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yonc 发表于 2014-9-29 17:12:11

音响行业的技术进步实在是太慢,有厂家做出点特别的东西总是有人会质疑这个质疑那个,连到厂家技术白皮书都讲得很清楚如何实现某些技术以后他还要认为厂家的A就是他认为的B,sam技术跟等化根本就没关系,也不是EQ,跟房间更没有关系,唯一的遗憾就是,匹配的喇叭还是太少了,进度也太慢,不知何时才能轮到marten bird2{:1_126:}

wangjue522 发表于 2014-9-29 19:07:58

南方小孩 发表于 2014-9-29 09:40
这个技术不可能获得成功。

首先,很具体的,没有喇叭厂商尤其是大牌会承认这个技术。怎么可能承认别人 ...

自己没听过没比较过,还是保留下自己的意见吧。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wangjue522 发表于 2014-9-29 19:11:29

南方小孩 发表于 2014-9-29 12:08
也许吧。

专用领域没人敢忽悠的。卖天杀价的必须有天杀本领,不然就滚蛋。


发言让人看了头痛,难道别人都不知道,就是喜欢音乐的玩具嘛,自有自的玩法,您太多虑了。

南方小孩 发表于 2014-9-29 21:31:39

wangjue522 发表于 2014-9-29 19: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发言让人看了头痛,难道别人都不知道,就是喜欢音乐的玩具嘛,自有自的玩法,您太多虑了。

这样就头疼了,您太娇嫩了。人类有逻辑,不是所有东西都需要试才知道。何况DSP处理的喇叭在下听得多了。

但,我说过了到此为止,不多说了。

接下来, 为小白先生的试音报告欢呼吧!

luckyjamesriver 发表于 2014-9-29 22:21:18

后排座位等待着!
烧友们更喜欢折腾,才有各种品牌,各种产品的市场。
听感是主观的东西,不同人的耳朵不同,听力不同,造就了差异和缤纷世界。
这回简单了,不折腾了,直接地挖雷!
悄悄的进村

bthans 发表于 2014-9-29 23:23:19

4月份南京威虹用地瓦雷推b&W802D时就已经讲过这个功能了,具体描述原文如下:“我们在实际搭配802D时,反复的比较了启动优化时和不启动优化时的声音表现,确实可以明显感觉到,启动优化的声音质感更加的圆润细腻,高频的“水分”也较多,每一个音符显得比较滋润、顺滑。”

描述声音的词汇实在过于飘渺感性,如果按照我理解的“圆润”“细腻”“顺滑”“水分”,那么它对于802D的作用在于降低高频的刺激性(新款802D高频就如那颗钻石般的感觉),同时加强了凝聚力(也就是结像力、微动态等等)。如果我没理解错,那么这个功能可以看做是个”对相位失真有正面作用的EQ“。

期待白版的听感{:1_128:}

yangmetal 发表于 2014-9-30 00:04:12

关于SAM误解还是很大的样子,来个官方解释吧:

SAM的作用:

[*]相位对准,尤其是问题最大的低音相位问题的彻底解决
[*]低音延伸,作用于频率150hz以下,不影响决定喇叭风格的中高频。举个我们自己喇叭的例子,从44hz最低延伸到了22hz。这不是eq能做到的。
[*]单元冲程保护,当音量过大,超过安全冲程,会自动保护喇叭,对于密闭腔体喇叭,单元非常有意义
[*]音圈过热保护,精确控制电流,再大音量都不会烧音圈

传统dsp技术都有目标曲线,一个假象的理论上的完美曲线,让喇叭往这个目标曲线上靠,这会带来很多负面的问题。我们完全没有目标曲线,我们只在意喇叭最终重现的声波和音乐中记录的一致,如下图所示,这是实验室实际测得SAM前后SPL曲线,白色是原始声音信号,红色是在没有sam前的喇叭实际测得曲线。可以看到在相位上有很大的偏差。功放对喇叭的控制是非常不精确的。



正因为这些,SAM是革命性的:通用型,无法针对性优化的放大技术,变成了高度个性化,定制化,并精确匹配的SAM+ADH技术。

唯一的困扰是SAM需要我们获得喇叭,对单元,腔体,分音进行测量,通过65-100个参数来建模,然后进行精细化的调整。这个过程暂时只能在我们的实验室完成。也需要厂商提供单元资料,分音信息等来加快整个过程。所以我们每一款SAM的喇叭背后都有喇叭厂方的支持,在没有厂方的允许下,我们是不会自行制作SAM的。

理解了原理后,可能有人会说,好像也没多复杂么,其他厂也能做个类似sam的东西在他们功放前面么。
但是要实现SAM,没有全数控,能精确输出电流电压的ADH放大技术,是完全不可能的。所以说SAM不是孤立的,和ADH合体后才是真正的宇宙无敌,天下第一,哇咔咔咔咔咔。

咳咳,再重申一遍,SAM绝对不是EQ

yangmetal 发表于 2014-9-30 00:24:46

阳光枫林 发表于 2014-9-29 05: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802和800相对它们的价格来说素质平平,我朋友用20多万的柏林之声前后级推802D声音也就那样。
地雷推800或 ...

B&W的800系列有点像森海,非常容易被误解,但其实推好后声音非常优秀。

我最初对802也是有偏见的,直到有一个事件彻底改变了我的观点。那次的聆听经验是颠覆性的,我至今难忘。

一个闷热的晚上,饭桌酒后,台湾一位德高望重的hifi前辈,20多年只卖B&W的骨灰级玩家,把我带到他的店里。狭长的不规则空间,层高很高,长边摆放,杂乱的摆设,聆听位置离后墙只有50公分,离喇叭只有1米多些。

坐下前我心中不禁犯嘀咕,这没可能好声啊,所有情况都是最糟糕的。但是一开声,我呆住了,声音柔顺自然,喇叭消失无形,完全没有近距离的压迫感。音场自然宽广,播放乐团有优异的定位和3d尺寸。大动态起来准确毫无拖泥带水。这无疑是我听过的最优秀的802d的演绎,而这时驱动的正是D-Premier。我揉了揉眼睛,听到的和看到的严重不匹配,不得不暗暗佩服老先生的调教功力。

醇厚水润 发表于 2014-9-30 08:51:38

wangyonc 发表于 2014-9-29 17:12
音响行业的技术进步实在是太慢,有厂家做出点特别的东西总是有人会质疑这个质疑那个,连到厂家技术白皮书都 ...

同感,不过说破天也是听到好才算好。

PinkMartini 发表于 2014-9-30 09:45:48

管他什么技术不技术。我就关心小白对比完觉得是否有差别{:1_128:}

小白 发表于 2014-9-30 12:29:55

SAM有差别没差别,我说了很多人还是会不信,我打算这么搞,十一假期后,抽一个周末,在上海安润2楼听音室搞一次小型的试听会,开放有兴趣的烧友自己来听、对比、感受。具体时间待定中。

wangyonc 发表于 2014-9-30 14:08:32

地雷新天地旗舰店也可以随便听,sam在播放过程中反正可以随时开关:lol

小白 发表于 2014-9-30 14:36:11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4-9-30 14:40 编辑

说点我自己的对比感受:首先一对比就会知道,SAM绝对不是什么EQ。开启和关闭SAM,声音的频响特征、高低频量感,没有任何变化。但它对声音带来的影响确实是明显可闻的。如果要我概括总结的话,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结像”。可以说全频的结像特征都有改变。开启SAM后,全频的结像都更稳定、凝聚。很简单地聆听一段人声独唱或小提琴独奏,关闭SAM后,会觉得人声和小提琴的结像略微前冲,整个结像的能量似乎分布得“散”一些,有一些频段的声音能量会向前冲,而开启SAM后,人声和小提琴的结像没有任何前冲感,能量凝聚为一个稳定的实体。那些向前冲的声音能量没有了。我再说得仔细些,SAM不是改变人声或小提琴的“结像距离”,不是把结像拉远,但是会使得声音的能量更安定而集中,这样那些向前冲的声音成分就没有了,结像听起来会变得更为安定。

另外SAM的开启与否对低频的影响是很显著的。不是影响低频的量感,而是影响低频的弹性和凝聚性。开启SAM后低频明显表现得更有弹性、更凝聚。关闭SAM后低频弹性减弱,低频能量会“散”一些。

以上是主观的听音感受。我分析还是和相位的准确性有关。SAM可能带来更好的相位一致性,导致凝聚性更好、更安定的声音结像,而且影响是分布在全频的。

小白 发表于 2014-9-30 15:07:34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4-9-30 15:19 编辑

总体上,SAM启用后,给我声音能量更井井有条、更受控和安定的感觉,而关闭SAM后,给我声音能量更“发散型”的感觉。我琢磨了一下,也许在某些情况下某些人会更喜欢不开启SAM的效果——那样声音似乎更“淳朴未凿”一些,有一种原始性的“发散感”。但我还是更愿意开启SAM来听音乐的,这样声音更耐听、更安定和凝聚一些。听过SAM处理之后,回到原始状态,声音多一些散乱感。我借用一个名词“熵”——我的感觉是SAM处理降低了声音的“熵”,带来更有序、安定的声音。关闭SAM,声音的“熵”值会提高一些。

SAM不剧烈地改变声音,特别是丝毫不改变声音的频响分布和特征。它只是微妙地“收拾”声音,使得声音的能量更安稳、凝聚、耐听。我认为这是一项成功的技术,比我之前接触过、听过的所有“声音处理软件”“声音处理算法”都要高明得多。不是一个境界的东西。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使用匹配喇叭的SAM算法。用什么喇叭,就下载根据其特性所设计的那个SAM软件。

wangyonc 发表于 2014-9-30 17:15:21


看到这个数字几个月木有变化,我也是醉了。。。。sam技术离我非常遥远。。。。。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帝瓦雷SAM主动式喇叭匹配技术目前能匹配的喇叭(代理商开始提供家访试听)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