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steinfigur 于 2016-2-21 18:01 编辑
用了好几年的IPC在去年年底时候不知道怎么回事添了个自动亮屏的毛病,原来在包里放一礼拜不用充电,现在三天就没电。淘宝上问了问,说这种情况多半是主板坏了,换一块要七八百,但是这货的二手机也就这个价,合计了一下,不修了,换。 我对随身机器的要求不高,就三点:1、素质不能比IPC差;2、体积不能比IPC大太多;3、续航要能满足听一个白天,差不多6个小时。 发扬买一体机的精神,在各种网站搜了一大圈,找出来几台还算合适的,挨个去找试听和蹭听,蹭着听了个遍,最终锁定了几台不错的机机,M1PRO就是其中之一。正好过年,把土豪朋友年前预定的M1 PRO拿回家听了好几天,嗯,不错,这机器有点意思,值得写写。 外观 这货的正面长这样,左上角是返回,左下是菜单,然后右边的导航键大家都明白,就不多说了。 左侧,锁键。下面的是散热孔,实际用起来非常有必要,这货播放DSD的时候可以当暖手宝用,要是夏天估计直接悲剧了。 右侧,音量键和开机键,下面仍然是散热孔,不过多了一个重启键,您得准备根小银针或者掰直的订书钉才能戳进去。最下面的散热孔有充电指示灯。 上面,从左到右分别是耳机输出、线路输出、同轴输出。没平衡,我觉得推塞子也没必要平衡。 下面,左边是USB充电口,可别用这个拷贝数据。右边是MICRO SD卡槽,据说支持两张128G的卡,还不错,跟我换了硬盘的IPC一样大了。
我对随身机器的颜值要求不是很高,IPC那样的设计就挺好。但现在大家都有些人云亦云,好像不在显示屏下面放个大圆盘就不是播放器了,好几大千的玩意,拿出去给普通人一看,咦,山寨IPC;而且这玩意的操作其实并不方便,我实际使用的时候,放完一张专辑,要把IPC拿出来重新选一张再放,盲操的话要么卡在专辑选曲界面,要么就不知道放的是哪个专辑了。高端的如安桥、AK这种的,搞个全触屏,也挺好,会用手机就会用这玩意;然而那玩意不仅不能盲操,还更耗电啊,要搞高续航还得堆电池,体积上来之后便携性就变差,拿在手里太傻,衬衫兜里放不下,放裤兜里塞线坏得快,满满的都是悲剧。 至于那些搞匪夷所思的设计的,比如WIFIMAN,QLS,SOUNDAWARE,MUSICLAND这些牌子,勇气可嘉,值得鼓励。然而也不能搞得太工业化,乐之邦的06MX声音好是好,就是你得背下来内存卡里曲目是个什么顺序,要不放到哪都不知道了;QLS倒是厚道,给了个液晶小屏幕,也就是省了个听音识曲的步骤,难度系数降低了一点,然并卵。稍微正常一点的,就是WIFIMAN全系列砖头(当然,新出的700不算)和M1系列了:菜单简洁,层级清晰,播放音乐时候用的那么几个功能,要是习惯了,盲操起来非常方便。当然,为了确保音质,这俩货都是自己开发的系统,界面大概是工业极简主义的风格,没有AK那种界面好看,大概就是WIN10和WIN3.2的差距;播放DSD时候操作会有卡顿,悲剧如WIFIMAN会卡得左右声道延时输出,M1PRO还好,但也明显感觉有顿挫感。当然播放16/44.1的时候都没有问题,顺畅的很。
声音 蹭听的时候搭配过各大品牌的旗舰塞,846、W60、K3K3、T8IE什么的,定制的公模也听了几个,MASON、JH13、MG6PRO、QDC全系列之类的。听的时间比较长的,有MASON、MG6PRO、qdc 8单元Hi-Fi版三个耳塞。 此处A8乱入。话说现在收条真A8真特么难啊……
首先,M1PRO比IPC的素质强一大截是没有疑问的。在终极前端探测器qdc 8单元HiFi版定制耳机之下,IPC的声场并不是一个平面,是略前凸但没有层次感的一个平面,中频带有一定的染色,并不是谣传的那种中性无染的白开水声音。而M1PRO的声场非常规整,层次感明显,而且解析力比IPC强很多,听过M1PRO再听IPC只有一个感觉,为毛这么糊的声音我之前能听下去…… qdc:怪我咯?
总体而言,个人认为M1PRO是一台素质机。用三个词来形容M1PRO的声音,我想应该是:中正,规整,高解析。 中正:很好理解,就是声底中正。需要说明的是,这个中正是在冷暖声之间取得了比较不错的平衡,并不是高冷声。跟AK320、DP-X1那种味道相比,M1PRO因为追求“正确的声音”而少了一些乐感;跟D100、金菊花等hifi用专业器材相比,M1PRO的声音又显得较为克制,并没有因为追求高指标和解析力而变成高冷声。M1PRO和AK320对比起来,M1PRO的声底更正一些,对各个声部的特殊音色演绎不过不失,相对而言泛音少一些、感染力差一些;AK320带有AK家特殊的染色,氛围感良好,有一种淡淡的哀伤感,听弦乐、特别是小提琴很毒,但铜管乐的表现一般,有些乐器的音色染得不太像话。当然,如果听惯了高档CD系统的话,第一耳朵还是会觉得这台机机的声音略冷,没办法,老烧都觉得PCHIFI都是数码声(Which is very true lol),更何况这种档次的随身了。 规整:声场的形状规整,横向不是人为拉得很宽那种(HD800无辜躺抢),通过听国家大剧院的现场录音与现场比较,横向要稍微宽广一点,但纵深感非常好,能听出小提琴部、木管部、铜管部纵向的不同位置,而那些录音的纵向声场并不是多么完美;其次,声音的层次感非常好,在交响乐爆棚的时候各个乐器部的声音不乱,细节丰富。这两点,对于随身播放器、特别是国产随身播放器来说,难能可贵 高解析:据说M1PRO使用了飞秒时钟,素质比普通版M1提升不少。作为一个不看广告只看疗效的人,这个广告打得还是不错嘛。用qdc 8单元塞子,跟AK320同时播放德大协1进行AB,可以明显感觉这两台播放器的解析力在一个水平上,比我听过的同价位其他国砖(此处可以算上CALYX么?)都要强一个档次,和更高价位的国砖在解析力上几乎没什么区别(我不是故意黑男人的)。
搭配 此处是给qdc公模耳机选套图。某土豪朋友看到这张图之后,不屑的说买这么多套干啥,定制个私模不就完了。对于这种人我只想说,土豪你听腻的塞子送我好不好。
由于M1PRO的声音特性,加上三档推力匹配足够推动ER4B,搭配上避免声底高冷、铁味浓郁的塞子就可以了。但是,虽然有三档推力匹配,面对大耳和低阻低敏的奇葩塞子还是力不从心的。我曾经试着推了一下K1000……(享声老板:滚出去!)总之,100欧阻抗以上的大耳都不要想了,100欧以下的、灵敏度过100DB的估计能考虑一下(旁白:那得是什么奇葩耳机……)。塞子的话,目前还没听到M1PRO推不动的,实际听下来,搭配JH13、K3K3的话高频能杀死人,一耳朵PASS;搭配T8IE的话低频能震聋耳朵,也PASS;搭配UM2、W4、W60、SE846、黑神版IM04的听感都不错,能把塞子自身的风格推出来。 搭配MG6PRO则可以有效解决该塞高频暗和低频散的问题,加上MG6PRO本身宽松自然的听感,虽然没有多高的素质,但听着就是舒服,可以退烧的声音。 为啥我买的是公模?因为二手好出…… 多说一句,MG6PRO的原线和正确的声音没有神马关系,单纯是染得好听不累,三根原线扭一起也只是加强一下素质而已,想拯救声底的话自己找24AWG的单股单晶银做成4芯的线,可以有效让声音变得更“正确”一些。当然认为随身就是玩染色的话当我什么也没说。
(假装有一张图) 搭配MASON的话,整体音色和走向和MG6PRO差不多,素质高了一大截,但是残响的那一下下还是有点铁味,低中频收得太快,很出戏。 搭配qdc 8单元HiFi版公模,唔,怎么说呢,两个极端中正的东西加到一起,只要录音质量还算OK,播放交响的时候比推好的HD800还要稳,体现在泛音和细节更多、各频段声压更为真实,这也是我听过的塞子里面唯一一只能在随身播放器上气定神闲播放马勒6的(什么你说VE6?那塞子的确可以,不过得上BURMESTER的功放……);回放器乐的时候,不敢说有多好听,但某个声部的翻谱声、吉他的泛音和共鸣感、铜管乐器的水汽声、弦乐的运弓和喘息声等等等等之前没听到的细节突然一下全都清晰可闻,简直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有pros就有cons,这个搭配对录音糟糕的流行乐和电音基本只能说bye bye,齿音会让人抓狂的。听完8单元真的是又爱又恨,对我这种随身播放器里从不放流行的人来说实在是太毒了,有空我也要写一下。
这就是小弟的M1PRO听感汇报,写完之后看看M1PRO的售价,小弟继续默默搬砖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