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1-31 10:29: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layer- 于 2023-1-31 10:31 编辑
这个试试那个试试,东拆拆西换换能懂点啥,听来听去都是不上台面的声音。再AB也没任何鸟用。
线材最多给你测点信噪比和抗干扰程度,材料学对于音质的影响只能靠各种线材几何缠绕,金银铜搭配,接头焊接工艺如何不去破坏线材几何缠绕的一致性,还有各种冷处理之类的等等这些非直接正相关的操作。这些工艺和音质音色冷暖有设备去直接推测正相关吗?没有。只能去猜,去推测。说到底靠线材来调整声音都是盲人摸象。
而音箱和放大器,解码的设计可和结果正相关,直接了当多了。一大堆数据,比如造音箱要投资的研发设备可比造线材的要复杂,科学性的多。Magico 最近买了一套德国的Kippel system,大概率就是以后他们的音箱会越来越“脱箱”, 越来越高清,指标越来越好。
其本质就是科学造HiFi设备就能各种维度吊打那些纯耳朵收货的产品和受众,因为人家影响声音的因素越摸越多,越摸越透。有些大师整天拿这个电源线试试,那个信号线插插,看似积累了很多经验,但其实只是像小朋友玩低端晶体管显示屏,把gamma,对比度,亮度这里调调那里调调,调到自己满意的程度就OK了,但调来调去都在一块很糟糕的显示屏上搞。人家直接来块oled显示屏,那个色彩,那个饱满度,那个鲜艳,你们就直接嗝屁。
我还记得登峰研发头还说过,老子机器里面都是直接电路板最短距离焊接,不搞什么乱七八糟电源线怎么选,在电路板里面飞来飞去。你再拆开顶级设备,里面也都是强迫症般的纯电路焊接,科学一个好处就是一致性和相通性。
至于什么音质差异,那和科学研究了透不透有关,和地域欧洲北美风情无关。像chord研发头子就很理亏啊,tap数和他的滤波被破神话之后,接受媒体采访就直接说:“我不关心你们喜不喜欢,我造我喜欢的声音就可以了。”这很不符合现代市场学客户导向从push变为pull的大趋势啊。这种人在股东制的企业要么边缘化要么自己出去单干开小作坊比如vivid audio那样。
一天天地搬不同箱子到家里换得可勤快,然后搞来搞去还是那个垃圾声音。最后大家只能从情感上支持你。然后说“大师写得用心,大师辛苦了”。然后去你家家访的人越来越菜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