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subbass 于 2023-10-26 09:18 编辑
每个国家的器材或多或少都保留着其民族的底蕴和染色,法国和日本的器材在这方面尤为突出。 这俨然两种不同的产品思维的碰撞下,也就有了本次的评测。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感谢!
惯例先放简评,照顾素食主义——
双8.25寸(21cm)石板纤维音盆低音,6.5寸石板纤维音盆中音,1寸镁铝高音,法国制造,重量38.5kg/只 个人评分:★★ ★ ★ 非常推荐 !(五星满分)
B. 雅马哈R-N2000A 定价29900/台 一、劲浪Vestia N4主观评测 最大的区别是将中低音单元从亚麻材质更换为了石板纤维音盆。官网信息如下:
1. 减少形变使得其失真极低; 3. 口径可以做的更大(猜测是基于产品定位,劲浪并没有这么做)。
先从口径来看,基于本人对低频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在用过或听过的喇叭中,
N4恰好处于中间的位置,而结合定价来看,N4反而是最便宜的那一档。(不得不说,近年劲浪产品的性价比真的很高,我的意力突然不香了。。) 但这可能也是导致其下潜“仅”40Hz的“元凶”。
但前导向的缺点也很明显,对音箱的设计要求更高,气流的扰动很容易对单元产生谐振干扰,造成音染,因此,劲浪也为N4的每个单元独立嵌套了金属音圈,以减少障板的谐振。
最重要的听感,众所周知,音箱的煲和不煲有着天壤之别,尤其是低频方面。 可以说,开声后,其低频表现可谓十分惊艳: 尽管纸面数据上,N4的下潜“仅到”40Hz,中低频甚至切在人耳敏感点280Hz,然而,其所展现的信息量却着实令我意外。 归功于轻如薄纸,却又坚如磐石的全新单元,我可以负责任的说,N4属于下限很高——随便给个功放都能推个七七八八, 个人推荐要配到150瓦/8欧以上,定价3-5万元的功放来伺候,方能体验到其真正实力。
然而,我未曾想其与中低频单元衔接、配合的如此自然,也许是听惯了自己的气动、铝带高音喇叭,我竟从铝镁高音里听到了音乐性和柔美, 然而终究不得不佩服法系的调音水准,N4的中低频平衡性和衔接达到完美的和谐与统一,两种完全不同的材质竟实现了大统一。 请注意,我反复强调,N4的好是基于目前的价格,其同价位可以说是非常能打,假如其定价在8万级别,我反而会说其一般般,这也是个人对器材评价的基本逻辑。 N4本可以做的更好,可以通过彻底消灭箱体直角减少箱内驻波、通过更换更好的高音达到更丰富的信息水平、 但是这么一番操作下来,那不就是乌托邦系列了吗? :)
二、雅马哈R-N2000A主观评测
上图展示了N2000A残暴的用料水平,设计师肉眼可见的展示了其对【避震】的重视和用料的考究,而官网宣传页面上更写满了【重料】二字。 “采用粗线接地。。。为了加固接地,功放部分的输出采用了螺丝连接 ” “镀银铜质底脚” “扬声器端子由纯黄铜制成 ” 作为日系AV功放的忠实用户,曾被很多朋友劝说要“脱日入欧(美)”,但心里始终过不去【做工和用料】这道坎。 这种想法源于我游历日本时,踱步走进日本音像店。 从文化而言,小日本非常害怕打扰别人,也不喜欢被人打扰,也就导致了他们对产品的定位是以不打扰其他人为第一要务。 这种产品在无拘无束的国人烧友听来,一旦开大音量自然会有很大程度的“失真”、“萝卜味儿”、“不够大气”等,久而久之形成了“有色眼镜”。
说回N2000A,我没办法说它不存在日系机器的毛病,但并不妨碍我双目放光的完成了为期一周的试用。 做工质感、细腻的声音、可房间修正的HIFI体验、极为便利的操作。。。 (👇劳累,请往下翻)
————很HIFI! 很明显N2000A是无法驾驭这么大的落地箱,要知道,我平时是用800瓦/4欧来伺候它的。 事实上,无论是推piega还是上面的N4,2000A的表现均略显吃力,主要体现在我非常注重的一个潜在指标上——【结像】 这个结果并不意外,2000A的功放参数并不亮眼,其最合适的使用方法明显是“书架配炮”——在YPAO™ R.S.C.的加持下,很容易对大落地形成降维打击。 说回声音,其实并不用担心,得益于雅马哈的调音经验,它绝对没有怪声! YPAO™ R.S.C.的用法跟AV功放保持一致,接上麦克风,点ok,一分钟不到结束,拔下即可。
至于带灯光的复古表头,也支持三种跳表玩法,我一般会选动静最大的PEAK(峰值),当然,您也可以选择把它关闭,然后无视。
由于还支持ARC,N2000A简直是天生为客厅电视党打造的利器,加炮后还可同时满足影院和游戏的需求,作为多媒体中心也不为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