美而婉转的歌声惊呆了,毫不犹豫地掏了110RMB就将那张CD“抢”走了。但回到家里却怎么也找不回那种凄美而婉转的感觉,这才惊觉自己的那套器材未够班。第二天再去丽新找四眼老板闲聊,才仔细地观察了他的器材。其实也不是什么名器,不过据他讲,那个黑乎乎扁平的浑身都是散热片,一摸还热乎乎的功放就叫音乐传真(不好意思,由于是上个世纪末的事,型号不记得了)。自此对音乐传真所谓英国风格的音乐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发誓咱也要传真他一把。可惜不久之后迷上了一位可以天天骑在上面的MM --- Honda CB400,呜呼哀哉,之乎者也,从此人民币当冥币使,家里的那套难登大雅之堂的原配夫人 --- 惠威Diva 5.1豪华版,八达飘韵一号,山灵CD50+国产DAC(不入流,对吗?)也从此被打入冷宫。
不好意思,不知不觉说了好多废话,重回正题。望着眼前如此有骨感而精致的MM,我知道我已经爱上了她,正盘算着将她抱回家做我的三奶。我当时心想:这小妞从外表看就知道不会便宜,好,超过250镑就只好Bye-bye 了。于是向店员问价,店员回答说:It's two fourty nine ninety five, Sir. 当时只觉得眼前一黑,脑中只有一个英文单词:F**K! 我极力强忍住将钱包掏出来的冲动,从口中嘣出一句话:ok, 我明天把我的耳机带来试一试。然后转头就夺门而出。
一回到宿舍,马上上www.head-fi.org的Amps Forum查找有关X-CAN的讨论。网上普遍认为在Creek OBH21SE和X-CAN V3之间会选后者,而且由于后者是胆石结合,增添了可玩性。有玩家将其大卸八块,轮流试听原配的Philips / JAN 6922, Sovtek 6922 , JJ Electronic E88CC 和Mullard E88CC 不同的真空管,结果Mullard E88CC 以Vibrant令人震动的, ethereal飘逸的, natural自然 和 rich饱满的 Superb 超级5星级声音表现而全面胜出,而原配的Philips / JAN 6922只获得3星。该玩家的结论是:X-CAN是以30镑/对的Mullard E88CC(国内什么价钱呀?)为基础设计的,但出于生产成本考虑,采用了只要10镑/对的Philips / JAN 6922。他建议那些已经拥有X-CAN V1或V2的玩家在转让之前先换管再决定。
基于以上评论,我对X-CAN V3的声音表现已经心中有数,第二天带着A-250去试听已成了例行公事。当时试听的其它器材为Arcam CD82 和 QED QUNEX2 (30镑/对)信号线。第一个印象是对A-250变暖变厚的中频感到很意外,这使得《森林和原野》,《聆极物语》3(此碟美中不足的是许乐老在一旁用他的娘娘腔搞搞震)中陈洁丽等胆咪录制的女声更加甜美和晶莹通透,而最让我兴奋不已的是在The moon is a harsh mistress这首歌中Radka Toneff 那凄美而婉转的歌声又重现了。但A-250相对偏薄的中频并未得以根本解决,谙II当中夏邵声的声音略嫌沧桑感不够。试听过程中对Arcam CD82 明快和晶莹通透的声音,以及准确的定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因为我同时还需配一对信号线,所以我将目标转向QED 的一对银线SILVER SPIRAL (90镑/对)。但店员摇摇头,说SILVER SPIRAL 并不适合与A-250搭配,不平衡,高频会太突出,建议我用Precious Metals Cable GAMMA信号线(有高手了解这个品牌吗?),说虽然名气不大,但很平衡。于是换上此线,分析力一下子提高了不少,整体感也上了一个台阶,感觉全面胜过QED QUNEX2。陈洁丽女声透出一股淡淡的胆味和空气感,或许这就是一些高人所说的飘逸的高频吧。
最终将X-CAN V3和Metals Cable GAMMA信号线买下,250 + 48 镑。信号线原价60镑,但店员说:你昨天说你会带着耳机来试听,很多人说了但不会来,而你今天来了,所以我决定信号线给你20%的折扣,但耳放不行,因为是统一价格。 --- 爽!
以上是本人对X-CAN V3 的一些初步的体会,主要是从一个普通耳机爱好者的角度来谈自己拥有她的过程以及听感,也就是享受玩的快乐,至于一些专业术语或技术分析之类的东东,本人是一窍不通的。
另外,由于在此过程中A-250被发掘出来的潜力实在是很大,因此想再简单地给A-250的玩家一个建议:给A-250配置一个好的音源和耳放,她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
对了,我的一位朋友今天会专门带着他的HD600, MX400, MX500 和E888长线版赶来我这里,加上我的A-250和E888短线版以及隔壁英国小伙子David的B&O A8,真可谓超强耳机和耳塞听感大比拼。明天或后天再跟大家分享此间的乐趣吧。
新手第一次发帖,请多多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