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谷雨

[耳机]

[复制链接]

169

主题

3023

帖子

14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44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5-23 19:27:09 | 显示全部楼层
谷雨说钢琴不爽,我怀疑是老马的病因?
不知道电视那里感觉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27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03-5-23 10:28:01 | 显示全部楼层
谷雨:Horowitz的老丈人是Toscanini呀,不是莱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27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03-5-23 14: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当谷雨和电视这样的人决定去钻一个牛角尖的时候,那钻的深度是可怕的——估计能钻到地核,象前阵子看的那部电影The Core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6

主题

1万

帖子

481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81
注册时间
2001-11-21

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03-5-21 11:3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问个问题,做前级的话,哪个更好些?:confuse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

主题

3052

帖子

128

积分

荣誉会员

俱乐部理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8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5-22 08:48:09 | 显示全部楼层
电视,舞台没有在大空间的,当然露天音乐会除外,一般音乐厅都是很小的,那种感觉就是600的那种
事实上k1000能把20k做好已经不易,它的结构实在是比较特殊,消除低频音染,是牺牲低频为代价的,想让他出极低频,是完全不可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

主题

3052

帖子

128

积分

荣誉会员

俱乐部理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8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5-26 08:3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鬼东西还想出超低,做梦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271

帖子

4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41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5-23 17:49:5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谷雨兄:8PK+K1000 和 8BA+STAX 404在低频和中低频表现的区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271

帖子

4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41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3-5-24 10:39:32 | 显示全部楼层
8BA驱动下的静电低和低频已经非常不错了


我听过8BA+STAX 404 一耳朵,就我的感觉,低频还是有很多让人期待的地方,因此想知道K1000的对比表现。和原厂配的放大器比‘低频已经非常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3312

帖子

216

积分

荣誉会员

俱乐部理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6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3-5-21 15:50: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午听了K1000,心想这下完了,几乎所有的CDR和盗版都不能听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3312

帖子

216

积分

荣誉会员

俱乐部理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6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3-5-21 16:55:56 | 显示全部楼层
1、为什么找这些系统?
Sennheiser HD600+8PR
AKGK1000+8PK
STAX  404 + 8BA
另外还要看看8PK推HD1000,W2002和240DF的情况。

第一套系统是传统动圈的代表和极至,
第三套是普遍使用的一个静电耳机和一个优化放大器。
第二套最特殊,是一个设计思想,工艺,元件,均非常特殊的耳机和他的放大器。

K1000的单元实际是个半球顶高音,只不过这个半球顶是个全音域单元,和耳机的震膜不是一个概念。这个高音从指标上看很有意思,
音域宽:从70Hz到20k以上,
比较而言应该是个音域非常宽的小中音,
另外从灵敏度看太低了74DB,从阻抗看太高了120欧姆,我跟柳树聊天时说,这么棒的全音域单元,akg的这个耳机单体实在是全世界第一,可惜没办法用在音箱上。

另外,其实从最开始和电视聊K1000的时候,我们两个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但是对于大的客观问题的看法是基本一致,电视95%以上的关于K1000的观点我都赞同,只不过他说优点多些,我说问题多写而言。另外,中国AKG党的电主席对K1000实在是研究深刻,这点实在高山仰止。我在老早之前感慨过电视的一篇介绍K1000的大作,如果国人都有这种精神的1/3,中国如何不强?后来看到WINNY的静电,这种感觉又悠然而升。这个论坛上有几位在这个方面均有非常杰出的造诣,WINNY之与静电,电视之与AKG,老唱片之与录音,大饼之与录音等等。

我上午和柳树打电话聊到一个比方,我说K1000好像是电视台里摄像岛上摄像师的9吋黑白高精度灰度监视器,没有颜色但是对与亮度和聚焦异常敏感。K1000也是这样,为了突出部分重要信息,不惜英雄断臂。突出什么呢?主要是中高音基音及其相关分析力,断掉什么呢?主要有三:
1、 极高频,
2、 低频和极低频
3、 录音过程中的堂音,声反射,衍射等细微的环境信息。

1、 2我就不说了,讨论过很多次了。
对于3,今天聊聊:
听K1000有一个感觉,很多录音像是在及其空旷的野外录的,而不是录音室或厅堂,就是这个原因。
另外,K1000为什么对线这么敏感?对唱片这么敏感?甚至对避震都这么敏感?比如盗版或CDR,翻制过程中不仅是丢失了信号,还会造成型号的失真和噪音,然而在其他系统上,由于这种噪音的电平是极低的,淹没在了环境声信号里面,一般是不明显的,你更多的感觉是cdr高音低音延伸不好,也就是丢信号,而不是信号错。

K1000的这种设计恰恰短路了这种环境声,这样就能非常明显的感觉到任何对中高频的扭曲。这个道理其实非常简单,人耳可以轻松的听出1%的正弦波失真,可是绝多数人听不出1%的音乐信号失真。有喇叭花“TEST CD”的朋友可以用这上面的信号试一试。

上午听了一些CDR和盗版,100%无法接受,后来A/B,LINN的正版、盗版,A/B,EMI的正版盗版,A/B CBS的正版,引进版,DG的正价,中价,发现一个恐怖的事实,除了正版正价,其他都问题多多,正版中价尚可用,其他则真的要粉碎成废塑料了。

太太命令一起去买菜,明天再说。无关无伤大雅的跟贴
头像太大太浪费空间的回贴我删点阿,大家见谅!
免得大家要翻页,说我懒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3312

帖子

216

积分

荣誉会员

俱乐部理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6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3-5-21 17:59: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是盗版时的噪声,更重要的盗版和刻录时的失真,这种失真是短路不掉的。我的原意主要讲这个失真。

关于4040,我原来聊过一个问题是“认识一部耳机有多难”,404就是最难的之一。这个问题我们过两天聊,但现在大家对静电中低频的认识其实是很不确切的。老电我觉得你转的赖英制那篇关于omega和T2的文章非常好,很到位。其他也不错,一流的评论文章。到时我们讨论时候在聊STA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3312

帖子

216

积分

荣誉会员

俱乐部理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6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3-5-21 21: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向大家到个谦,删了一些回贴,

前面我提过原因的,目的是为了比较集中的讨论,节省一下长度,长度太长往往页数太多,而枝节的内容多了,就偏离主体,而后讨论质量就下降。这是咱们这个网站的好多深入讨论进行不下去的一个小原因,动不动8.9篇,缩缩水就剩下两篇不到了。想当年(2000年)讨论的多深入。现在很多大侠一看7.8篇,连个来龙去脉都摸不清了,更懒得回贴了。大家见谅!

这个论题,我删了好几个诸如“哈哈”
“什么?”“不明白”以及“有道理”等等10个字以下的帖子,其中包括好多好朋友的,大家不要介意。

在重申一遍呵,我只是要让主题集中一下,删的是没什么实质内容的帖子,目的是为了不至于讨论越长质量越差,忘大家见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3312

帖子

216

积分

荣誉会员

俱乐部理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6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3-5-22 08:5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义务提醒大家,买K1000,一定要作好以下准备,

一是准备买一台可以推好瑞宝、单拿、PMC或是ATC的高素质功放,大概好花3-20万左右买功放,什么样的功放我们下面谈;
二是花3000-100000买各种咸菜;
三是花20000-200000买CD机;
四是把您所有的盗版,CDR,引进版恐怕都能听了;
五是以后你喜欢的唱片,要让K1000唱给您听就一定要买正版了。您要准备给中图这种垄断大爷捐款了。

如果您仿照电视的捷径使用8PK,除了2.3.4.5照常保留,第一项可以改成。
1、 您要准备学习古董电子管的考古知识和收藏知识了,您要花6000左右来寻找一些合适的管子,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电子管知识和电子管厂的历史知识,以及真假货鉴别知识。当然如果不上当、您的好奇心又比较有限,花6000也就够了。如果您不幸上当,或是实在是有好奇心,有“玩管”的兴趣,那就难说了。


关于K1000的使用,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也是个两难的问题。
有两种思路,
一是“进补”,二是“舒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3312

帖子

216

积分

荣誉会员

俱乐部理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6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3-5-22 12: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电视 发表
[B]再说K1000对音质音色的还原。

哈,太好了。今天听张碟,以前对这张碟也比较喜欢,这次听的最理想。里面有个吉他弹唱,单点录音,吉他的琴腔就在人的腹部偏左的地方(录音和实际情况是镜面对称的),人声突前一点,自然啦,唯一的一只麦克要放在人前面的。这就描绘了个生动的画面吧,人头部的转到也可以感觉到。

行,具体人和吉他的音质音色如何好就不说了。

音色,是物体振动的频率之间的关系及特征,由谐波、共振锋与时间过渡特征决定。谐波和基音都有了,我们可以识别不同的乐器。要完整的重放乐器的音色,共振封和时间特性也要正确,这就是说不但频率响应要好,相位特征和瞬态特征也要好。如果把乐器的声音看做以时间为轴的一条联系的波浪线,这个波浪线前面平缓一点,后面的峰密集而短促,如果有得峰前后位置错了、振幅错了,重放的音色也就变化了。在这个波浪线的表面还有许多细小的突出和凹陷,没有它们乐器的音色不会受大的影响,峰的位置和幅度都对嘛,这是受影响的是“密度”。[/B]

电视你前一段说的实际不是音色的问题,是一个细节再现的问题,涉及更多的是频率响应的问题和相对量感比例的问题,频率间的关系是其次的。

后面关于音色的问题,对音色探讨时候有两个问题,一是什么是非常真实的?二是美不美?
耳机都有声染色,也就是说都在重播乐器时加入自己的音色特征,只不过是多少问题。如果论最少的其实是静电,其他的和静电之间的距离都非常大,而这些动圈之间在“真实”这个问题上则彼此彼此,染色的程度差不太多,只是染法很不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3312

帖子

216

积分

荣誉会员

俱乐部理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6
注册时间
2001-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3-5-23 09:5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能量特别集中在中频和中高频,特别是中高频的乐器,K1000的音色还原还是比较准确的。
但对于全音域乐器,比如钢琴,K1000的音色还原就不准确。比如法其奥里,贝森多夫,德国斯坦威,美国斯坦威,以及YAMAHA的音色其实很不一样,琴身弹起来的轻重也不一样。大型演奏钢琴录的现场录音和在录音室内的不一样。GRAND CONERTO PIANO和一般的三角钢琴的声音很不相同。

演奏家选琴时的出发点除了效果、音色外,还有弹不弹的动这个因素。
音色稳重,富有歌唱性,但琴太重,少年和老人都弹不动,女士和小伙子弹技巧会出问题,所以只有炉火纯青的人才敢弹。

曲目选择其实也有讲究,霍洛威茨到了晚年特别偏爱斯卡拉地的奏鸣曲,经常是蜻蜓点水的一路过去,但你比较普列特涅夫的那个VIRGIN的全集录音,就有感觉霍洛威茨还是力道衰退了,蜻蜓点水是处理思想,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在比较50年代他和老丈人赖纳合作的拉赫玛尼诺夫,这种感觉就非常明显。这是艺术风格的变化,也是生理的变化,一部有艺术性的器材应该能准确全面的再现这种变化。

再比方上次谈到MA录的那张许斐平的肖邦,我和老唱片强烈争论过究竟用的什么琴,老唱片老哥认为是贝森多夫,还从大量的文献里发现,MA的老板TODD自己也是钢琴家,非常喜欢贝森多夫,在日本的录音多数都是贝森多夫。我听起来感觉是斯坦威,两人争论过一阵。后来给TODD写信问他这个问题,答案才明了,录制过程中许斐平坚持要用斯坦威,todd拗不过他,但是请了贝森多夫日本公司的首席调律师来调这台斯坦威,todd在email里还说这种做法实际是违规的。不过这恰恰给我们提供了一张非常有意思的CD(当然许斐平在这张cd里的CHOPIN也是超一流的)。现在以我试验结果而言,对于这种音色的变化描述的最全面,最准确的是8BA+STAX 404,其次是HD600,最成问题的是K1000。听什么都象YAMAHA。到是用来听演奏家是不是错音了水准超一流,比如阿劳的CD,现在听起来很多错音就异常明显。

其实这里涉及一个听钢琴听什么的问题,不光是高频、低频、音准、顺态,速度,
还要特别注意音色的变化,音色的变化是演奏家的表情。
也要注意节奏的变化,节奏的变化是演奏家的思绪;
还要看钢琴的形态,形态是钢琴之所以为乐器之王的要义之一,没有形态钢琴就不能作为乐队的代替来为作曲家服务;
还有诸如演奏者触键的变化,给的踏板的变化等等这些因素。

所以我说K1000在音色还原和准确上有很严重的问题,当然这并不影响K1000在中高频的杰出表现,人耳恰恰对这个频段非常敏感。现代音乐对这个频段恰恰也非常重视,乐器都基本集中在这个频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QQ|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2-6 10:08 , Processed in 0.082482 second(s), 35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