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cloudchily 于 2018-11-1 08:34 编辑
想想自己发烧也有近四年了,对于老烧来说,四年的经验还嫩得很,但对于一个初烧来说,也差不多到了一个小小的节点,有了一些很粗浅的感想,没有什么高屋建瓴的业界分析,也没有什么美妙绝伦的听感文字,只是想就自己现在手头留下的那些设备作一个简单的整理,纯粹以流水账的形式记录一下,仅此而已
纵观自己现有的系统,最有趣的部分应该是耳放和耳机了,有8个耳放,和大概23个台式大耳机,这些耳机和耳放的搭配是我近些年来玩得最开心的部分了,因此想分享给大家。
先说说音源和周边,一套PCfi系统
数字源:
iMac 27寸
大U鼠
hydraz+zpm
解码:
dangrous music converter2
信号线和电源线:
以专业线为主,sommer,vandamme,gotham都有一些,辅以少量HiFi品牌线
墙插:
静神AG-M-SPD镀金版
Cooper ig8300
这套系统出来的声音我还是比较满意的,音源的信息量有保证,安定性还可以,细腻度一般,整体是比较饱满的声音
然后就是重头戏了,耳放和耳机:先上手机拍的烂图。。
1. Harmony design Ear909 :
外观设计:很漂亮,木头和金属面板结合得很完美,轮廓线条非常简洁和干净
声音特点:来说主要的特色是凝聚,干净,透明度很高,瞬态极好。有一种比较清冷的感觉,声场比较规整而不弥散
耳机适配性:T1绝配,这也得到很多烧友的肯定,909耳放并没有不切实际地去“打开”T1的声场,而是保持住了T1声场规整整齐的特质,而瞬态和透明度作为推T1的关键因素表现出色。我觉得这是唯一能够把T1的声音能量“完美”分配出去的耳放,在没听过更合适的T1耳放之前我还是觉得909是T1的绝配。
应该说拜亚一系的耳机在这个耳放上大部分表现得非常搭配,最适合的肯定是T系的这些拜亚,老拜亚初版880,初版990,901,911,931等耳机都非常适合,森海的HD600和后期800表现也不错。对于一些声音比较薄(老880)、或者中频不够鲜活(T系列)的耳机来说,前端的搭配会更加关键。
低阻表现一般,没有什么特别合适的(修正一下,最近试了一下,发现一些e之前的歌德比如mproi,gsk用909推还是相当不错的),反而是平板耳机我试过LCD2 LCD3 HEKv2,倒能推出一个过得去的声音。
2.XIaudio Formula S(+powerman官方电源):
外观设计:非常保守的设计,前面板金属质感还是不错的,那个和湖人v281一样的旋钮我觉得很难看,整体方方正正外观没啥好说的。只有一对RCA输入= =
声音特点:这个耳放是我最近一个入的,所以其实到现在都还没有玩好,声音上我也还没有真正摸清楚到底是什么,只能简单说下了。
比较确定的是声底略微偏暖,但绝不厚糊,声音很有能量感,密度极好,推动耳机时乐器质感非常强烈,音色上相对比较平淡。这里强调一点,我对耳放原理不了解,但是经过老烧的指点和自己的摸索,发现一个很明显的规律:越是难推的耳机或者是用方程式的低增益的话,推动耳机时越不会体现出方程式本身的音色,更多的是耳机本来的面目即音色特点,越是容易推的耳机,或者用方程式的高增益,越容易显现这耳放声底强烈的暖的感觉。应该说排除掉暖的特点来说,这机器的透明度是极高的,我甚至觉得不输909的透明度。
耳机适配性:从上面的声音特点可以看出,这耳放推动几乎所有“难推”的耳机都表现出色,甚至可以说越难推的耳机表现越出色,我拿来推动SA5000, K340,HD540G,HD800初版,KK等耳机,表现都是极为惊人的,应该说因为这个耳放,我才体会到了这些耳机真正的潜力,我以前用别的耳放推过上述耳机,以为已经是推的非常好了,直到用了方程式。 对于那些相对易推动的耳机,大部分推得不理想,我会再多尝试尝试的,有新的结论会及时更新。
3. Ear Yoshino HP4:
外观设计:那个外形大家也都熟悉了不再赘述,反正我对那个两个金色的旋钮还是印象不错的,旋转开关“啪”一下,然后指示灯亮起,舒服。
声音特点:我说不上来到底算是什么味道,简单说就是浓浓的韵味,美妙的中频,稍微激励的高频(但不刺激)和不是很大格局的声音。一种极为高级的胆味,浓而不重。大概就这样
耳机适配性:能推少部分相对易推的高阻耳机,比如HD600,T90,表现还不错。但这种纯粹是试试。真正的亮点肯定是在于低阻耳机,e系之前的歌德,AKG的5-7系,D7000,都表现得极为出色,自己总结,就是对于部分低阻中低敏和部分高敏耳机有极好的适配性,辅以音色的美妙,确实是一种高级的享受。但是还有一些细节,比如RS1眼睛有编号版我觉得不太合适,因为推起来有一种音色过于“扩大化”的趋势,浓重得有点过头;e系歌德也是大部分不太合适的,虽然看起来推起来了,但声音会明显有一些硬和死,高频控不住这些趋势,日系低阻高敏的话某些表现不错比如D7000,但大部分也是和e系歌德一样,明显过推。(不知道原理但自己试就是这种感觉)。
总之,这是一个极端追求韵味的耳放,我不知道是不是英国声,但这机器出来的中频是挺有我心目中英国声的调调的。
4. Rudistor RP030:
外观设计:除了那两个表头以外没什么好说的,就那样。。和后来的挖铝设计比起来。。。
声音特点:鲁迪的声音大佬们基本上都给出了意见。我都很赞同,就是一种非常和谐,安稳,流畅,开扬的声音特质,在保持了很好的透明度的同时,又有一层很鲜明的染色。主要问题就是声音比较软,密度一般,能量感一般。这种声音特点我觉得是需要内心沉静一些才能听进去的,我曾经因为听了很多更加“HiFi”的声音,所以打算把RP030卖掉,觉得这声音确实太软了没什么精气神,但反过来当对那些很“HiFi”的声音有点疲劳之后,反过来听鲁迪,又有一种内心恢复平静的感受,这是一个需要静下来慢慢去品味的声音。
耳机适配性:推动森海全家都是比较合适的,音色上很搭。特别是平衡驱动HD800,素质和音色都到了很高的水平。还有当然是官配MD2chroma了,用RP030推动的MD2我感觉才是音色上的完美协调,所谓的意大利美声,就是这么舒展,甜美,暖心。
其他部分我直接照搬上次鲁迪那一贴的内容:“这机器有一个非常critical的优点,一个极其特别的好处,就是当系统前端相对较弱的时候,这个耳放出来的声音也能保证悦耳和谐。而当前端信息量上去各种调整加入了之后,这耳放又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不靠染色而靠透明度的设备。让前端的素质能有效发挥。
其实还有一个点非常厉害,那就是单端和平衡各有各的好作用,单端来说除了推一些不方便改平衡的耳机,或者本身要求推力不算太高的高阻耳机自然OK。但更厉害的是,对于一些低阻中高敏耳机也有很好的适配性,和那些转推低阻的耳放比会差一点点,但是比很多力大声粗推高阻,低敏,平板的耳放又会表现好一些”
5. Luxman P-700u:
外观设计:没得挑,日系厂商的做工真是细致,每一个按钮,旋钮,倒角部分,抛光部分,插头部分,都很漂亮。XLR输入两队,RCA输入一对,RCA输出一对(只能直通RCA输入的信号,不能从XLR转换)。机器整体宽度和深度都很大,也相当重。。。
声音特点:在买luxman之前,我所看到的评价非常多都是日系,萝卜声这一类,实际上也对购买决策产生了一些动摇。实际拿到了之后,是觉得有一点,极端的细腻和透明,但总感觉少点什么,不是那么耐听的感觉,甚至有些刺激。但是对于一个设备,耐心是很重要的,如果简单一耳朵就觉得不好听,是容易错过很多好东西的。这个设备在我的系统里经历了“推低阻真厉害”--》“好像声音总是太素淡”--》“再多调整一下吧”--》“果然还是好”这样的过程。其实问题就出在那个极端透明的声音特点,配上了我相对专业设备,专业线材多的前端,稍微有一点音色上乏味、素淡的地方,就都在这设备上体现了,这也说明p700u确实是透明度极高,而不是所谓的萝卜味。
耳机适配性:低阻,低阻,还是低阻,高阻耳机我试过如果hd600和hd800用p700u的平衡口推,还可以,但和他本身的身价就完全不符合了,下降一个档次是至少有的。
在我的系统里,e系的那些歌德(RS1e,PS500e,GH2,GS2000e等等),基本上只有插上p700u,才能获得满意的推动结果。日系耳机耳机比如D7000,TH900, A2000Z,也是只有在这耳放上才是“正常”的声音。对于AKG的低阻,K701,K712,K812这些,我觉得也是推得很不错的。和所有透明度较高的设备一样,这个设备极度依赖前端,如果推动的耳机本身就在音色上没有特别明显的染色的话(PS500e,GH2,G2000e,K812, TH900),会非常容易出现平淡,乏味的声音特点。前端调好以后,这些都不是问题,因为单从“推动”层面来说,p700u对这些耳机的适配性是极好的,这个毋庸置疑。
6. Audiovalve RKV mk3:(已售)
外观设计:有人觉得外形很粗糙,我倒觉得这是我所有耳放中最有“设计感”的设备了,特别当晚上,打开机器,透过透明的天窗,看着里面8个管子亮起来的时候,一种满足感油然而生。。顿时脑放就开了,呵呵。
声音特点:无论在原配电子管还是换了之后,这机器声音给我的印象就是:中正,大气,饱满,宏大,一脸正气的模样。原配管下声音透明度低了一些,但也有一种独特的味道,后来我换上西门子的ECL805一套管子后,改善巨大,透明度已经至少不是个短板了,而原本的音色特点又很好地保留下来了。原管的声音胆味很浓重,换管之后我倒觉得有点向“胆机里的石机”靠近了(本来就是前胆后石)
耳机适配性:这个耳放在我这些各显神通的“耳放群”里,新耳机来说,HD800有方程式,030推得更合适,对于AKG的340 KK来说,方程式表现更强,对于K812来说,毕竟是低阻抗,RKV就算有阻抗适配器,发挥也不如p700u和HP4。
那么问题来了这耳放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找到的点,就是那些相对难驱动,但又不是极端难驱动的老耳机。诸如DT880初版、DT990、QP95、HD540G,K240系列,这些都蛮合适。我个人的观点:如果和方程式对比,RKV的推力虽然已经很大,但还是差一些,但从音色的角度,RKV还是有着更“高级”的调音的。推这些老耳机,从素质和音色上获得了很完美的统一。
当然了实际上这个耳放驱动一些新耳机比如HD800也是相当好的,不止是老耳机,只能说方程式和030推HD800太给力了。
说了这么多废话,从耳放的角度再讲几句自己的感想吧,因为我对耳放的技术方面可以说一无所知,所以只用盲人摸象的办法,说说自己乱试之后的感觉。。。
一、耳机耳放的搭配极为关键,千万不要以为买了一个非常高档的耳放,就可以通吃所有耳机了,通吃是不可能的,甚至于越是高级的设备,越不可能通吃,反而是低端一些的耳放,因为推力本身就小,所以推啥都还好,这倒是可能的。但是通吃的耳放有么?有,就是鲁迪,前面也说了,这耳放推啥都还可以,但不能保证推到非常好。
二、耳放和解码的搭配更多还是在音色上,如果音色搭配不是问题,且前端比较靠谱的话,那驱动耳机的时候我感觉是不太需要同时考虑的,因为我觉得,一个耳放对耳机驱动得好,那就是好,并不因为解码声音的改变而改变。
密度好了,信息量上去了,声音平衡了(除非耳机本身声音就很偏),声音舒展宽松了,那就是驱动得好了,这个应该是可以下判断的,而驱动好与不好,和解码部分是否适合这个耳机,我觉得是两个独立的问题,可以分开考虑。
三、大部分这个世界上出现的,有一定名气的耳机,声音都是靠谱的,不可能人家工程师弄了半天还不如一个消费者懂声音的平衡性啊宽松感啥的。所以对于很多耳机来说,多一些耐心,好好找到适合的放大器,总是能有所收获的。(那些从设计之初就想着把声音搞偏的耳机不在此列)
下面一楼说说那些我珍爱的老耳机。。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