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讨论:数字还是模拟? 从这次聚会的器材来看,高端数字器材(就是轻盈总的那套macmini+totaldac啦)的总体素质并不输于马克那套系统,在解析力和通透度方面还要好一些。当然那是一台老系统,就新系统而言,长弓版主那套tl3n+8xr和macmini+8xr还是有挺明显的区别的,tl3n在分离度和声音安定感方面更强,听感也更加出色。但考虑到CD碟片等的后续投资以及操作的方便性上,我认为PC系统具备非常强的优势。 那么LP?不好意思,这次沙龙里面的LP系统水准还没有达到可以讨论的地步。 PCM还是DSD?这个问题实际上涉及三个方面: 1、在录音工程里面,后期的混缩都是转成PCM格式做的,只有非常少的DSD录音是直接录制的,那么ADDA过程中的多次转换是否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失真? 2、目前PCM的解码器素质和音色区别主要看数字滤波技术,而DSD硬解只是削减一些噪音后直出,那么究竟哪种模式的输出更Hifi呢? 3、从原理上而言,纯DSD解码的声音就是要比PCM细腻,但动态会差很多,那么究竟哪种更好听呢? 我水平有限,不能解释上述三个问题,只能用听感说话。 我分别拷贝24/192,16/44.1和DSD64的德交8、9放到macmini+TOTALDAC那套上对比。 结果很有意思。我认为24/192的文件,信息量比DSD64要大,但是细腻程度不如,两者均远远好于16/44.1,哪怕后者进行升频也一样。 也许对一些不需要后期处理的纯乐器solo或者人声独唱,dsd格式会更有优势。但现阶段,高码率PCM对于古典乐迷来说,仍然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其实DSD64的一大优势也是可以软解成24/172进行播放,冒充一下高码率PCM,很多烧友都是这么玩的) 胆机还是石机?这个问题实际上也是hifi圈里面讨论很久的终极问题之一:到底要染色还是保真? 我喜欢bha1的直白,也喜欢ecba的色彩,所以这个问题,我很犹豫啊,主要看两边谁的价格更低了…… 动圈,平板,静电?顶级的声音,是属于静电的。这是F大说过的话,也是国外一些上了岁数的老烧们的经验;在这次聚会里面也得到了印证。没有推好的esp950,et1000出来的声音也毒翻了一大片人,推得相对不错的009更是要排队试听,足以说明这句话的正确性。 动圈单元无论在耳机还是音箱圈里面都是保有量最大的(其实塞子也是,但hi-end的塞子基本都是动铁,就不说了),厂家和烧友的调教经验相对丰富,自身除了相位失真之外也没有其他的硬伤,而且这个也在逐步的被纠正之中,具有不错的发展前景,也许有一天就能打败静电成为新的hiend之王呢?毕竟,类似静电听感的动圈耳机,上个世纪80年代就有了。 那么平板呢?个人认为,目前的平板只有一只半可以听,一只是abyss,半只是he6。其他的平板,无论是wifiman的,audeze的,还是fostex的,都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结像大小、比例、位置相对不准确。比如一首乐曲中分别有交响乐队的长笛、双簧管、单簧管的solo,顶级的动圈比如800、se1master、T1和812都能准确的描述三者的位置与特征(其中以T1最为接近现场,se1master过度解析,800和812的结像都过小,但与乐队整体比例相符),但平板单元的耳机,除了abyss之外,三个乐器几乎听不出来位置的区别,而且结像过大,夸张点形容就是“贴着你的脸在吹,但其他乐器都离你有点距离”。而且,在产的平板或多或少带些无法被矫正的染色,比如从HE560开始的米饭味,audeze的hufi,abyss的厚重等等。He6也带有一些染色,但相对中正。 结合平板耳机的历史来看,当年和现在的静磁单元实际上都受制于振膜材料的发展而不能做出顶级的声音,于是只能另辟蹊径。当年的顶级平板耳机山水SS100脱胎于FOSTEX的T50,但在声音的自然度和音色的准确性上冠绝群雄。目前的平板耳机也是靠染色而非自然、中正、通透的声音致胜,还没有赶上现代耳机的发展潮流。 综上所述,目前的王者是静电耳机,但从入门到接近hiend级别的几乎都是动圈耳机。平板耳机也许还需要再发展几年,才能真正接近hi-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