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算不上正经的评测,但还是首先要说明一下楼主的听音取向。毕竟莎士比亚曾经曰过,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有一千种听感(好像没有哪里不对),只有我的听音取向和作为读者大人的您接近,那么这篇文章才会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作为地球上最出名的旗舰耳机(可能没有之一),HD800应该不需要多做介绍了。巨大的声场、优秀的高低频以及华丽的解析受到了广泛的好评。但同时这也是一只非常难驱动的耳机,没推好的HD800声场会变虚散,而中频则会被出色的高低频反衬而显得凹陷,导致听感欠佳。过去通常只有具备一定水平的台式设备才能较好的驱动桀骜的HD800,那么MR1会有什么表现呢?
(由于原线遗失,银彩双三芯升级线插口不匹配,因此楼主的HD800只能使用经过改造的TH900原线应急)结果出乎意料的不错。HD800标志性的高解析和宽大的声场完全表现了出来,而令人诟病的中频部分,也被完整的推了出来,另外偏薄的声底也有所改善,整体丰满了许多,试听的大部分曲目的听感也都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真的难以想象是便携机推出的声音。
当然缺点也有,毕竟是便携机,控制力方面还是和台机存在一定的差距,某些曲目的“毛刺感”没能得到很好的处理,人声方面也欠缺一些厚度,显得有些感情不足。
契合度:★★★★
AKG K701(国产版)
同样是一只出了名难搞的耳机。而且十分讲究搭配,推不好的情况下十分的干冷硬。以前曾用hugo推过,那声音真的可以让人做噩梦。
回到正题,MR1相对厚实的声底恰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K701自身的缺陷,整体表现还可以,虽然还是有些生硬,但起码不难听了,算是推出了应有的水平……吧?(这些年入手的设备都和K701不搭,所以平时听的少,不好多说什么。不过感觉MR1推701比我现在的台机推起来好听一些……)
契合度:★★★☆(?)
SONY MDR-SA5000(日版)
恶名昭彰的一只耳机。大部分情况下都非常非常非常的刺(nan)耳(ting),比K701还要干冷硬。在我的台机(masskobo 394)下用低增益勉强能控制的住,我不指望一台便携设备能推好它。
不过MR1直推它的表现稍微有些出乎我意料。在中增益下SA5000尖刺的声音得到了比较明显的控制,只是声音整体有些绵软无力,声场也有些没推开的感觉,但起码还算能听(高增益下力度有了,但又变得刺耳了)。总体表现尚可,超出预期。
契合度:★★☆
FOSTEX TH900(MKI改)
TH900是日系封闭耳机旗舰的优秀代表,超高的素质和骚红色的木碗让人欲罢不能。和HD800情况类似,这只耳机的素质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中频部分一样存在凹陷的情况。只是它比HD800更加桀骜难驯,我至今没有听到过素质听感俱佳的TH900,据说只有mod过后才会有所改善。楼主这只只是将一代TH900改为可换线版本,并未做其他改动。
MR1下的TH900,能很明显的听出来该有的素质都推出来了,巨大的信息量很容易忽悠到初烧。然而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听久了还是会累,声音刺激,人声缺乏感情,不耐听。
(当然作为模特是极好的)
契合度:★★★
Beyerdynamic T1(一代)
作为著名的旗舰,然而可能是因为这只耳机和我的设备不搭,它的风格我并不喜欢。
MR1直推的T1,中增益下又软又干,有种很无力的感觉;高增益下明显要好一些,但声音还是有些硬,不好听。当然T1在我的台机系统上表现也很不理想,只是MR1推起来似乎还要更差一些(据说MR1推T1二代会很不错,只是可惜没机会尝试)
契合度:★★
Audio-technica ATH-A100TI
老铁40周年限量版耳机,可能是少数炒不起来的老铁限量耳机之一。号称采用W2002同单元,但口碑却是天壤之别。耳机本身水平也确实一般。
MR1驱动这类日系低阻耳机并没有什么压力,各方面表现都比较理想。该好听的地方还是很好听,该难听的地方也修饰的没那么难听了。唯一的缺点就是偶尔会觉得有些稍稍推过的感觉。
(耳机成色一般,懒得拍照了)
契合度:★★★☆
Audio-technica ATH-ESW10JPN
ESW10JPN是老铁越前漆便携旗舰。在便携耳机范畴内声音还算不错,有老铁特有的女毒韵味。
MR1推这类耳机没有什么值得说的,和A100TI情况差不多,就不再多说了。
契合度:★★★☆
Technics EAH-T700
T700是松下于去年推出的耳机旗舰,使用了专业音频产品的“Technics”品牌,是松下回归玄学市场的野心之作。T700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双动圈结构。机身用料十分扎实,耳机重量接近一市斤,戴久了会累,但戴上去的感觉还行。
同样是一只十分容易驱动的耳机,即使用手机都不会出恶声。在MR1下的表现也相当可圈可点,虽然是封闭式耳机,但声场推的比较开,不会有闷的感觉。此外女声表现十分不错。只是中增益下会觉得力度略微有些欠缺,而高增益下会有些许推过的感觉。
契合度:★★★☆
Audeze iSine20
平板耳塞的开山之作,声音评价非常好,素质不虚同价位甚至更高价位的任何一款塞子,是性价比很高的一只耳塞。只是不那么让人放心的品控和奇葩的佩戴影响了整体的口碑。
虽然是平板耳塞,但实际上这只塞子并不难驱动,iPhone直推都能得到不错的效果。MR1下的iSine20则明显更强些。缺点是声音会显得有些厚,然后底噪比较明显。
契合度:★★★
Sennheiser IE800
也是不需要介绍的一款耳塞。实际也没什么好说的,MR1推IE800还算不错,没什么底噪,声音变厚了一些,某些情况下是双刃剑。
契合度:★★★☆
Tralucent1+2
虽然比较冷门,但1+2确实是一个素质非常高的塞子。只可惜被营销和厂货耽误了。原厂金银线下的1+2整体声音走向有些像K3003,但素质和听感全面提升,喜欢通透高解析风格的可以尝试一下。
MR1推1+2也没什么大毛病,解析、声场、低频等方面都有明显提升,而且弥补了1+2声底薄的缺点。只是底噪很明显,偶尔也会有推过头的感觉。
契合度:★★★☆
Audio-technica ATH-EW9/EM9D/EM9R
怀旧用铁家耳挂三杰。因为耳挂自身缺陷,市场反应一般,这三款貌似都已停产。其中最知名的就是EW9了,风骚的樱花木以及极具个性的声音吸引了一大批外貌协会的烧友,同时EW9也得到了“女王”的称号。事实上这只耳挂在大多数时候都不怎么好听,但是遇到合适的曲目还是能带来一份奇特的感受。
MR1驱动这三款耳挂,素质都有所提升,EM9D没那么刺激了,变得稍微耐听了一些;而EW9刺激的程度不变,但其他方面有明显改善;EM9R则变得更刺激更难以入耳了。
契合度:★★~~★★★
Etymotic ER4SR
大名鼎鼎的“小四”的新版。声音据说比老版略好,走向也一致。
按理说MR1应该比较适合相对薄声底的耳机/耳塞,但推同样声底偏薄的ER4SR感觉不那么理想,声音似乎有些干。
契合度:★★☆
场景二:不仅仅是便携机
测试过mr1的直推功能后,我以为已经对mr1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声音整体令人满意,不太抓耳,但也没有什么明显的短板。对于近万元的售价来说略有些贵。
直到我尝试了一下它的转盘功能……
先介绍一下目前正在使用的系统。因为楼主相对烧的不那么厉害,甚至为了实现最大程度的方便可以牺牲一定程度的音质,而且因为租房空间有限,所以组系统也是主要以pcfi为核心,尽可能实现轻量化和小型化(请不要吐槽性价比,我也很绝望)
| | | |
| | |
| | |
| |
| Nordost QX4+Audience AR2P |
| |
因为仅仅一套USB处理设备及相关线材就比MR1贵了,所以我理所当然的认为这套pcfi再不济也不会比MR1差。
然而这个想法不幸的成为了一个flag。
作为方便优先的实用主义者,楼主首先测试的自然是MR1转盘模式下的AirPlay功能。不得不说这功能对于iOS用户来说真的是太实用了,连接过程非常简单,不需要说明书就能轻松上手(当然前提是以前用过支持AirPlay的设备)。先打开了最常用的网易云音乐,一开声就有些吃惊:明显感觉到声音比之前厚实了很多,整体上有了一种更“稳”的感觉。为了验证,反复在USB和同轴之间切换,对比同曲目,终于确定了耳朵并没有问题,mr1的声音确实比pcfi表现更理想。
MR1相对厚实的声底恰到好处的弥补了DAVE偏薄的声音。原本之前没有对比还觉得没什么,但对比后就发现之前的pcfi系统明显偏冷薄,细节多但显得杂乱生硬。换成MR1后声音的密度/宽松度都有比较明显的提升,人声也因为密度的增加而变得更有感染力,器乐的瞬态表现也得到了改善。
当然只听网易云音乐还是有些浪费MR1的功能,之后又尝试copy了一些硬盘里的hires音乐,包括flac、dsd、iso等多种格式,MR1都能正常识别和播放,完全可以胜任一台数播的全部工作。
而声音方面,相比在线音乐,HiRes文件声音毫无疑问要好过很多。和pcfi的差距也进一步拉大。
除了以上这两个主要的场景,mr1实际上还能当作独立的解码。只是听惯了DAVE,对于MR1的解码功能并没有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大概和记忆中的hugo一代差不多水平;另外还尝试了MR1+DAVE+394的组合来推耳机,虽然提升也比较大,整体表现自然是比直推强,但没有推906来的明显。这里就不多做赘述了。
PART3、MR1的印象总结
经过四天时间的试听,我对mr1有了一个大体的印象,现将其总结如下:
优点
·在便携机的尺寸中实现了较为全面的功能,配件及接口丰富,甚至一定程度上可以充当台机,当作网播使用同轴口输出声音惊艳
·可设置的东西比较丰富,推力等内容都可以调整。
·支持AirPlay等网络流媒体播放
·声音中而不庸,平而不淡,中正无染,推力也令人满意
缺点
·外形和系统UI设计比较一般,做工细节还有提升空间
·声音偏素质,风格也偏向还原,没有过多的修饰,缺点味道,可能一耳朵会觉得不够抓耳
总体来说,个人认为MR1在整体功能方面的设计理念非常先进,在确保声音质量的情况下尽可能的赋予产品更多的功能。如果喜欢中正平衡的声音且对功能的要求较高,MR1应该是十分理想的选择。
<全文完,感谢观看>
后记
因为被MR1当转盘吊打pcfi的现实打击,前些天没忍住下单了一台国外某著名大厂的网播(等不及A300了orz|||)。实际试听后感觉专业的台式网播水准确实不一样,MR1作为便携机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举个例子来形容,pcfi的声音感觉像是一副躯壳,有血有肉但没有灵魂;MR1则是在有血有肉的基础上增加了一魂二魄;而新入手的台式网播则是进一步让三魂七魄归位。
但毕竟MR1只是一台便携设备,以目前的体积和价格能做到现在这个程度还要啥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