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12-20 12:47: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新 于 2015-12-20 15:41 编辑
昨天晚上跟mvw在我的系统上小试三种配置,其实是四种,增加了这一种:
配置4:Device设置default,DAC bits设为16(考虑到试听的曲目为44.1/16bit抓轨,mvw猜测这种配置应该是最原始最靠谱的)。
另外还用amarra做对照。具体的试听结果不说了,但有几点可以肯定:
1. amarra应该属于那种没啥味精的类型。相比HQ(各种配置下),mvw倾向与认同amarra的声音表现。
2. HQ几种配置对音质有影响。但试听时间太短我的硬件环境mvw并不是很熟而且听音过程中难保不被切换过程所暗示,具体区别为何其实很难下定论。
3. mvw不太喜欢配置3下的HQ听感,觉得细节太凸显了。基于同样细节凸显的原因,当然更基于我更了解配置1、2声音风格的独特性(太大太HQ)我觉得配置3最靠谱。
4. 三种配置方式声音差别均可以“轻易地”mvw分辨出来--这个有点牛,而且我们都觉得配置2比1要干净因此细节显得更突出。但基于类似3.的倾向于整体还是细节的表达,mvw倾向于不那么干净不那么hi但跟自己平日里的pchifi体验更接近些的配置1,我倾向于更干净更多细节的配置2。这里答案其实应该是配置2优于配置1,因为二者声底相似但配置2下貌似HQ对底层控制得更彻底直接(类似于bypass掉了操作系统底层的某些东西带来的优化效果),声音质素理应更高一些。
后记:简单说下配置4,根据配置貌似HQ应该会bitperfect输出,也就是说声底应该接近配置3。可我一再验证的结果是否定的,跟配置1.2.声底类似,属于独特的“HQ模拟”声。也就是说要想在mac下得到最hifi的声音,至少在我的系统下,DAC bits必须设成default。
结论是pchifi变数真的太多了,发烧尤需谨慎!
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HQ在配置3下貌似真的可以听出磁盘介质的声音差别,尤其是移动硬盘和SSD盘之间:《黄河之子》“春江花月夜”一曲,当wav文件放在mac air的本地ssd硬盘上时呈现出一种特有的温润氛围,古筝甚至有种浸润在水汽里头演奏的错觉,非常有趣。这种区别在amarra和拍空格下很难被感受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