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润CEO 发表于 2008-1-20 09:10:10

原帖由 子木 于 2008-1-19 23:52 发表


看我什么?我真不认识叶立,不奇怪

一没见其人,二没闻其声

也不知道他在什么地方呆着,做什么工作的,多大年纪?

老军医

CXD2678 发表于 2008-1-20 09:17:14

哎哟! 看的好爽!

张小娟 发表于 2008-1-20 09:59:51

生存还是HIFI,这是一个问题。

wujiapeng 发表于 2008-1-20 10:58:30

原帖由 小白 于 2008-1-19 18:13 发表

算了,不折腾大家的耐心了. 公布答案是3500只. 这个数字大大超出了歌德先生的期望啊.

GS1000推出后,在欧美都很受欢迎. 英国的Hi Fi Choice,德国的老牌音响杂志,然后是美国发烧天书TAS,都给了它很高的评价. 针对国内不少发烧友关于GS1000难推的问题,我也询问了歌德先生的意见.

歌德先生说他不便对其他厂家的耳机放大器做评判或推荐,但他个人认为GS1000不必开到很大音压聆听,用RA1驱动,就可以得到基本满意的结果.

从歌德先生所说的意思,我得到一个信息是,他不赞成用很大的音压聆听耳机,而GS1000正是建议在中小音量下欣赏音乐之用,故设计上对高低频两头略做强调,以弥补中小音量下人耳对高低频的不敏感. 有点"等响度"调整的意思.如果违反歌德先生的设计本意,用强劲的耳机功放把GS1000推到很大音压欣赏,未必是GRADO原本希望大家听到的声音. John Grado是个松弛,优雅的人,他不会希望大家把GS1000,RS1都推到"振聋发聩"的声压级.

当然,一个产品出来了,上市了,就成为一个"公众产品",大家爱怎么玩怎么玩,未必一定要遵照设计者的意图. 但,了解设计者的意图,还是很有启发性意义的.

音响杂志上写的好像都没有是不好的;P

wujiapeng 发表于 2008-1-20 11:05:20

原帖由 小白 于 2008-1-19 20:02 发表
最后说点自己的感想.

综观当今的发烧圈,传统的老牌,象森海,AKG,都在随潮流而动,开始走时尚化,流行化,便携化的路线,原来的"发烧精神"渐渐消退,开始大量抛出搭配IPOD,MP3和电脑使用的时尚轻便耳机. 那个曾经制造过HD540,大奥小奥,HD580,HD600的森海,已不再"发烧",那个曾经制造过K1000,K501,K240系列,K340的AKG,现在除了K601和K701外,在发烧方面也实在是乏善可陈了.

这些大公司,受股东董事会不断增长利润和市场份额的要求驱动,已不可能再发烧,不可能再投入资源研发ORPHEUS,K1000那样的产品. 世界变了,环境变了,当今之世他们只能靠大量的时尚产品去满足股东们对利润和市场占有率的胃口. 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是其体制造成的.

歌德先生却是这个纷繁的商业社会里一位姜太公式的人物,一位自娱自乐,有资格和闲情逸致"玩发烧"的人物. 没有董事会在背后逼他完成多少利润,没有股东们催着他增长销售额. 是他的公司,他过着悠闲的日子,愿意多做就多做些,愿意少做就少做些. 这种家族式经营的体制,才有可能形成这个"玩发烧"的氛围. 所以综观当今的HI-FI圈,发烧精神最纯粹,玩得最好的,多是这样家族式的,私人式的小厂. 老板自己是设计师,是喜爱美声,喜欢HI-FI设计的人,而不是只知追逐利润的纯粹商人,背后也没有董事会逼他做一些"不发烧"的事.只有在这样的体制和氛围下,才能形成一个优雅的,松弛的发烧产品设计制造的环境.

这是一点很深的体会.



恰恰相反,歌德是最会赚钱的.不要忘了这位老板是读什么出身的.

nadesicozhao 发表于 2008-1-20 11:11:35

原帖由 chris8302 于 2008-1-19 21:55 发表
问一下白版,歌德每个耳机都人工来,能保证每个的质量吗?不会有的装的好,有的装的不好吧?

即便是大规模流水线装配的东西,个体差异依然是存在的,甚至可闻的
我知道有人不信,当你真正切身体会过后,才会有所感悟吧:D

nadesicozhao 发表于 2008-1-20 11:13:41

原帖由 小白 于 2008-1-19 12:37 发表
继续继续!

话说用歌德先生的2500美金旗舰唱头的原型机,经过THRESOLD前级,FORTE功放,推动歌德先生自制喇叭,出来的声音是如何的呢?

这是一种很自然,平衡,均匀,温暖的声音,非常不错. 有点出人意料的是系统的声音并不怎么象RS1,准确地说不象RS1在很多系统里出来的偏亮,偏冲,很强劲的声音. 而是有点象RS1在RA1的推动下出来的那种松润醇和的声音. 整个声音是100%"模拟"的,不硬,不起棱角,不突兀,全频衔接非常温暖流畅.

至此我可以肯定,歌德先生本人的审美口味,就是如同RR组合的出声一样,并不是那种过亮,过冲的RS1声,而是RS1在RA1驱动下的发声: 温暖,松弛,润和,自然. 再一次印证了RA1和RS1组合的调声协调性和"权威性". RS1在歌德先生的听音概念里,应该出什么声? 就应该出RA1驱动下的那个声. 也许RA1确实不够HI-FI,你可以改用其他比RA1更HI-FI的耳放,但如果效果不是象RA1那么松润平顺,就不是歌德先生心目中的RS1美声.



还记得上次10/1聚会盲听headfan的仿RS1和真RS1么
当时的结果是2V2
我之所以盲听后认为原版RS1的声音好,就是小白这里说的问题,更加自然亲切松弛有亲和力的声音‘
不会为了某个指标而发出做作的声音,一种和谐之道

wujiapeng 发表于 2008-1-20 11:15:54

Hand Made 往往是最值钱的,先搞清楚skilled worker 这个概念,不要想当然的这工作谁都能做.

nadesicozhao 发表于 2008-1-20 11:18:53

原帖由 wujiapeng 于 2008-1-20 11:15 发表
Hand Made 往往是最值钱的,先搞清楚skilled worker 这个概念,不要想当然的这工作谁都能做.

这当然没错
但是如果大规模流水线的东西和Hand Made 的东西,同一个档次水平的卖一个同档次的价格,我只能说,歌德同志算厚道的

wujiapeng 发表于 2008-1-20 11:24:06

原帖由 nadesicozhao 于 2008-1-20 11:18 发表


这当然没错
但是如果大规模流水线的东西和Hand Made 的东西,同一个档次水平的卖一个同档次的价格,我只能说,歌德同志算厚道的
歌德的利润其实是不少的,贵就是贵在那个特色上.工人的工资应该是最大的成本.John Grado非常清楚这一点,一旦他违背了此道,歌德离衰灭就不远了.

小白 发表于 2008-1-20 11:25:03

有一点大家注意一下: 耳机这个产品,是无法100%机器流水线制造的. 有一些环节是一定要手工干的,哪怕是森海,拜亚,AKG那样的大厂,也是如此.

另外开公司做产品都要赚钱的,看做什么而已. 靠花花绿绿的时尚耳机/耳塞赚钱的公司看太多了,CES上放眼都是,所以看到歌德先生靠钻研,实验发烧耳机赚钱,还觉得亲切. 他的RS1传说中实验了多少种木头,我跟他确认过,真是如此. 他是一种种材料试过去,靠耳朵听的.

wujiapeng 发表于 2008-1-20 11:36:46

国外做产品的都不是纯粹的生意人,一件产品往往是价值走在最前面,不管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这点跟国内是很不一样的.但没有一套有效的经营策略同样是不行.

nadesicozhao 发表于 2008-1-20 11:38:02

原帖由 wujiapeng 于 2008-1-20 11:24 发表

歌德的利润其实是不少的,贵就是贵在那个特色上.工人的工资应该是最大的成本.John Grado非常清楚这一点,一旦他违背了此道,歌德离衰灭就不远了.

衰灭绝对不会太远
85后那代基本都是"拿着ipod听PMC"类型的,传统的hi-fi本就逐步衰灭着
senn这种转型快的厂家绝对是有高瞻远瞩的

但是歌德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符合我们老一辈发烧友利益的

小白 发表于 2008-1-20 11:42:09

确实从纯商业角度看,应该象森海那么转型. 适应时代,适应潮流吗! 但对我们这些传统发烧友来说,它转型,失去了我们. 不过失去我们这些老朽,得到了无数IPOD使用者,商业上看当然是划得来的! ;P

所以说从纯商业性考虑,和从坚持发烧理念(追求美声)考虑,做出的动作是完全不同的.

张小娟 发表于 2008-1-20 12:18:43

原帖由 小白 于 2008-1-18 21:11 发表
从曼哈顿岛赶到Brooklyn,既可以开车穿过大桥,也可以很方便地坐地铁直达. 坐地铁R线到"第45大街"下,走几个BLOCK,就来到了歌德公司的楼前.

这是一栋历史悠久,三层楼的建筑. 附近是住宅区,都是独门独 ...

缺张照片。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查看完整版本: 小白拜访歌德公司全程记录(更新完整)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