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278|回复: 34

[耳机] Ultrasone Edition M Plus Black Peral,极致高端ED系的下探

[复制链接]

54

主题

1838

帖子

4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41
注册时间
2014-4-10
发表于 2017-3-9 21:5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孟获 于 2017-3-9 22:07 编辑

175090712110686033.jpg

回想ED8公布时,一众耳机爱好者的惊讶——谁也没想到在辉煌的ED9之后,极致这个品牌会将高端系列的新产品,做成一个便携头戴耳机。如今,ED8的产品生命已经有了七八年的历程,极致亦将其发展成了一个高端便携体系。而30mm动圈单元的ED M则是极致对于on-ear 便携耳机的首次尝试。

对于ED M,仅有的一次试听机会,给我的印象并不算太好——压耳式耳机以小体积优势,获得了更大的便携性,但想做到高舒适度和好音质的兼容则非常难。ED M的皮质耳罩支撑性非常好,估计有保证耳孔与单元距离的考量。然而这样一圈压在耳廓上确实不太舒服,而声音则随着佩戴的调整,有很巨大的变化。ED M的小单元在表现音乐时给我一种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既没有达到ED8那种高强度振膜非常风格化的高素质瞬态响应,也没发放下身段,安安心心做随身暖糊型。声音素质上不尴不尬,加上不低的定价,总体上让人有点失望。

209033073771498379.jpg

而今天的测评对象,则是ED M的进化形态ED M Plus(以下简称为M+),手上的一只为Black Pearl黑珍珠配色版,与同色ED M一同发售。摒弃30mm单元和压耳设计,M+回归了ED8系列的40mm镀钛振膜和over-ear耳杯设计,成为了极致系列ED8以下的便携次旗舰产品。

初看M+外观,可谓精雕细琢之作。极致Edition系列一向以漂亮的金属镀层工艺给人以深刻印象,相对低端的ED M系列也继承了这一点。ED M和M+均采用了钌镀层的外壳。自然,厂商文案里会有金属如何稀有、如何耐腐蚀与耐磨宣传一番。单就外观而论,M+的结构比ED8省略了一些复合材质,金属面积更大,显得更圆润与更“一体”。ED8的外表很容易磨花,不知M+的外壳耐用性如何。但这个我可不敢测试。

M+的头梁和耳罩均为羊皮制,摸起来温润柔软,比一众化学纤维材料肯定更加亲肤,只是头梁的皮垫针脚还是有点儿不均匀。一体的头梁插入单元侧面的腔体外侧,在单元与头梁连接处的缝隙里有一些毛毡的垫片,应该是防止接触部分在扭动的时候发出噪音。设计精细到这种程度,也难怪极致耳机都卖那么贵。扭扭市面上2k价位的便携耳机,转轴部分都是各种咔咔的声音。Made in Germany 和 M+PRO5的字样与声道一起标在内侧,外壳上则有隐隐的ULTRASONE。一切都充满设计感,不夸张不造作。总之,静静放着的M+绝对漂亮,而且是颇有涵养的漂亮。

416286018760800377.jpg

但不得不提在于,这种金属外壳非常容易收集指纹,一些强迫症可能会崩溃。但这种反光性能极好的外观,确实会给人深刻的印象。拍摄它成了一个特别难的事儿——反光的表面永远能反射出我乱得像狗窝一样的屋子、握着手机的手之类的。相比其他ED系列,M和M+的设计可以说毫不减分,然而黑珍珠版颜色偏暗,戴着出街也不算太高调吧。

为考虑随身设计,线材为方便的双mmcx接口,并在一侧有麦克风和线控的设计。3极弯插头通用于各种智能设备。通用接口也方便了发烧玩家更换各类升级线材,而不用像ED8那样拆机才可以了。这也逐渐成为了随身HiFi耳机的一个设计趋势。
ED M上市时,极致以其仅有146g的超轻重量作为宣传亮点之一。显然,轻便在随身时是“无压力佩戴”的重要元素。但M自身的on-ear耳罩对外耳的压力却造成了一些不适感。M+的罩耳则全无此类问题——耳朵可以轻松放进耳罩内部。当然,M+在罩耳式耳机里,“罩杯”仍然算是最小的那一类。如果你的耳朵特别大,可能M+也会退化成一个on-ear,那就另说了。总之,佩戴舒适的M+肯定会稍重,但也在220g这个“羽量级”范畴之内。长久佩戴舒适度是没的说。

但有一点,即所有随身罩耳都要面临的问题,即隔音性能没法像“贴合度”更好的on-ear一般做到最佳。随身头戴中,M+的隔音程度只能说中等。既无主动降噪加持,又有比较轻盈的佩戴,隔音与漏音总是有一些的。特别是当开大音量听金属乐的时候,M+还是有可闻的漏音。试用过程中坐了两次飞机,若干次地铁,M+还是让我换回了森海的DJ监听耳机hd25。看来,Ultrasone这种高端货,还是适合在安静一些的地方聆听啊。

驱动方面,不能适应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的便携式耳机,就是不合格产品。这个理念不知道有多少人赞同,但即使是针对3-5k价位的头戴式便携耳机,愿意为它单独搭配一个播放器的用户也越来越少了。方便的流媒体播放平台有难以匹敌的丰富性,个人用户很难拒绝。Ultrasone 也明白这个道理,这也是为什么M+默认就标配了有麦克风的线材。至于在手机上表现如何,我测试了自己的一加3和女朋友的iPhone7(使用转接线),并在实体店试了试以HiFi著称,搭载ES9038解码和OPA1622运放的Vivo Xplay6。

有趣的是,相比ED M非标的40Ω阻抗,M+的音圈阻抗降低到了30Ω。降低阻抗可能是为了给大振膜降低一些驱动门槛。96db/mw的灵敏度,在随身耳机一般100db/mw起跳的时代里显得有些不友好。而事实上,M+也绝对值得你为它单配一个好点儿的音源(都花这么多钱了为什么不呢)。

对比我听得很熟悉的70Ω,120db/mw的hd25-1,显然M+的驱动条件要苛刻一些。同样的输出电平,声压级略小于hd25。M+在常规安卓手机上驱动效果整体尚可,比我印象里ED8钯金版那种软脚的声音要强一些。另外,iPhone下的声音会稍微好一些,这个“好”我不太好形容,不是素质上的差异,而是整体质感打磨更圆润了点儿,没有那么“愣头青”了。相信极致(或是任何一个脑子正常的厂家)在高端头戴便携的调音上,一定会以iPhone为最重要的讯源参考。

M+在常规驱动条件下,与一般耳机最明显的区分度,即在于S-Logic Plus 的技术加持(怎么哪儿都有个Plus…)。S-Logic 的单元斜置技术是极致耳机,特别是封闭式产品线的看家特性,可在非常小的空间内“拉扯”出很宽大的声场。之所以说“宽大”而非“自然”,实际是在于S-Logic 加持的耳机经常把空间感营造得非常明显,即使没什么空间感的录音也会被加入这个信息。M+的S-Logic 既然有个Plus,应是极致优化过后的新一代技术。M+能非常明显地给我“空间感”这个信息,这个在便携耳机上是非常独特的体验,仅此一家别无二处。可能在听一些重型音乐,特别是金属乐这种能量感很强的音乐时,M+会把能量感“溶解”非常多,让人觉得乐队在一个没有人的空旷场地演奏。但对于绝大多数其他音乐,M+的声场可以给出非常轻松的聆听感受。这种并非“求真”但很有特色的处理方式,是极致随身耳机的最大特点。M+在这方面比M要好非常多,相信罩耳式+更大的单元腔体,让S-Logic的发挥更充分了吧。

Vivo Xplay6 打开HiFi模式,播放机内音乐时,明显可以感觉到M+被驱动得更充分了。整个声音具有了厚度,也能听出来极致一直非常有特色的中高频微动态。而转到我的随身听PonoPlayer 的PO口,M+发挥了随身设备上最好的声音——M+自身的轻盈、偏明亮的声音特色,与Pono 略微偏暖、非常relax 的风格相得益彰。听一些器乐和Leonard Cohen 之类的男声,可以到“一本满足”的状态了。

M+的硬素质可以听出来并没有ED8那么高,能量感也远没有ED8那么极致,可能镀金属振膜的刚性并没旗舰版本那么强。但我倒是觉得这是极致方面真正正确的随身耳机思路。妥协一些素质上的追求,做出整体上更漂亮、更可接受的声音。ED8对驱动的苛刻要求,在移动设备上做到“好听”都有很大难度。M+则可以随处“即插即用”,手机也能获得宽松而轻松的声音。

不过由此,我倒是开始更加好奇ED8ex 的声音了。这个怪物一样的新旗舰,会走哪条路呢?

啊,至于在台式系统上的听感,略略写一些就好了。M+本身不是为这些器材设计,“榨干”它的意义也并不大。在GD-X与EMS组成的系统上,M+的声音进一步宽松化了。极致金属振膜的声音总有一些“紧张感”,适合搭配暖色调、慢速一些的音源。其实,个人感觉一些偏暖的一体机PO口是M+最好的归宿,比如我audioengined1 解码器直推M+,组成一套比随身体积大不了多少的办公室组合,非常轻便合适。总之,给M+暖一些的色调,你肯定不会失望。

煲机方面,这只M+在我手边120小时后,声音变化并不是很大。听说ED8需要很长时间的煲机才能进入最佳聆听状态,不知是不是振膜镀层导致的特性。M+第一耳听感就蛮完整的,可能这只试听机并非全新,也run in 了一段时间吧。

350776998600308938.jpg

随身音频,四分之三的用户会选择耳塞,剩下的市场则大多数被各种beats一类的潮牌蚕食,或是bose流的主打“功能性降噪”来适应都市高噪音的使用环境。真正用心在随身头戴式耳机的厂牌已经不多。森海家靠乏善可陈的momentum系列撑了好多年的存在感,px系列风光不再;akg和beyer家也是不太重视随身产品线,铁三角不断更新着木碗,但也只是迎合了少部分日系爱好者的口味,真正使用者寥寥。

对于高端的随身头戴,各个大厂在建立风格的第一代产品之后,都开始了价格上探。3k、4k价位的新产品已经不是新鲜物件,木质外壳、真皮和各种材质外壳下,真正调音达到价位标准又有自己风格的产品却基本没有。而极致此时下放ED系列万元级别的高姿态,开始另一种方向的下探,则是发烧友喜闻乐见的事情。在我很不喜欢的EDM之后,M+可以说是ED系列在中低价位,第一只让我觉得非常不错的产品。特别是在某些外观“时尚”而声音残次,基本频段衔接都没做好的耳机要价5k+的时候,一只外观精致,声音漂亮的M+,显然比那些东西更值得掏腰包。嗯当然,M+刚刚上市,价位还高悬在6.5k以上。但仙桃一口和烂杏一筐,发烧友不傻,总是知道该选哪个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钱 +99 收起 理由
长弓 + 3 + 99

查看全部评分

播客 声波飞行员
apple podcast / 小宇宙 / 网易云音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153

帖子

7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7
注册时间
2012-9-6
发表于 2017-3-9 23: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随身还是听个耳塞方便,功能性为主的。随身追求HIFI实属费力不讨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7

主题

2332

帖子

2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5
注册时间
2015-7-26
发表于 2017-3-9 23:54: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20g是最大卖点吧,话说1540那种全尺寸也就不到300g,碳纤维还是比金属更轻,比esw9 mm400之流强是肯定的,估计也不能越级战的了自家同价的spro,t5p2代这些全尺寸的隔音比较好的大耳。另外他家能换线就换线吧,我听过一只台湾烧油的alo线的pro900,基本吊打我自己手里的spr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1838

帖子

4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41
注册时间
2014-4-10
 楼主| 发表于 2017-3-10 01: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姜你军 发表于 2017-3-9 23:54
220g是最大卖点吧,话说1540那种全尺寸也就不到300g,碳纤维还是比金属更轻,比esw9 mm400之流强是肯定的, ...

正文里不好写太透,能听出来线在拖后腿的
播客 声波飞行员
apple podcast / 小宇宙 / 网易云音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7

主题

2332

帖子

2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5
注册时间
2015-7-26
发表于 2017-3-10 09:17: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孟获 发表于 2017-3-10 01:14
正文里不好写太透,能听出来线在拖后腿的

有一说一,东西还是很漂亮的。我觉得ed8男生带出去也不费劲。这个玩艺儿,不发烧土豪小女生带习惯qc35,买来换换口味也不错,他们家的定位也在于此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1103

帖子

8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8
注册时间
2007-4-1
发表于 2017-3-10 13: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这个耳机里面单元和耳罩之间还有金属屏蔽板么?记得以前它家宣传的卖点是防电磁辐射,如果有的话,能做到这么轻的重量真是了不起。
DT860--ATH950LD--SOLO+MPRO/7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967

帖子

6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6
注册时间
2016-5-23
发表于 2017-3-10 13: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edm玩过一段时间 和传统的极致家的调音不一样 整体很一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854

帖子

1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9
注册时间
2015-12-8
发表于 2017-3-22 13:24: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一下,很漂亮的耳机,想问下教主对xplay6的声音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666

帖子

4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4
注册时间
2014-3-22
发表于 2017-4-8 21: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姜你军 发表于 2017-3-9 23:54
220g是最大卖点吧,话说1540那种全尺寸也就不到300g,碳纤维还是比金属更轻,比esw9 mm400之流强是肯定的, ...

spro不是也能换线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7

主题

2332

帖子

2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5
注册时间
2015-7-26
发表于 2017-4-8 22:52: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zenze 发表于 2017-4-8 21:11
spro不是也能换线吗?

spro并没有换线玩过,因为声音完成度已经很高,而pro900因为空有素质,中高频太刺激,换过线以后素质听感都非常好,尤其改平衡,单论气势如虹的感觉,高频穿透力,听什么人声都像磕了药,和高档耳机相比唯一的问题就是三频衔接太怪,但是怪出自己的风格,太极致了,听一些大动态的ost,金属,基本无解,能无解到什么程度呢,我甚至觉得很伤耳膜,但是太他妈过瘾了,感觉有那种单独配后级的顶级av系统的威严感出来了,我当时家里是改平衡的hd650,我感觉我的650就是一个娘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17-4-4
发表于 2017-4-20 14:54:2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孟获版主该耳机在手机上听其低频效果好不好震撼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1838

帖子

4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41
注册时间
2014-4-10
 楼主| 发表于 2017-4-21 16:41:32 | 显示全部楼层
qiangfa1945 发表于 2017-4-20 14:54
请问孟获版主该耳机在手机上听其低频效果好不好震撼吗?!

在手机上低频震撼基本可以确定这耳机是垃圾……
这耳机低频不震撼,可以肯定。
播客 声波飞行员
apple podcast / 小宇宙 / 网易云音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17-4-4
发表于 2017-4-25 18:4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孟获樓主:谢谢你给我回覆。但低频程度究竟怎么样?你能简单说两句吗?因为我准备买Vⅰⅴ0手机来推edm  p丨uS.麻烦您了!

点评

有金属质感,弹性不错,量偏少,同时由于声场拉的分离度很大,可能导致手机推的时候觉得鼓之类的打击乐有点儿距离感。手机可以适当地用EQ找补一下,把低频段稍微拉高。整体上手机直推这个耳机还是很优秀的。  发表于 2017-4-25 22: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1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15-10-7
发表于 2017-4-25 20: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帮顶,看起来还是很漂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

主题

1037

帖子

2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8
注册时间
2017-3-14
发表于 2017-4-25 21:01: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借贴搭车出ed5非限量版:D,回血升级设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QQ|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12-5 02:26 , Processed in 0.123375 second(s), 48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