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器材,不论精品亦或糟粕,均是文化与技术的合体,需要天时(时代)、地利(技术)、人和(文化),缺一不可,在发烧的黄金年代,欧、美、日依仗经济实力(有钱吃饱了搞艺术)、技术实力(有想法也能造的出来),确实研制了一大批经典中的经典,也塑造了发烧文化。
国内随着近年经济基础逐步夯实,电声技术的积累,各类器材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很多也渗透到了海外市场,在时间考验后,相信也会诞生一批经典国货品牌,但是,这里有个大问题,就是地利、人和有了,天时却似乎已经过了这个村。快餐文化愈演愈烈,全球经济衰退,传统文化受冲击,等等环境因素,非常不利于品牌的成长与积累,似乎太难,再重回黄金时代,能够与欧美经典品牌比肩其口碑,当然,那也是个无稽之谈,不是如今国货不能与古洋人战,而是洋人的东西也随着文化的变迁,大部分从走地鸡变成激素家禽,经过了抛物线的顶点,仅余当年辉煌的回忆,是文化使然,亦是事物发展趋势的必然。玩古董能不能站在抛物线的顶点?能不能脑放大开,能不能找到金砖,挖到宝藏?也不能,物是人非,残存的遗骸与未尽逝的灵魂,仅能勾起部分美好的回忆而已。
虽然每个机器的声音可能大有不同,但是认真去做的东西,那种文化烙印体现实则非常明显,因为旧时辉煌,国货难占一席之地,那个年代,多半还是进口与模仿,所以讨论就局限在洋货,不过走过几个异乡后,虽然故乡在某些方面存在短板,但是还是那么熟悉与温暖,希望国货能够带着自己的文化精神,渐渐站起来,对,带着自己的文化风格,其实这个说法也不对,因为每个国货都已经是带着中华文化烙印的产物,无论萌芽还是壮硕或是枯败。
起初,我理解为器材的文化烙印,是可以用词汇表达的,多几个词汇,多几个维度,就能把器材的特点基本框起来,渐渐我发现,这种方式并不准确,文化烙印还是深深存在,但是展现出来的形式,却五花八门,但是细细寻找,你依旧可以看到蛛丝马迹,这种微妙,我偶然间发现,其实也同样烙印在民族审美之中,纵观不同文化体出生的历史著名女影星,排名最响亮的几个中任选一个代表,气质与器材特点间的神似,妙不可言,正因为如此,上一楼贴几张图,分享一下。
文化(精神)与产物(物质),似乎彼此依存,彼此影响,彼此塑造,在每一个方面,都带着特有的DNA,很有意思。比如日本文化中的匠人精神,那种纯粹,那种执着,那种认真,在天龙9200身上,淋漓尽致,素质基本已经到了极致,不夸张的说比肩甚至压过820不无可能,但是是否接受,我想说,我还是喜欢自己的文化,用别人的东西,换换口味,再怎么好,总有水土不服,再比如柏林之声,我觉得其实可以看做电声艺术表达的一座巅峰,一种辨识度明显的修饰,一种带有金属性质的表达,是否拟真,或不尽然,西方文化对于金属运用及加工,尤其在乐器上,东方文化则更多使用的是木与皮的用料,自然,听交响,要用交响文化盛行的文化体的器材,更对味,更般配,听国乐,则有点怪味难免,也很好理解,至于人声,各国都占比不小的一块可谓通用的音乐形式,喜欢听山歌,还是美声,是摇滚,还是歌剧,区别大矣。
蓦然回首,我也大半德国器材,德国放大器,德国耳机,德国音源,有一定德国血统关联的界面或许也能凑个数,不管我怎么不喜欢德国声的严肃,但是我还是不知不觉中整了一堆,自己认为好听的德国货,同时我也拥有与之几乎对立的相位传真,德国器材的那种工整,就像西方皇家园林的修剪,相位传真的那种感性,就像苏州园林,实则用一个标准去衡量是不公平的,你可以说相位的频段衔接有问题,每个声段的处理都有不同的方式,没有一以贯之,你也可以说一众德国器材,久听实则有点乏味,太严谨公正,不够随性,但是二者,互补兼容,却又能皆被耳朵所接纳,很有意思。
讲了半天没有讲那几个老耳机,其实,老烧前辈早就有更深刻的理解,无需赘言,我只想说,老机器都注重全画幅的平衡,注重总体感,不过分解构音乐,其中,老AKG偏监听,比较干,可以说略带点涩的声音,偏瘦,但是纹理和质感确实很棒,不抹油,不抛光,不冷淡,该来则来,该去不留,不造势,不浮夸,对比拜亚,同样认真,却少了那份严肃、严谨。老森海,和后辈们一样,气势氛围的高手,无论更细腻的540G,还是更架势的580及后续,都每每拉开架势,同样音量下的森海耳机,放在桌上可以做背景音乐小喇叭听,但是AKG只是时不时露出一两个耀眼的音符,老拜亚带有一种拘谨,一份严肃,一种工整,介于前2者间,又有其特有的气质。
新一代的器材,总要和旧时代有所区分,总要有新的卖点,除了素质提升外,父辈的旗帜,似乎也尽数变了味,增加了点网红直播的元素,跟上时代的节拍,开始尽情摇摆,或许多年以后,我们复看现在,又是一个黄金年代,无数的平板,无数的便携播放器,无数的多单元定制耳塞,同样也是一段新的辉煌,值得怀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