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585|回复: 64

[耳机]

[复制链接]

214

主题

3312

帖子

216

积分

荣誉会员

俱乐部理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6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5-21 08:4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昨天费了九牛之劲,将8PK和K1000搬会家中,推静电耳机的全平衡耳放8BA也最终定型,在加上原来的8PR推H600,三套耳机系统同时A/B/C。趁着在家轮休仔细听听。
电视我们来聊聊这些耳机吧?不过我在家自费上网,打字又慢,你要有空就多说说如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万

帖子

199

积分

荣誉会员

俱乐部理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9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5-21 11: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8PK+K1000在平衡、细节、动态、速度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能量分布居中略靠下,频带衔接自然,音色十分的饱满圆润,没有一丝的粗糙、毛刺与颗粒。
说缺点,高频延伸尚不能达到高级静电耳机的水平,低频下潜与HI-END音箱和以低频见长的600比有所不足。
说优点在40Hz以上音质音色达到极高的逼真度,小提琴的涩味,钢琴的轰鸣,人声的肉感,非常的清晰和忠实。
中频无以伦比,人声重放具有最高的素质。
能够彻底的揭示出前端器材的特征,昭示唱片的素质,具备参考监听的素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万

帖子

199

积分

荣誉会员

俱乐部理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9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5-21 11:3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iLLogiCo 发表
[B]问个问题,做前级的话,哪个更好些?:confused: [/B]

前级,8PR>8P=8P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万

帖子

199

积分

荣誉会员

俱乐部理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9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5-21 16:4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谷雨 发表
[B]上午听了K1000,心想这下完了,几乎所有的CDR和盗版都不能听了。 [/B]

是呀,我准备扔一批唱片了,我常用的测试碟差不多都死了,不过我没有你那么爽,好碟一堆,我都是随便抓几张什么内容都有的。这回干脆换代吧。

倒是去年的白天鹅那张碟还可以。你和吴童帮我刻的碟也~~~我曾经很喜欢它们呀。

没买刻录机我是做对了!

我现在看我的解码器已经是斜着眼睛了,可比它好的这个价钱,唉,行呀,先这样吧,也算可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万

帖子

199

积分

荣誉会员

俱乐部理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9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5-21 17:2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个问题:

“听K1000有一个感觉,很多录音像是在及其空旷的野外录的,而不是录音室或厅堂,就是这个原因。
另外,K1000为什么对线这么敏感?对唱片这么敏感?甚至对避震都这么敏感?比如盗版或CDR,翻制过程中不仅是丢失了信号,还会造成型号的失真和噪音,然而在其他系统上,由于这种噪音的电平是极低的,淹没在了环境声信号里面,一般是不明显的,你更多的感觉是cdr高音低音延伸不好,也就是丢信号,而不是信号错。

K1000的这种设计恰恰短路了这种环境声,这样就能非常明显的感觉到任何对中高频的扭曲。”

既然环境声,比如衍射、反射这些也是录在唱片里,翻制的噪声也是在唱片里,虽然一个是录的,一个是复制中产生的,但是对于媒体而言,都是一样的,就象复制磁带。那么K1000如何能短掉信号,而不短掉噪声呢。如果真是这样,那原因可能是:1。它们的频率不同,AKG的频带上有大坑。2。我的大脑能滤出有规律的噪声,而对弥散的细小空间信号没有关注。

K1000和其它一些AKG耳机的堂音表现,或者所空间感的强烈程度一向不强,501算强的吧。这可能与设计的理念有关吧。K1000在这方面确实显得问题突出一些,原因是什么?振膜覆盖能力的限制?还是听音环境的噪声掩盖了很细小的信号?如果设备是按照正常信号的强弱对比重放的,这些细小的声音是很容易被环境掩盖的。我们平时去听音乐,那种流动的空气感,是无数微小的声音信号构成的,录音很难收入这么多信号,只能有选择的收入很少的一部分,或者人为制造一些。最近我早晚都听,很明显,早晨声音更好听,因为早晨非常静,电源也干净,晚上我在的地方不算乱,可邻居、外面人都在活动,我也要开电扇什么的。本底噪声大了很多,从35DB到45DB不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可对开放程度非常高的耳机来说,掩盖了不少小信号。是不是这个原因呢,我想我们都试试,来验证一下。

我对HD600一直有微词,我是感觉它的泛音和堂音有加强的嫌疑,空间感有了,泛音丰富了,但是比例失衡,稍多了一点,基音就显的少了,华丽的东西多了,自然流畅的感觉少了。Sennheiser传统的声音是厚密的,我多次听各种型号的SENNHEISER、250、540、560等,啊,那厚密的声音,强烈的包围感,象真的厅堂感,乐器仿佛挂在天幕中的星星。我也很喜欢,但我无法与它们长期相处,我更喜欢舞台感,一个舞台在一个大的空间里。

总结一下,我觉得K1000的堂音欠缺,空间感不强烈的原因应该是设计理念和环境抑制造成的,试试看吧。

它极高频和极低频的问题,极低频的问题我觉得不是不能解决的,是不去解决,如果解决的极低,我怕高频就不行了,一片振膜完美覆盖超过整个听阈的频率范围还是实现不了的。
极高频,K1000这张膜怕是很难实现的,如果改了磁路可能可以实现。

K1000我觉得好在相位的失真极小,前后左右贯通,声波的直射,绕射都很自然。


对于4040我实在无法接收它稀松的中低频,和偏柔的声音。从我玩ET1000的经验和听HE60的感觉,静电耳机的中低密度力度完全可以跟动圈比试,最终是个驱动的问题,希望老叶能给STAX耳机一个更理想的解决方案。静电耳机的驱动是很难的,那么名贵的007T尚有妥协,何况006T,商品嘛。
静电的长处除了细致的高频动圈无法望其项背外,我觉得这是能够比较完美的覆盖整个听阈的一种换能方式,我指望它,也对它的驱动成本心有恐惧,不会比K1000少只会更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万

帖子

199

积分

荣誉会员

俱乐部理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9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5-22 09: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早晨起来听K1000,环境安静一些,堂音确实多一点,根本上还是少,跟K240这些差不多。K1000在12KHz左右有抬升,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

RS1和K1000在我这里堂音都不突出,这两个都是中频好的东西。综观耳机品牌,GARDO和AKG的堂音都不是突出的品牌,Sennheiser和日本的耳机在这方面做的突出一些,Beyerdynamic算是各方面比较均衡的。堂音的多寡与结构没什么直接关系,还是个不同品牌的理念问题吧。
AKG和GARDO都是重视中频清晰度的东西,AKG历来的监听市场使他同时重视乐器的分离度和位置。就600和4040而言他们是尽量函盖超过听阈范围的频率,对中间的小的缺欠不是很在意的,所谓大而化之的HI-END方向吧。

堂音,就是混响的问题。录音中混响处理对不同音乐类型和不同录音制式采用不同的方法。交响、合唱这些远距离拾音的东西,需要长混响的录音场所,对于小编制的乐曲、室内乐和独奏是在长混响还是短混响录音室录音各有各的理解和办法,现代流行音乐大多是在短混响室内分隔录音,后期加入人工的混响和延时,电子音乐就更不用说了。不管采用什么办法吧,混响是不能少的,乐器在自由场和扩散场中的音色是不同的,混响的控制目的还是为了使得收录的乐器音色饱满纯净的。长混响室还是短混响室,要求都是声音能量的均匀分布,所以我觉得录音中不该有很强的录音场所边界感,即使宗教合唱这类需要在长混响的教堂内录制的节目,明显的混响声也是来加强人声的美感,不是要知道教堂有多大的。

对于录音室的混响特征和频率特征,不同国家、厂牌、录音室都有自己的认同的标准,在耳机方面有这种差异也是正常的。

谷雨,实话实说,我觉得我的8PK+K1000在混响声方面确实少一点,现在我搞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情,用老叶的机器这么长时间没出过这种事情,看了二流品牌的管子的延伸可能确实保守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万

帖子

199

积分

荣誉会员

俱乐部理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9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5-22 09: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早晨越听越奇怪,很多唱片变好了,录的越好放的越好,很多以前觉得不错的唱片发现某些方面表现不成了,同一张唱片不同曲目也一样,遗憾ING~~~

饼叔,你说的我理解的,哈哈,我去剧场多,音乐厅少的可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万

帖子

199

积分

荣誉会员

俱乐部理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9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5-22 09:3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说K1000对音质音色的还原。

哈,太好了。今天听张碟,以前对这张碟也比较喜欢,这次听的最理想。里面有个吉他弹唱,单点录音,吉他的琴腔就在人的腹部偏左的地方(录音和实际情况是镜面对称的),人声突前一点,自然啦,唯一的一只麦克要放在人前面的。这就描绘了个生动的画面吧,人头部的转到也可以感觉到。

行,具体人和吉他的音质音色如何好就不说了。

音色,是物体振动的频率之间的关系及特征,由谐波、共振锋与时间过渡特征决定。谐波和基音都有了,我们可以识别不同的乐器。要完整的重放乐器的音色,共振封和时间特性也要正确,这就是说不但频率响应要好,相位特征和瞬态特征也要好。如果把乐器的声音看做以时间为轴的一条联系的波浪线,这个波浪线前面平缓一点,后面的峰密集而短促,如果有得峰前后位置错了、振幅错了,重放的音色也就变化了。在这个波浪线的表面还有许多细小的突出和凹陷,没有它们乐器的音色不会受大的影响,峰的位置和幅度都对嘛,这是受影响的是“密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万

帖子

199

积分

荣誉会员

俱乐部理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9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5-22 09:54: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别瞎说,你等着看谷雨因为STAX烧钱吧,比K1000还狠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万

帖子

199

积分

荣誉会员

俱乐部理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9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5-22 12:4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老谷啥时候扔唱片,我到北京拣去。
我那些都是瞎写,确实不是一个问题,随手就写一起了。

昨天晚上还想了不少,今天早晨听了一个多小时,没什么词了,说的大多是空的,说的再多不如听一下有意思。

动圈和静电的染色问题我还真想说说,咱以后再争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万

帖子

199

积分

荣誉会员

俱乐部理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9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5-23 10: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底还是个何为音色正确的问题,我认为K1000的实体感最强,音色最自然,这就是正确的,全音域乐器和低频为主的乐器K1000不能彻底把握很正常,可以理解。
谷雨的话我也可以理解为K1000分辩同一类型不同音色的低频乐器的能力不强。K1000是不是在音色还原和准确上有很严重的问题,有多严重,怕是还要商讨。
K1000很敏感,前几天换了管子听,不同的管子,同样的贝多分的奏鸣曲,小提琴和钢琴的音色相去很远,明显好管子的声音更透彻自然,更具有分析力。


SPRINGSON,RS1很好,染色不重,声音是很忠实的,各种音乐拿得起放得下,大作品也不错。它对设备也非常敏感,如果调教得当我认为它不会输K1000很多,可能只是平衡感上差一点。它是在书房中静静欣赏的耳机,可谓赏心悦目,不是为了K1000的调整筹款,我不会让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万

帖子

199

积分

荣誉会员

俱乐部理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9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5-23 10:2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驱动上玩K1000最难搞好的不是低频,低频都出不来就别谈驱动K1000。

最难做好的是平衡,达到平衡的办法有扬和抑两个办法。

8PK最大的优点是把K1000的平衡感完全解决了,在保证K1000低频充分发挥的前提下没有损失中频和高频的特征,底子打牢了,下面如何调自己需要的声音就真的看造化了。

看以前的一些评论,都是K1000如何透明清澈一类,我以前也是这种感觉,现在我觉得这些感觉都不太正确,K1000是如同HI-END监听箱的音色,中频饱满圆润,十分健康,如果纤弱了,检讨器材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万

帖子

199

积分

荣誉会员

俱乐部理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9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5-23 12: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springson 发表
[B]老电的MULLARD多少米啊?广东有很多全新的,也有假的。 [/B]

不告诉你!你要找我买管子,保证全给你搞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万

帖子

199

积分

荣誉会员

俱乐部理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9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5-23 12: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谷雨 发表
[B]推K1000是要解决几个问题,
一是功率,这主要是K1000太古怪。K1000灵敏度低至74 db,阻抗高达120欧,
二是原来台湾的Roger理事说的电压摆幅的问题。
其三是要有平直的频率响应与极小的失真。
其四是不仅仅信噪比... [/B]

AKG公司的人就告诉我一句话:足够的电压和尽量小的失真。我当时想骂人---HI-END合并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万

帖子

199

积分

荣誉会员

俱乐部理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9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5-26 08: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谷雨,昨天我回来就睡了,没听到电话。

现在系统的低频好很多,K1000的低频很清晰了,层次也有了,但它的超低和堂音还是差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QQ|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2-6 09:48 , Processed in 0.100112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