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9360|回复: 357

[发烧理念] 器材分析中的理性和感性——15年发烧历程的毕业论文 [完]

  [复制链接]

9

主题

546

帖子

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51
注册时间
2005-11-11
发表于 2017-3-22 10:0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robinhook 于 2018-7-27 15:34 编辑

序言——我们究竟该用怎样的方式认识和评论器材

从2002年大学时购入第一只高保真耳机AKGK271s开始,发烧至今已有15年。中间有热情高的时候,有安心听音乐的时候。而最近半年换了工作,闲暇时间和闲钱都多了一些,陆续进出了一些器材,颇有一些想法。如今写在这里,算是一路走来的一个总结吧。会是个长篇大论,但是我相信干货是有的。

首先说一下自己的器材,都是些普通的东西。给读者做个参考,看看我的心得和结论是在什么器材上得出的,仅此而已。

目前拥有的耳机:
KK
HD800 SDR Mod (40XXX号)
HD800 Stock (47XXX号)
HD650 (2011版)
HD600 (2014版)
HD598
TH-X00 Mahogany
Etymotic ER4P

有过但已卖出的耳机:
Beyer T1
Koss ESP-950
HD650 (2005版)
TH-X00 Purple Heart
SR325i
SR325e
SR80
Shure SE535
AKG K271

放大器:
Bryston BHA-1
Schiit Mjonior 2
Rudistor RPX-33

音源:
McIntosh D-100
Benchmark DAC-1 USB
大白羊
ECHO Audiofire 4 (火线连PC,同轴输出去DAC)

其他设备:
Parasound A21 -- 思奔达 SP100R2
Genelec M040 Studio Monitor
Yamaha HS80 Studio Monitor

线材和周边都是些机线或亚马逊级别的产品,这个我会在第四章谈谈自己的观点。

我一直在反复思考的一点是,我们究竟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认识和评论器材?我觉得者必须是客观数据和主观听感结合的方式,两者缺一不可。

我们都看过太多形容词堆砌,令人一头雾水的评测和枪文,听到过“数据没用,耳朵收货最重要”这样的言论。可是耳朵真的可靠吗?有多少次我们对一件新器材的第一印象是A,结果换了个环境,换了时间、心情、曲目,即便是在同样的器材搭配之下这个第一印象被颠覆变成B的?我认同了解一个器材是需要时间的,这就是因为我们的主观感受可能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变得不可靠。我们需要长时间不同情况下聆听体验的平均值来消除这种不可靠,了解器材在不同环境和音乐类型下的表现,才能有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从方法上,以一件熟悉的器材作为参照物,去比对另一件新器材,是建立比较坚实的主观听感最快速有效的办法。

而数据是永远比主观感受来的可靠的。但是理论,数据,公式,模型,永远是对复杂现实的一种简化和抽象,因此是不全面的。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客观数据的局限性,并使用不同方面的数据相互印证来进行理性分析。

总结一下,我认为认识和评价器材的良好方法是这样的:
1.     首先从客观数据入手,并且了解这些数据的内涵、影响,局限,和互相之间的关系;
2.     然后以熟悉的器材为参照,以丰富的主观听感来佐证客观数据。当二者有出入的时候,尤其要弄明白哪里出了问题,然后据此修正客观测量方法,或主观印象;
3.     在表达和评论的时候,注意明确各种概念和形容词的定义。而其中特别重要的一点,是明确主观听感中的概念在客观数据中可以通过什么方式体现。

本文的第一至三章将主要讨论技术指标和各种主观听感指标的内涵、影响,局限,和互相之间的关系。第四、五章讨论基于以上理解和数据所形成的一些观点。第六至十章讨论一些具体耳机的主观听感和经验。

点评

音源有的影响也是有限的,也是无限的  发表于 2017-4-1 19:55
严重不同意 音源没影响。。。。  发表于 2017-3-24 08:59
2017年DAC-1换麦景图D-100,没有反复AB对比,但主观上没有什么可闻的差别。希望每个在这贴下面称好赞扬的人,都能看完全文后再评价,对得起楼主也对得起其他人  发表于 2017-3-23 10:09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钱 +999 收起 理由
小白 + 5 + 999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HD800/650/600 K1000/501 K240M/DF
系统1: NAS--Aries G2--Holo May KTE--Luxman L590AX--Spendor SP100R2
系统2: Ultra Rendu--DAC2--BHA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546

帖子

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51
注册时间
2005-11-11
 楼主| 发表于 2017-3-22 10: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obinhook 于 2017-4-9 16:27 编辑

一、耳机好不好推的技术指标

像大多数烧友走过的路一样,从客观数据入手可能有难度,毕竟不是人人都学过电子工程,OTL,负反馈,傅里叶变换这样的词看到肯定是让人头大。可是我觉得一些基本的概念和技术数据并不太难理解,在这里我想先解释一些对我很有帮助的基本概念。我觉得作为普通烧友,理解这几个基本概念就可以对器材的最关键部分有一个大方向的把握。而更干货的,则是我认为一些发烧术语是如何反映在这些技术数据上的。

首先,几个有关耳机好不好推的指标。说起好不好推,大多数烧友往往会看高阻低阻。其实阻抗只是反映了好不好推的一半,另一半是灵敏度。

灵敏度Sensitivity或SPL。这是指给定功率(单位是dB/1mW)或者给定电压(因为是交流电通常是平均1V,称为1Vrms,单位是dB/1Vrms)下耳机发出声音的大小。这两种标法是可以通过计算换算的,都很常用,要注意区分。下面公式用的是第一个标法。4/5更新:dB/Vrms换算dB/mW的方法看来还是需要清楚地说明一下。制作了一个Excel换算小工具,以K601为例换算了一下,公式和说明都写清楚了,供烧友参考。附件在本楼末尾,240楼也有。

阻抗。这其实就是交流电下的电阻概念,虽然有相位的影响是个复数,但是可以等价于直流电的电阻。所以大家中学时候学过的欧姆定律,电压=电流X电阻还是适用的。

干货1:为什么这两个指标要一起看,而且只看这两个就够了呢?因为一旦掌握了这两个指标,再给定一个“充分驱动”的响度,一般认为持续播出110dB,一副耳机达到这个响度所需要的电压,电流,功率都可以计算出来。

先从电压开始(公式不好打,就用Excel公式代替了):

110dB所需电压=SQRT((10^((110-灵敏度)/10)/1000*阻抗))

算出了电压,所需要的电流和功率根据欧姆定律就可以算出来:

所需电流=电压/阻抗

所需功率=电流X电压

干货2:由此,我制作了一个常见耳机的驱动特性表,Excel原件在附件中分享给各位烧友,可以看到公式计算。如果有遗漏的耳机,只需要自己加上一行,从说明书上取灵敏度和阻抗两个数值填在B列和C列,然后复制粘贴后面三列的公式就可以算出来。愿意加数据透视表等其他分析工具也很方便。(注:经@liulangdeyu指正,原表中森海的耳机灵敏度单位不统一,经过换算,新表已经更正,以下部分表述也做了相应调整)

这个表按照所需电压(D列)将常见耳机从难推至易推排了个序。当然这个排序也可以按照电流或者功率来,有了Excel各位烧友可以按照需要自行排序。很有意思的是,高阻耳机对总功率的需求反而比低阻耳机小。高阻耳机工作电压高一点,但是低阻耳机工作电流要高更多。总听老烧说“低阻耳机吃电流”,这是为什么,怎么个算法,明确了以上几点就都弄懂了。更糟糕的是,放大器在不同功率状态下失真度是变化的,一般功率越高的状态失真度越大(大多少第四章有数据)。所以高阻不一定难推,低阻低敏的才是最难推的。

这个表的首要作用当然是给耳机和放大器的功率匹配做一个指导。但是在计算的时候还需要注意几点:
1.        动圈耳机的磁圈震动时会有电感,造成不同频率和响度下阻抗特性的变化,据说有些耳机这个变化还很大。所以标称的阻抗并不是固定的。
2.        二是这里的功率是指持续输出功率,术语称正弦波功率。而音乐的强度是不断变化的。不是某个dB的固定值,当音频信号有峰值过来的时候瞬时功率要求可能会突破放大器的能力,所以不是说平均的功率够了就推好了,功率余量也很重要。考虑到110dB已经远超正常听音音量,按照以前音箱标称峰值功率是正弦波功率的10-15倍计算,以上功率数据x10作为阻抗匹配之下放大器的功率余量要求,应该可以算是绝对够了(可能过大了。。。因为110dB实在是很大了,内行请指教。当然公式都给出来了,如果觉得100dB更合理自行计算就是了)。
3.        放大器的功率和阻抗负载是成反比变化的。所以对放大器标称的最大功率,首先要弄清它是什么阻抗负载下的。举个例子,标称32欧下功率2W(2000mW)的放大器,推300欧的耳机比如HD800就只有约200mW的功率。如果以上计算HD800 110dB的正弦波功率需求是20mW,x10得到充分驱动需要的功率是200mw,可以得出结论这个放大器的推力是足够驱动HD800的。

这个表其实还有有很多可以把玩之处,值得慢慢发掘。首先当然是看到K1000这个怪物,所需要的电压电流功率都和别的耳机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其次可以对各家品牌的产品做个分类统计,可以总结出一些规律。比如:
-        从功率需求上看,HD800并不比650和580难推。T1也是如此,所需的电压,电流和功率并不高。HD800和T1不好搞是音色匹配的问题,这个下文再说。
-        拜亚的高低阻版本满天飞。阻抗特性最为分散。
-        AKG总是出一些低阻低敏的奇怪物体,比如55欧的在产240系列,看起来不难推,其实对功率要求是HD800的4倍。
-        Grado指标比较一致,虽说是低阻,但是灵敏度并不算高,导致并不好推,对总功率的需求接近森海的580, 650, 800。

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工作功率更高的耳机发出的声音和低功率的一样,那么多余的能量去哪了?我觉得只能是发热了。换能效率这个因素对音质,佩戴,寿命的影响还没有见到过讨论。另外我推测有两个耳机插口的放大器最好还是不要插一个高阻一个低阻的,工作状态太不一样了。当然这个取决于耳放的设计,两个端口是否完全隔离还是share一些元件,有没有可能相互干扰。

总之,这几个指标可以很清晰的反映出从功率需求上,每个耳机到底有多难推。这个结果可能会推翻很多人的认知,但这是从功率角度看的客观数据。而音色的匹配是能不能推好的问题,留待下一章讨论。







dB.Vrms to dB.mW换算工具.xlsx.zip

8.62 KB, 下载次数: 5103

耳机驱动特性表-更正版.zip

19.62 KB, 下载次数: 5961

HD800/650/600 K1000/501 K240M/DF
系统1: NAS--Aries G2--Holo May KTE--Luxman L590AX--Spendor SP100R2
系统2: Ultra Rendu--DAC2--BHA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546

帖子

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51
注册时间
2005-11-11
 楼主| 发表于 2017-3-22 10: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obinhook 于 2018-7-27 15:44 编辑

二、有关耳机音质的技术指标

如果认为上面的讨论解决了“充分驱动”在功率上的问题,下面我们讨论一下驱动功率足够的情况下有关耳机的“音质”的技术指标。而在讨论具体的指标之前,我认为需要先考虑一个问题:我们如何才能比较全面的认识和评价一个耳机在“音质”方面的特性?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形容词来形容音质:低频“权威”,中频“带着一丝甜味”,高频“华丽”,“贵气”,“毛茸茸的”。。。我看到这些形容词总是觉得一头雾水,十分气馁。这些是根本无法定义的感受,而每个人的感受是很不一样的。形容低频“权威”,一个人可能理解为“量感足”,另一个人可能理解为“下潜深”。一个人觉得中频“甜”,另一个人听同样的声音可能会形容为“醇厚”,而另一个人可能会形容为“通透”。。。这样定义不清的讨论只能是鸡同鸭讲,一笔糊涂账。

我明白声音很难用语言来形容,可是正因为如此,我们的讨论必须建立在一套大家都认同的定义之上。我觉得这个定义的过程可以分两步:
1.        定义主观听感指标。比如说如上的“权威”,“贵气”,“华丽”,就不是很好的主观指标,因为这些形容词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定义。我觉得一组大多数烧友都比较认同的定义是刘汉盛的音响二十要。个人认为,即使是这一组比较公认的定义,每个人的理解也是不同的,见下文分析。我们姑且先拿来使用,而本文的重点在于第二步。
2.        将主观听感指标整合到客观指标之中。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是,这“二十要”的主观听感指标究竟由哪些客观技术指标决定的?

换句话说,如果我是一个耳机或音响的制作者,我该如何从技术上实现比如“声场更大”,“瞬态更好”这样的听感呢?毕竟声场是一个主观的听感,是无法量化的。无法量化的指标是无法制作出来的。而如果能把“声场大”这个主观听感转化为“声道分离度高”、“声波的指向性好”这样可以测量并通过技术实现的客观指标,我们就知道如何把声场做得更大。反过来,对烧友来说,知道如何将主观听感指标融入客观指标之中,就可以从客观指标上推测听感,也可以印证自己的主观感受是不是正确。

我先说自己的结论:我认为耳机音质的主观指标,基本上可以在如下三个客观指标里反映出来:
1.        频响曲线,反映持续功率时不同频率的能量属性。
2.        瞬态响应,反映器材对瞬时信号跟随的时间属性。
1、2两个指标结合,就是三维的瀑布图(Cumulative Spectral Decay,或直译作累积衰减曲线)。我认为这个图实际上可以看出一个耳机音色的大部分基本要素。
3.        失真度,这个比较复杂,我也并不能理解透彻,但推测这与上两个指标是有一定相关性,但更直接的反映错误率的指标。我觉得THD总谐波失真应该是可以部分的从频响曲线上反映出来,而瞬态失真TIM应该可以部分的从瀑布图的陡峭程度上反映出来的。越平直的频响曲线,越快速的瞬态响应,THD和TIM应该越低。为什么说是部分的反映,请看下文细说。

我并不是学电子工程的,所以我的结论很可能是错的。很多疑惑也需要真正的内行来解答。但我的逻辑是这样的:

先看频响曲线。这是一个大家都会看的图。可是我们看到了全部吗?这要从什么是乐器声音的质地谈起。乐器的声音,是一个基波与其不同倍数的谐波的叠加。而声音的质地,取决于基波和不同倍数谐波的能量比例关系。换言之,钢琴的中央C音,和小提琴上的对应C音,是一个相同的261.63 Hz正弦波(基波),加上一串不同响度的522Hz(2倍谐波),784Hz(3倍谐波),1046Hz(4倍谐波)。。。这样的谐波所组成的总和。因为两者的谐波能量分布不同,可能钢琴的522Hz谐波响一点,小提琴的522Hz谐波弱一点,以此类推。。。这样总共构成了两个独特的声音质地。所以任何一个乐器的声音不过是一系列不同频率和响度的声音的总和。换句话说,“声音的质地”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概念,而是一串不同频率和响度的简单正弦波的叠加。基于这个理解来看频响曲线,就不仅能反映三频能量分布,两端延伸这些显而易见的听感指标,而且决定了声音质地的准确度。理想平直的频响曲线意味着任何一种质地分解出的每一个不同频率的谐波都有准确的响度,这样叠加出的声音质地一定是准确的。所以,声音在不同频率上的能量属性其实决定了声音的质地。

再看瞬态响应,这个指标反映音响器材跟随一个瞬时信号的产生声音的时间长短,时间越短速度越快。不光包括发出声音的速度,也包括停止声音的速度,而这两者往往是高度相关的。频率响应只能反映出声音的能量属性,并不能反映声音信号的时间属性。所以瞬态响应和频响曲线是互相独立的两个属性。我们来看看瞬态响应可能影响哪些主观听感上的指标,我认为很显然的有以下几个:
-        细节的表达,或解析力。只有当一个器材能快速响应电信号的时候,一些微小的细节才能被清晰的表达。响应不够快,还没来得及反应,细小的信号已经过去了,由此吃掉细节。停止不够快,上一个信号的余振还没结束,下一个信号就叠加进去,由此细节含糊。
-        动态。动态是声音强弱的对比,既取决于跟随一个峰值电信号能发出声音的响度,也取决于强信号之后迅速减弱能达到的安静程度。动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响应时间,一锤鼓下去音头的爆发力也就0.X秒,反应慢的等声音出来最强的电信号已经过去了,放出来的已经不是最强的部分,动态就被削弱了。和上面的解析一个道理。当然,这是在驱动充足,能量分布均衡的前提之下,动态强弱就主要由瞬态响应决定了。
-        速度感。根据刘汉盛的文章,这基本就是瞬态响应的主观表达。

除此之外,我觉得其实与声场、空间、位置感相关的概念,仍然是与瞬态响应息息相关的,请看下文分析。

瞬态响应由什么技术指标去测量呢?由单个信号去测量的指标可以看Step Response,或者Impulse Response脉冲响应,或者方波波形。但我觉得最全面的还是瀑布图,因为他反映了耳机在整个频率范围内的频响曲线的瞬态指标,是能量属性和时间属性的综合反映。


http://en.goldenears.net/22602

上面这个网站的图04是HD800的瀑布图。他的横轴和纵轴其实就是简单的频响曲线。而多出的Z轴表示时间。最远的那一根红线其实就是持续信号下的频响曲线。那些由远及近的等高线一般的层层叠叠的线条表达了不同频率的电信号停止之后声音信号的衰减速度。由远及近每隔0.06秒测量一次。直观的表达就是这个坡度越陡峭,信号停止的速度越快,瞬态响应越好。反之越平缓则速度越慢,瞬态越差。

最后看一下失真度。如果说以上两个指标更多的是衡量“数量”,失真度则是衡量“质量”。不论是哪种失真度,衡量的都是输出信号相对于源信号某一个侧面的畸变程度。这个指标的机理比较复杂,牵涉的数学和电路知识比较难懂,总的来说我对于这部分的理解很有限,主观听感也相对难以整合到客观指标上。

有几种不同的失真指标可以反映不同类型的失真。比如谐波失真THD,互调失真IMD,相位失真,瞬态失真TIM。我的理解是互调失真和相位失真一般适用于放大器,这里先不讨论。而谐波失真和瞬态失真是既适用于放大器又适用于耳机的。而这两个指标同样可以归结到频谱的能量分布属性和时间属性上:
-        谐波失真表达的是失真的能量属性,计算器材产生的不属于源信号的谐波能量和源信号能量的比值。谐波失真的程度在不同频率是不同的,所以同样可以画一个基于频率的曲线。而“总谐波失真THD”是器材在全部频率上的加权平均,只用一个%表达。由此可见这个指标对于声音的质地有非常大的影响,谐波失真大会直接改变声音的质地。我推测THD和频响曲线应该是有一定相关的。因为失真产生的某个频率的谐波能量高了,必然会在那个频率的响应曲线上有表现。但是实际看到的频响曲线更平滑的耳机未必THD就更低,比如HD600的频响曲线就比HD800要平直,但是HD600的THD标称0.1%,而HD800是0.02%。要解释这个矛盾,我暂时只能这样理解:当THD在不同频率上有波动时,会使频响曲线出现波动。可是,假设我们从一个理想的平直频响曲线出发,在全频率引入一个固定能量的谐波失真,那么包含这个失真的频响曲线看起来可能还是平直的。所以THD只会部分的反映在频响曲线上,还是需要引入一个独立的指标来衡量失真的程度。
-        瞬态失真TIM表达是失真的时间属性,某种程度上可以由以上测试瞬态的指标和瀑布图表达出来。而我对这一点有的问题与THD类似,是不是拥有越陡峭迅速的瀑布图的耳机TIM也一定越小呢?由于TIM并不是一个通常会被测试的数据,能找到TIM的耳机并不多,所以这一点无从印证,也希望内行指点了。

总结一下失真度,我认为THD与频率响应曲线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是衡量失真能量属性的一个更直接的指标。TIM与瀑布图的陡峭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是衡量失真时间属性的一个更直接的指标。所以失真度还是可以被整合到能量属性和时间属性这两个大框架里,只是更直接的反映这两个属性的“质量”或畸变程度。自己分析器材会以瀑布图为主,失真指标为辅,但是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对失真指标的理解并不透彻,还望内行指点。

说了半天,我想表达的是这样一个观点:

观点1:我认为如果一件器材在持续功率时不同频率的能量分布上是精确的(频响曲线平直,THD小),并且的不同频率的瞬态响应上是精确的(方波平,瀑布图陡峭,TIM小),则这件器材在几乎所有的主观听感指标上都将是优秀的。

点评

强  发表于 2017-7-21 11:04
HD800/650/600 K1000/501 K240M/DF
系统1: NAS--Aries G2--Holo May KTE--Luxman L590AX--Spendor SP100R2
系统2: Ultra Rendu--DAC2--BHA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546

帖子

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51
注册时间
2005-11-11
 楼主| 发表于 2017-3-22 10: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obinhook 于 2017-4-5 01:49 编辑

三、音响二十要都在说什么,如何反映到客观指标上

这一章主要通过分析“音响二十要”中的主观指标来验证以上 “观点1”。这个分析和验证的方法,也是本文最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将这二十个主观听感指标整合到客观技术指标上。

我的逻辑是,如果这二十个主观指标都可以被整合到以上的某一个或几个客观指标上,那么只要这五六个技术指标做好了,二十个主观指标都不会差。而烧友们理性的认识一件器材,只要掌握以上五六个技术指标,就可以大致把握器材的主要属性了。

先来看看音响二十要的原文: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527/17/4409833_214071343.shtml

前面说过,我觉得这二十条怎么定义,有些还是比较含糊的,也有些是互相重合的。所以先讨论一下定义。具体想说一下几点:

-        音质(第一)与音色(第二)。我觉得刘汉盛这两个分类没有说清楚。说音质的时候简单地说是好不好听,美不美,非常含糊笼统。说音色的时候又说,音质就像布料的材质,音色就像布料的颜色。我认为后一个定义的分法是比较明确的,采纳进来定义如下:
o        音质就是声音的质地,英文为Texture,比如小提琴声和钢琴声的不同质地。如上文分析,是基波和各次谐波的不同能量叠加,会反映在频响曲线和THD上。(补充:其实声学理论在学术上把声音的质地定义为“音色”。刘汉盛是彻底的弄混了。但是我们姑且就用刘汉盛的定义吧。)
o        音色是是声音的色调。这里刘汉盛又语焉不详了,试图说冷暖,又扯到软硬,又说到偏黄偏白偏蓝。我觉得这些描述都不够精确。视觉上的色调是什么?是不同频率光谱的能量分布。类似的描述声学概念,我认为就是不同频率声波的能量分布。能量集中在低频则暖,集中在高频则冷。这是我认可的精确描述。

-        音场表现(第四),结像力与形体感(第十),空间感(第十七)。这几个概念,都涉及声音的体积,需要定义一下。我认为最需要明确的,是“音场”和“空间感”,哪一个指的是声源,哪一个指的是聆听场所的整体空间?比如我们去音乐厅听交响乐,乐队本身作为发声源有一个体积(或是一系列点声源的总和),音乐厅作为混响空间又有一个体积。看刘汉盛的描述,“音场”似乎只是指乐队。音乐厅的体积则被定义为“空间感”。就我理解,很多烧友在描述“音场”的时候似乎是混合了这两者,并没有做出区分。姑且认可刘汉盛的这两个定义,则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同属于发声源体积的“音场”和“结像力与形体感”有什么区别?我认为说来说去,这里一共只有两个概念,没有第三个概念:
o        发声源的体积,我认可结像力与形体感(第十)这个指标是明确指代这个概念的;
o        整个声音充斥的空间体积,包括直达声和反射声的总和,我认为一般烧友讨论的“音场/声场(第四)”指的是这个,在此这样定义。
如此定义之后,空间感(第十七)是一个重复的概念,舍去不讨论。

-        透明感(第六)。刘汉盛在这里说了两个概念,一是要透明,不能蒙了一层雾;二是要柔和,听起来不疲劳。我觉得这完全是两回事:
o        蒙了一层雾这样的感觉,我理解在两种情况下会产生,一是高频暗淡,能量不足,比如650相对600就像蒙了一层雾;二是解析力不足,听不清细节,像是隔了一层纱看东西。所以这一层意思完全可以由三频能量分布,以及解析力这两个指标涵盖。我觉得没有必要作为单独的指标存在。
o        柔和感,首先是能量分布得当没有那个频段冲出来,第二是失真较低,包括THD和TIM,两者都会造成声音变硬变冲。所以这个概念也是完全包含在其他指标当中的。
所以我认为,这个指标没有必要存在,舍去不讨论。

-        活生感(第九)与速度感(第十二)。这两个是一回事,合并为速度感。(注:此处有网友评论认为活生感与速度感是不同的概念,是一种“有活力”,“不死板”的感受。我从字面上推测,也许这种感受表现在音乐上,就是细小的强弱对比能反映出来,细小的音色变化能反映出来。因为一般我们说一个演奏家的演绎“有活力”,“不死板”也就是这样的意思。以此推论下去,还是落在声音的质地,解析,瞬态,动态这样的主观指标里。下文并未做更改,但若增加“活生感”作为第十二个主观指标,我觉得应该放在下文的第三个技术指标大类里,是由能量属性和时间属性的技术指标共同控制的,也还是不需要引入额外的技术指标。另有烧友表示数字音频的位深、采样率、Jitter会影响“活生感”,提出黑胶听感较“活”,数码声较“死”。我觉得音频文件格式的问题,并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一般认为CD的位深和采样率是超越人耳极限的。所以此处“活生感”还是在CD指标的框架内讨论。另外Jitter也是会在THD和TIM上反映出来,姑且不将其作为单独的指标讨论吧。)

-        解析力(第十一)与细节再生(第十六)这两个也是一回事,合并为解析力。

-        结像力与形体感(第十)与乐器与人声的大小比例(第十四),这两个指标有什么差别?在结像力与形体感优秀,三频能量准确,声场均衡的情况下,乐器人声之间比例难道不是固定的吗?我不认为第十四是一个单独的指标,舍去不讨论。

-        乐器与人声的质感和空气感(第十五)。刘汉盛把这里的质感定义为“接触那一刹那所发生的质感”,我觉得纯属多余。那就是质地加瞬态而已。之后说到空气感的时候定义为“吹气的感觉,声波振动的感觉”。我只能说,确实不知所云。不振动哪来的声音呢。。。所有的声音不都是空气振动,声波振动吗?最多能理解为高频的细节吧,并入解析力,舍去不讨论。

-        整体的平衡性(第十八)与高中低频的分布与控制力(第三),我认为没有区别,并入第三。

-        第十九和二十,并不是声音本身的属性,此处不讨论。

再次声明,以上定义只是个人的理解。每个人可能理解不一样,这就是主观指标天生的不确定性和局限性,即使公认如“音响二十要”。经此一讨论,去掉十七,六,九,十六,十四,十五,十八,十九和二十,一共九个指标,这二十要其实只有十一要。个人觉得,凑数的还是不少的。

干货3:接下来就到了讨论的核心部分:这十一要是由哪些技术指标决定的?我认为在第二章讨论的两个大类(能量分布属性,瞬态响应的时间属性),四个核心技术指标(频响曲线,THD,瀑布图,TIM),加上瞬态相应的其他1-2个指标(方波和脉冲响应),五六个技术指标基本决定了这十一要。因为我认为每一个主观听感指标都可以由这五六个中的一个或几个来决定,并将这十一个指标整合进以下的三个大类中。

1.        由全频段的能量分布属性和精确度(频率响应,THD)控制的主观指标

-        音质(第一)——定义为声音的质地。如上文分析,是基波和各次谐波的叠加,会反映在频响曲线和THD上。频响曲线越平直,THD越低,音质越是准确。

-        音色(第二)——定义为声音的冷暖色调,进一步解读为在不同频率的能量分布,又回到频响曲线上了。

-        高中低频的分布与控制力(第三)——这个概念也包括了频响的宽度,两端延伸。这就是频响曲线本身不是吗?

-        声音的密度与重量感(第五)——按照刘汉盛自己的解释:“推测与供电的充足及中频段、低频段的饱满有关。”供电充足,理解为推力充足吧,是第一章解决的问题。剩下的中低频饱满,还是频率响应的能量分布问题。

2.        由瞬态响应的时间属性和精确度(瀑布图,TIM,方波)控制的主观指标

-        解析力(第十一)

-        速度感(第十二)

-        强弱和动态(第十三)

这三个没什么好多说的,第二章已经讨论了直接和瞬态相关。

3.        由能量分布和瞬态响应共同控制的主观指标

-        音场表现(第四),定位感(第八),结像力与形体感(第十)

这几个概念都牵涉到人耳对空间、位置、远近、体积等等的判断。我觉得必须合在一起说,因为这牵涉到人耳和大脑处理和判断的原理。我们知道,鼓膜是感受声波的器官。而鼓膜是深入耳道内部的,耳道也不是直的。所以声波到达鼓膜,已经丧失了原有的方向性,只是一个衍射波。可是人却可以借此判断方向和远近。我看的文章都表明这个判断的依据就是声音的相对强弱(能量属性),直达声到达双耳的时间差(时间属性),声波在头部和耳廓的反射和衍射造成的细微次级声音的强度和时间。最后,判断体积是依据声音在空间中形成的反射声的质地,强度,和衰减的时间长短。所有这些依据都是由上两个大类的五六个指标决定的,并不需要引入新的技术指标。

人耳的左右分布,造成来自左右方向的声音到达左右耳的响度和时间差较为明显,所以分辨左右来源的声音的方向和远近是很容易的。而竖直的上下和正前或正后方的声音到达双耳的响度和时间都类似,这时候远近可以通过相对的响度,高频衰减,环境反射声等判断,而上下和前后的方向就需要头部和耳廓的反射衍射来辨别了。注意没有,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耳朵在前后和上下方向都是不对称的。这样来自这几个方向的声波会在头部和耳廓形成不一样的反射和衍射。

在大多数录音是两个麦克风吊在乐队左右两边录制的情况下,要用音箱回放,才能重现录音中左右声道的互馈,然后用头部和耳廓的接受来重建声波的前后上下的方向信息。而耳机重建这个信息却有两点天生的劣势:
-        一是左耳只能听见左声道,右耳只能听见右声道,这样左右声道无互馈,将声场向左右拉扁。只听左右我们总觉得站在指挥的位置上,小提琴和大提琴180度分布在左右两边。
-        二是声波没有经过头部和耳廓的反射衍射,直接灌进耳道里。所以对前后上下的方向判断极为困难,造成头中效应。我们听唱片总是觉得声音在脑子里面,要靠想象认为声音来自前方不高不低的位置,然后通过录音中的相对的响度,高频衰减,环境反射声等判断距离,有限的还原声场的深度。而这个深度和180度的左右分布又互相矛盾,造成一种畸形的声场。最后对声场高度的判断,我的理解是这里只能有个体积上的大概判断,原因还是对于上下,耳机无法辨别方向,只能判断距离。

实话实说,耳机的声场都是左右拉扁,前后不分的。精确的描述耳机声场的深度高度我总觉得很悬乎。就我听过的这么些耳机,包括很多烧友评论的T1的“正圆形声场”,我是无论如何听不出正圆形的。还有烧友说听得出管乐比弦乐高一米,我也只能佩服,觉得或多或少是脑补的吧。或者我们应该说,耳机的声场,只能是在默认这种畸变的情况下,通过不同耳机的相对表现力来讨论。

什么是正圆形声场,大家可以用耳机听一下人头录音。这个方法在录音环节重建了听觉接受过程的左右互馈和头部和耳廓的反射衍射等过程,听的时候这些信息都已经包含,真的是如临其境。而同样的器材,同一只耳机,完全一样的声波角度,听人头录音与普通录音可以感到这样巨大的差异,更是证明了人耳对于声场的判断就是基于这些声音本身的细节,并没有什么其他神秘的东西。

回到正题,我认为从人耳对空间、位置、远近、体积的判断原理出发,这些信息还是包含在频率的能量分布,时间属性,和失真程度的细节之中,并无必要引入新的技术指标来描述这些主观感受。这是我的观点,欢迎讨论。

耳机之外,影响空间、位置、远近、体积的还有音源和放大器的声道分离度,相位失真程度,如果是音箱的话还有声波的指向性和衰减速度,房间声学环境。此处就不展开讨论了。

-        层次感(第七)——刘汉盛解释为乐器远近一排排之间的间隔。我认为这是一是需要三频能量均衡,二是需要播放由强到弱,由快到慢的信号要能体现出细微的阶差。如此是由声音的能量属性和时间属性共同决定的。这样想,如果铜管的高频能量较多,大提琴的低频能量较多,如果一副耳机的高频能量过多,铜管听起来就会跑到大提琴前面。而一个乐队从前排到后排算20米距离,声速340米会造成1/17秒,也就是0.06秒左右的时间差。器材的瞬态响应是不是快到可以反映这样的时间差就决定了层次感的优劣。

讨论到这一步,我觉得客观技术指标,主观听感指标的定义,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都阐释清楚了。像很多烧友一样,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以为频响曲线、THD这些指标只能反映声音特点的很小一部分,不能涵盖全貌,所以没什么用处。花了这么长的篇幅解释这些,是为了说明一个观点:

观点2:频响曲线、THD、瀑布图、TIM、方波/脉冲这几个基本指标,并不是什么“您购买的汽车有四个轮子四个门”这样只能反映有限信息的指标。相反的,从这几个指标可以看出耳机声音的全部主要特质。这些指标不是没有用,而是非常有用。

第四、五两章会依据这些指标和理解,对系统搭配和发烧理念说一些我的观点。第六章开始,会依据这些客观指标,对我拥有过的器材进行一些主观分析。





HD800/650/600 K1000/501 K240M/DF
系统1: NAS--Aries G2--Holo May KTE--Luxman L590AX--Spendor SP100R2
系统2: Ultra Rendu--DAC2--BHA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546

帖子

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51
注册时间
2005-11-11
 楼主| 发表于 2017-3-22 10: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obinhook 于 2017-4-12 04:23 编辑

四、音源、放大器、耳机三大件的技术指标,瓶颈,优先级,搭配

耳机说完了我们来说说系统里的其他环节。从三大件中的另两件开始说起吧。音源和放大器的技术分析与耳机相比,有一个根本性的差异:

耳机是一个电声转换设备,输入的是电信号,输出是声音信号。而音源和和放大器输入和输出都是电信号。

有人说这不是废话么。可是让我们看看这句废话意味着什么:

1.     耳机的以上技术指标的测量,是用麦克风外录的。音源和放大器的输出信号测量,是导线直接接入测试仪器用电信号测量的。这是一个天差地别的测量环境。测试耳机,麦克风怎么摆,耳机架什么样,麦克风和耳机的相对位置,有没有封闭,测试环境有多安静,种种因素的干扰非常大。我在某些烧友自己测量的帖子里看到,说测试图里能看到卡车从窗外开过去的影响,还有猫跳到机器上。。。所以耳机测试图误差可能还是很大的,国外烧友发测试图一般习惯是测5次取平均值。但是不知道每个人测得方法是什么。所以应该尽量看专业网站的测试结果。

2.     由于一个是测试声音信号,一个是测试电信号,很多测试指标是不同的。其中最大的一点不同,在于瞬态响应的指标。动圈耳机的振膜作为一个有质量的实体,它的反应速度和电路中的电信号会相差好几个数量级。所以,在驱动瞬态响应相差成千上万倍的耳机的情况下,放大器和音源的瞬态响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音源和放大器一般是不测什么瀑布图(如果测基本上就只有第一根红线,与频响曲线重合)、TIM,方波,脉冲测试之类的东西的。这些一般DIY做放大器的人会测一下。之前说过方波是不是够平可以衡量瞬态反应速度,Google了一下“headphone amplifier square wave”,找了两个做DIY耳放的人自己用示波器测的图:

与之相对的,大家可以看一下不同阻抗的DT880的方波图,感受一下这个差距有多大:

3.     频率响应曲线和THD是每一台音源和放大器测试都会标出的最主要指标。但是,其实和瞬态响应一样,电信号的平直程度和失真度,和电声转换设备——耳机有着数量级之间的差距。而音源设备,由于输出信号没有经过放大电路,其频响曲线和失真度可以认为比放大器还要还要低一个数量级。

我们先来看一下一些音源设备的频响曲线和THD:

很普通的创新SBZ,频响曲线几乎就是一条直线,THD作为音源的话<0.001%,耳放输出口也差不多,THD取个最大值,250欧时0.0016%。

Grace Design m903,基本上就是三小强那样的级别吧,频响曲线几乎就是一条直线,THD作为音源的话比SBZ少了一个数量级,0.0003%,二房输出口显然是在16欧时不太匹配,由于低阻负载时电流和功率太高,容易失真,达到了0.022%,随着阻抗提高迅速下降,推250欧时也是0.001%级别。

顺手看一下同一个网站的两个耳放测试:

很熟悉的Solo,频响还是很直,THD取最大值0.003%

随便一个Sony的耳放,频响还是很直,THD看耳机输出口的,16欧功率不匹配0.01%,阻抗提高后迅速降到0.00X%。

再看更多的指标也还是类似,就不再罗列数据了。可以总结一下。基本上像样音源和放大器的频响曲线都是很光滑平直的。THD好一点的音源一般在0.000X%这个数量级,放大器阻抗匹配的情况下一般在0.00X%这个数量级。

现在我们再回头看看耳机的数据。之前看过HD800和DT880在Innerfidelity上的测试数据。这次来看看Goldenears(以下简称GE)上的,GE每个耳机页面下方有瀑布图,可以直接参考评价瞬态特性。频响曲线相对于音源和放大器可以说千沟万壑。

-       HD650:

-       HD600:

-       HD800:

-       T1:      

-       LCD-3 :

THD这些测试网站都没有标。我觉得可能不同测试条件下差别太大。所以我们去官方网站看看他们标称的数据。
-       HD650   0.05%
-       HD800   0.02%
-       HD600   0.1%
-       T1          0.05%

天哪,LCD-3官方标称THD竟然有1%,我觉得他们真是有勇气,这可是2000刀的耳机。这是一个与HD800官方数据差了两个数量级的数值,与HD600也差了一个数量级。这是测试环境差异造成的吗?由于前面讨论过耳机测试指标的不确定性,我们姑且容忍官方数据有两个数量级的差距这一事实吧。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烧友认为数据不可靠的原因吧。可是我认为,起码范围缩小一点,官方标称的THD可能不靠谱,但是GE上不同耳机的瀑布图看起来还是很有可比性的。

以上5个耳机的THD值平均是0.244%,取数量级上的指标,0.X%,结合频响曲线、方波图,三个指标一起看,可以认定一个事实:目前最顶级的耳机的主要技术指标比普通的放大器差两个数量级,放大器又比音源差一个数量级。而这个事实的意思是:目前电声技术的主要瓶颈在电声转换设备上,在于耳机远远无法精确的将电信号变成声音。而前端设备的技术指标相对于后端电声转换器在精确度上要好100~1000倍。

这是什么个情况呢。我们打个比方来描述一下。

比如我们在进行定向射击。有一支枪,有瞄准镜,有子弹。最后打上靶子的是子弹,我们姑且将子弹类比为耳机系统里的最后端,耳机。枪管就认为是放大器。瞄准镜提供大方向,认为是音源。出于某种原因,也许是子弹太轻或形状不规则,打出去它是不走直线的,会随空气扰动乱飘,所以随机的会出现100环左右的误差。也就是说,就算你瞄准靶心开枪,这子弹也只有10%的几率能打到1环以上,90%几率脱靶。枪管质量也不太好,但比子弹好的多。。。天生有1环左右的误差。只考虑枪管,你瞄准靶心会有10%机会打出10环,90%几率打9环。瞄准镜就比较好了天生误差0.1环,换一只好枪好子弹,只要瞄准了基本可以打9.9环以上。

现在我问各位,在这个系统里,对射击精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哪一个?如果我想提高射击精度,首先应该在哪一样上下功夫?

根据这个数据,

如果你问我这个问题10遍,我会回答10遍“子弹”。

你问我这个问题100遍,我会回答99遍“子弹” 1遍“枪管”。

你问我1000遍,我会回答990遍“子弹”,9遍“枪管”,1遍“瞄准镜”。

但是,同样的问题,按照发烧友的逻辑,大概这个论坛里半数人会回答“瞄准镜”。还有人会回答:火药(因为玩枪就是玩火嘛),弹壳,枪架子,风。。。这个是我实在想不通的地方。

所以我只能做那个说皇帝没穿衣服的人。

观点3:现有技术条件下,对系统影响最大的因素绝对是耳机。或者换一个说法,在功率匹配的情况下,系统最终发出的声音从这几个技术指标上看,99%是由耳机定下来的,因为它是最不完美的,有太强的“个性”。玩放大器或音源,也就在那1%里面玩,因为它们相对耳机已经比较精确,音源更是已经很精确,“个性”很小。如果原信号是一张白纸,音源的个性就好像是拿铅笔画了几道。放大器的个性就像圆珠笔画了几道。耳机那就是一瓶墨汁泼上去了。想调整这个画面,动那几道铅笔和圆珠笔印意义不大。(注:这个1%是指从精确度上看,对声音的影响。并不是价格上的比例,不是推荐投资的比例!我不是提倡大家都用烂音源,也不是说什么音源都一样。我的观点是:在音源达到一定素质之后,换不同的音源带来的变化是很小的,因为性能指标都已经接近完美。)

我可以听得到,有人要拍砖了:“技术指标不可靠,要耳朵收货,音源就是差异很大,电源线就是差异很大。”

我不知道这样说的朋友们差异很大的听感是哪里来的。我只知道,以我发烧15年的经验,在以上器材上建立的长期主观听感,我认为,我的主观听感是符合这个客观数据的。在这一点上,我的理性和感性认知没有任何出入。我可以负责任的说:
-       2010年AF4换DAC-1,直推650,在各项主观指标上都有一些可闻的差别;
-       2017年DAC-1换麦景图D-100,没有反复AB对比,但主观上没有什么可闻的差别;
-       2014年放大器由DAC-1直推换到RPX-33,推650和T1,都有一些可闻的差别;
-       2017年买了两只HD800,在黑嗓336胆机和RPX-33之间比较,有一些可闻的差别;
-       2006年K271换650,天差地别;
-       2007年买SR325,天差地别;
-       2014年买T-1,天差地别;
-       2017年买HD800,天差地别;

不管是什么前端,只要换耳机,我都觉的天差地别。

换音源。。。1000刀的换成3000刀的,我擦好像没什么差别嘛。要插来拔去AB比一比吗?算了算了,DAC-1拿公司去,D-100在家用好了,费这事干嘛。

至于换线,我觉得可以听出差别的是650原线换卡达斯线,恩忘了说了,我的650和600会换着用卡线,这个有点差别。至于电源线,信号线,垫材,几刀的机线至100刀左右的亚马逊货我试过一些,换几次就没有继续折腾的欲望了。一句话,没有什么“一耳朵”的差别。即使累死自个听出点差别,也很确定相对于换一只耳机,那只能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差别。

大家觉得改变声音,首先该从哪里入手,把钱花在哪呢?

观点4:“先玩好一个耳机”这个思路是有问题的。

很多烧友会觉得,我买了一个耳机回来,应该先把它玩好。似乎一个耳机都没玩好,就去玩别的,那是心浮气躁的表现,不是发烧的正确方法。可是怎么才能玩好呢?只能是换前端,换周边。比如我觉得这个耳机低频不足,就应该换耳放换音源调整周边,拼命试图补足这个低频。

咱们还是看一下这个宏观的画面。这样的玩法等于说,我们用了一颗打出去总是往右偏100环的子弹打靶。发现了这个问题之后,推荐的解决方法是1环2环的换枪管,0.1环0.2环的换瞄准镜,试着把子弹往左掰一点。而且,每换一次枪管准镜,都够买上几个子弹的。唯独子弹是不能换的。换子弹就是心浮气躁。

我想问,这是不是典型的吃力不讨好的笨办法?解决问题要抓主要矛盾,舍弃次要矛盾,这不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吗,为什么到了发烧友这里就不灵了?

观点5:我认为正确的玩法:第一步是根据自己的听音类型和偏好,多听耳机,找到相对最适合自己的耳机。想调整声音的大方向,只能考虑调整耳机,而不是换前端。第二步,耳机定下来了、大方向定下来了,调整前端来把它“玩好”。而始终应该明确的是,这个玩好,只能是小范围的调整,别指望什么天翻地覆的变化。

有烧友回复,那我耳机都换到顶级还是不满意怎么办?这个我只能说,目前技术水平就是这样。砸钱调整前端是唯一剩下的手段了,可是那还是只能在小范围调整。你不满意的,是人类技术的边界。就像咱们治不好癌症一样。
HD800/650/600 K1000/501 K240M/DF
系统1: NAS--Aries G2--Holo May KTE--Luxman L590AX--Spendor SP100R2
系统2: Ultra Rendu--DAC2--BHA1
回复 支持 3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546

帖子

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51
注册时间
2005-11-11
 楼主| 发表于 2017-3-22 10:2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obinhook 于 2017-4-11 08:52 编辑

五、减法之后,我们来做做加法——现实的复杂性和理论的局限性

整个前四章,我们都在做两件事:一是定义,二是做减法。是的,做减法。我只不过是在以一种比较有体系的方式,砍去细节,把一个系统的特性简化到用5-6个指标去描述,这样我的中学水平的物理和数学才可以理解。这是一个非常粗略的描述,但提供了一个万米高空看下来的宏观视角。而现实是不可能那么简单的。这一章我们来看看这个简单的体系忽略了哪些东西。

1. 上一章的射击模型似乎暗示了换个好点的子弹问题就解决了。可现实是,人类目前能造出的都是些误差百环或更多的子弹,没有更好的了。这下怎么办。

2. 上一章的射击模型还暗示了一点,似乎枪管的改进空间只有1环,瞄准镜的改进空间只有0.1环。而现实是,引入某些特定的失真反而会讨好耳朵。比如胆机这个“枪管”就是把误差改到10环。但是话说回来,做个误差100环的枪管我觉得也是不可取的,失真的引入还是要有的放矢。

3. 人耳对某些特性的判断是很精确的。0.00X%的差异是可以辨别出来的。人耳对另一些特性的判断又是不精确的,可能差一两个数量级都不是很敏感,比如18Khz以上的高频。所以客观数据的差异在听感上并不是线性的。


4. 现实情况是动态的,这些指标是静态的,动态之中会出现复杂得多的情况。比如耳机电感造成阻抗特性随信号不断变化。而上面几个放大器的技术数据表明,放大器在不同阻抗负载和功率输出时失真度是不一样的。

以HD650为例看一下阻抗随信号频率的变化曲线,在100HZ附近实际阻抗达到500欧:

http://www.innerfidelity.com/images/SennheiserHD650.pdf

以SIMaudio Moon 230HAD为例看一下失真%与功率和阻抗负载的变化关系:


面对复杂的现实我们该作何反应?其实就是两条路:一条是放弃理论,耳朵收货。另一条是发展更精确的理论,更细致的描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我希望自己能走第二条。我并不专业,只是比较认真。我也不固执,只是希望把事情弄明白。我从不觉得我说的一切都是对的,可是我希望能搭出一个粗略但方向正确的大框架。觉得只要思考成体系,有理有据,就可以粗粗的立个论,打下进一步完善讨论的基础。

现实中,有关的专业电子和声学理论真的已经把问题描述的非常精确,用到的工具也很复杂。比如说就在俱乐部首页的“维基”标签中有的享声音响的林先生的两篇文章,就从真正专业的角度做了一些对音源的技术分析,一篇实际测量了引入Jitter的影响,另一篇提到DAC设计中的一些关键考虑,也提到细节及周边对声音质量的影响。可见这些都是可以从理性的角度,用数量化的方式去测量和理解的。而测量的方法和指标,也大体上落在频响曲线和失真的大框架内。文中提到的实测THD指标,也还是可以提供一个参考,来评估“引入干扰”之后,音源的影响对整个系统影响的比重。比如100Hz Jitter导致THD+N从0.0006%上升到了 0.0043%,20KHz Jitter导致THD+N 从0.0006%上升到了0.0009%。各位烧友还是可以和上一章提到的耳机数据做个对比,评估一下权重。
http://www.headphoneclub.com/portal.php?mod=view&aid=1284
http://www.headphoneclub.com/portal.php?mod=view&aid=1282

很多年前也是在这个坛子里和人讨论起科学是如何发展的,然后仔细的考虑过“证伪”这个概念。其实一切科学理论都是假说,在等着被更好的理论推翻。而正是在这样不断试错和替代的过程中,我们得以更接近真理。我的这篇文章也是这样,立个论,等着被打脸。不如此则无法更深入的理解这些我们喜爱,并为之投入了很多热情的东西。



HD800/650/600 K1000/501 K240M/DF
系统1: NAS--Aries G2--Holo May KTE--Luxman L590AX--Spendor SP100R2
系统2: Ultra Rendu--DAC2--BHA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546

帖子

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51
注册时间
2005-11-11
 楼主| 发表于 2017-3-22 10:2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obinhook 于 2017-4-26 14:06 编辑

六、主观听感:HD800对T1

首先说结论:

观点6:我觉得HD800和T1在三频能量分布上是风格类似的,整体的感觉都偏亮,能量相对集中在高频。而800是比T1更自然的,这种自然主要体现在高频的质地上。T1的高频在我的系统上始终有种硬质金属色调,听小提琴也觉得泛着金属光,很不自然。800的亮更多的是高频量感偏多,但并不觉得质感不自然,小提琴基本没什么金属色。另外800宽大的声场和无敌的舒适度就更不用说了。

再来说说历史,以及我尝试了那些器材去推他们。T1是在我以HD650为主力耳机听了约7、8年之后,于2014年购入的。当时650一直使用DAC-1直推。T1到手以后插上DAC-1一推,第一感觉是高频太亮,泛着偏硬的金属光,真心不如650听着舒服。我知道DAC-1的特点就是平直清淡,但缺点就是PC系统容易偏薄偏硬。DAC-1在不同阻抗下的失真数据我并不清楚,但推测拿来推600欧的T1大约不是在它最理想的工作区间。所以很快的买了RPX-33。为什么选了RPX-33呢?因为在小白的评论中,它在这个价位是比较中正全面的。看过我在上面表达的这些观点就不难推出一个推论:

观点7:在不同耳机的声音特异性很大,而前端本身又精确的多的情况下,我并不认同刻意改变前端器材的声音特性来迎合某个耳机的特点的做法,因为这意味着要在前端大幅引入不平衡和失真。我比较认同放大器应该是普适的,不带太强个性的。关键是和耳机的阻抗特性要匹配好,确保负载时工作在最佳区间内。所以我从理智上不太接受那种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个耳机只能配一个耳放的说法。

当然,买RPX-33的时候也没有做出第一章贴出的耳机驱动特性表,再去看RPX-33在600欧负载时的功率和失真度。我只知道T-1灵敏度有102,虽然是高阻但对功率需求应该不大。现在我们看表知道T1的正弦波功率需求是6.3mW。RPX-33标称最大功率700mW。这是什么负载下的并没有给出,但这个数值在耳放中是很低的。我猜测应该不是32欧下的功率。当然,保守一些认为是32欧吧,那么600欧下的功率约为35mW,按10倍正弦波功率T1是需要63mW的。功率够了吗?我觉得存疑吧,也许RPX-33还是功率略弱了一些,所以也许没有推好。

在RPX-33推动下,T1确实高频要收敛一些,中低频也就相对的厚实一些。但说实话和DAC-1推,听感上差别有多大我无法精确量化出个%来,主观感受上最多5-10%吧。可是高频发硬发亮的问题还是很明显。也许是之前一直听650的原因,我从来没有感受过“齿音”这个问题。而在T1上,这个问题是如此明显,以至于我一直无法长时间的聆听T1,在2017卖掉T1之前一共3年的时间里,我80%的时间还是听650。

有人大概会问:你不是说耳放最多差1%吗,为什么现在说差了5%-10%?我并不知道确切的答案。推测最大的原因应该是阻抗特性匹配的问题,也就是第一章的问题没有解决。也许T1和DAC-1实在是太不匹配了,和RPX-33也匹配的不是很好。另外还有第五章列举的几个问题,加在一起放大了主观上的听感差异。

总之,本着“要玩好一个耳机”的态度,虽然不太喜欢T1,却一直留着,觉得说不定某一天有设备能把它推好。这个情况一致维持到2017年,HD800(X2),麦景图D-100,DV336SE和一堆电子管来到之后。这几件器材给了我同级别的另一个耳机的声音特性作参照,加上无数种重新推T1的可能(主要是DV336可以换管子)。我终于可以放心的说,T1不是我的菜,于是卖掉。

在动手之前,DAC-1这个音源就一直是我心头硌着的一块石头。之前用650的时候还好,因为650 本来就是比较暖声,高频偏暗的耳机,搭配DAC-1并不显得太过冷硬。虽然主观听感明白偏薄的声音主要出自DAC-1直推,用RCA输出到RPX-33以后并不明显觉得薄,但心里总是觉得这机器的名声就不太适合搭配T1和HD800。所以一直在动换音源的脑子。

D-100是一件顶着麦景图大名的机器,其实并不是特别贵,2013年新机器出来的时候3000刀,现在有了后续版D-150,D-100就降到约2500刀。能找到的评论都说音乐性很好,声音柔顺自然。贴一个英文的评论和两个中文的(其中一个是评论D-150,与D-100相比只是加了DSD连接,USB同轴等电路部分是一样的):
http://www.head-fi.org/t/698941/review-the-stunning-mcintosh-d100
http://www.hiendy.com/hififoru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2168
http://wj28d.lofter.com/post/1cd135c6_8d2d70c

我觉得这个“名声”应该是可以解决音源问题了。所以就买回来。还是AF4火线连PC,同轴输出进D-100。没有USB直连PC主要是因为那样D-100会有一个静音开关总是在机器里响的问题。。。也是服了麦景图这坑爹的设计。。。参见https://www.audioaficionado.org/archive/index.php/t-29013.html,搜索”chirp”。经过火线AF4或USB直连我觉得声音听起来也是没什么差别,但心理上还是觉得火线靠谱点,至少没有这烦人的chirp声。

接上一听。。。正如我说的,在HD800和T1上听都感觉和DAC-1没什么差别。没听出多少“音乐性”,没听出高频收敛了,或是任何其他所谓“一耳朵”的差别。有点失望,但这个听感也印证了我一直以来的想法。DAC-1的THD是0.0005%,D-100是0.0015%,频响都是一条直线,能有多少差别呢?可是最终决定还是留着吧,就冲它麦景图的蓝灯,心里上觉得“音源过关了”这样的想法,懒得再折腾了。多一台音源DAC-1和650也就可以拿去公司听了。

而买DV336SE,则是完全用来测试胆味,给两个耳机的高频降火气的。所谓胆味,我理解是三点:
1.   引入偶次谐波失真,增加THD,改变声音的质地。偶次谐波失真多了声音的“颗粒感”或“粗糙感”会下降,变得更顺滑。
2.   利用电子管低瞬态响应的特点来削减动态,细微的延长残响,这样虽然爆发力降低,但是温柔一些。细小的峰谷会被磨平一些,解析也降低一些,但是声音听起来也会柔润一些。
3.   在整体上胆机会使能量稍稍偏向中低频一些。

所以胆机真的是把指标都变糟一些来修饰声音的。我的理解,越是低端的胆机,这种修饰就越明显,以致HIFI性下降,一种PS过头的感觉。而越是高端的胆机,这种修饰就越小,显得“不留痕迹”一些,HIFI性好一点。换句话说,更接近晶体管机一点。我考虑了一下我的需求,思路是这样的:

观点8:如果明确知道声音的特性和调整手段,决定通过放大器来改变声音特性,要玩就必须玩个大的。只能改变1-2环的枪管换了还不如不换,来个差10环的试试看。在HD800和T1都是声音偏亮,需要降低刺激,加厚中低频的情况下,胆机的所有失真特性都是我需要的,所以胆味越重越好,越低端的胆机越能满足我的需求。而高端胆机接近晶体管机,我已经有了RPX-33,D-100也可以算是一个,何必再来一个接近的呢?

DV336这个机器在国内普遍认为比较低档,讨论不是很多。但是在国外论坛上这个机器喜欢的人非常多。一是因为胆味比较浓郁,换管变化很明显。二是因为两个管子都是选择很多的型号,可以玩的空间很大。机器到了以后我也买了好几个不同的管子,试下来确实是有一些变化的。管子我主要参考的是以下几个帖子:

Headfi上先后有两个讨论DV336换管经验的贴,时间跨度差不多有10年,一个盖到100页以上,另一个也接近。
http://www.head-fi.org/t/193214/ ... i-tuberolling-tubes
http://www.head-fi.org/t/348833/ ... -tuberolling-partii

再看一下DV336和D-100耳机输出的功率。DV336标称>2W。D-100是用8Vrms标的,这个比较好,可以直接按照8^2*1000/阻抗=功率(mW)换算成不同阻抗下的功率,算出来32欧下也是2W。两个机器的功率指标是RPX-33的3倍,这数值就比较正常了,按照类似的计算,推T1和800功率应该都是很充裕了。

事实证明,我的以上考虑都是可以从听感上反映出来的。总体来说DV336可以进一步降低T1和800高频的刺激感,增加中频厚度。我觉得这个DV336推两个耳机都要比RPX-33机好一些。要知道,即使算上管子,RPX-33也比DV336贵上两倍有余。所以,我得到的经验是:

观点9:运用客观指标,理性的分析需要,计算数据,有针对性的选择器材,贵的真不一定是好的。懂得原理之后再买器材,才能有的放矢,少走弯路。

走到这一步,相对800,T1的高频发硬的问题还是很明显。用我4个能推耳机的器材随便怎么组合都是如此。如果这还不是最终压倒T1的那根稻草,我还对HD800使出了最终的大招:Super DuPont Resonator Mod (SDRM)。

国内烧友大约没有听过这个,或者国内就没有流行各种磨改HD800的玩法。其实自从HD800出来国外烧友就实验了各种办法,主要是在耳罩里垫各种形状材质的吸收器,试图降低800在6KHz的一个峰值,这也是HD800最大的弱点。直到HD800S出现,大家一看森海官方的解决方案,才醍醐灌顶,原来还可以这样玩!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这个贴:

由于HD800用的是环形振膜,中间是有一个空腔的。HD800S在这个空腔里装了一个谐振器(Resonator),专门吸收6KHz声波,像手术刀一般精确的将这个峰值削减了5dB左右。

谐振器是什么,上面这个文章有解释。简言之就是一个吹口哨一般的细口瓶形的装置,根据大小有一个固定的谐振频率。你吹他会产生这个固定频率的响声,但是特定方法放置的时候,会吸收这个固定频率的声波,而且吸收的范围及其精确,不对其他频率产生影响。森海官方就是做了一个大小刚好吸收6KHz声波的谐振器放在那,800就成了800S。

明白了这一点,广大烧友们立刻开始了将800变成800S的实验。其中有一个法国人,像爱迪生发明灯泡一般试验了无数材料,测试了无数次频响曲线之后,制作了一个山寨版谐振器SDRM。小范围分享给别人测试之后发现效果是很稳定的,取决于放置的精确度,吸收6KHz声波的能力大约可以达到官方水准的50%-80%,而关键是,对其他频段几乎毫无影响!

于是他开始批量制作这个谐振器卖给全世界的网友。大家想买可以在这联系他。这个帖子也集中了各地网友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到真的是很有效的解决方案:
HD800 SDRM (黄)HD800 Stock (红)HD800S (绿)

然后我联系上这个法国人,买了一对这个谐振器,撕开防尘罩装进去了。听感上一下子确实觉得过亮的问题好了不少,MJ的Billie Jean也可以听下去了。但是隐约觉得其他方面可能也受影响,比如解析似乎不如之前,又不好AB对比,毕竟揭开防尘罩这样的事是有风险的,有点纠结要不要把谐振器拿下来。

再后来,Head-Fi又有人出一个几乎全新的HD800,据说用了1小时左右,看起来就是一切完美,价格也很好。我就心一横又买了一个,专门拿回来AB对比一下,看看磨改过究竟有什么变化。所以现在我有两副HD800,一副可以用来折腾,另一幅保护得好一点。对比听下来,磨改过的真的是有切实的提高,除了降低6KHz比较刺激的高频峰值以外几乎没有改变其他特性。高频更耐听了一些,但总体说来并没有改变HD800的声音特质。

至此,T1已经彻底没有留着的必要了。而对800的磨改,还有下面要说的Grado和TH-X00换耳罩和腔体的经验,让我产生了另一个观点,不知道对不对先丢出来:

观点10:如果有可能,如果你真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直接在声波上动手术带来的变化远比在前端的电信号上作调整来的大。

这个故事已经够长,最后看一下800和T1的瀑布图。

GE上HD800的图测了两次,第一次是2011年:

第二次是2013年:

两个测试差别比较大,我推测有版本的影响,但更主要是应该是测试环境的差异。2K-3K之间的两个谷平缓了很多,从5db减到2-3db了。6K的峰也从8db降到6db。2011年800的瀑布图看起来是最有问题的。如果大家在GE上搜一下看600和650的图,都是在1.5ms左右就收住了,但是800的整个中频段要2-2.5ms才收得住。这个和听感是很不吻合的。一般认为800速度肯定是要比650快的。这个速度慢了必然导致细节含混,微动态差,解析下降。但这些指标800无疑都是好过600和650的。而再看800在2013年的那个瀑布图,简直是天差地别,除了15K左右一个凸起,主要频段都是1ms左右收住。这个瞬态响应就基本上是一个旗舰耳机应该有的水平了。我觉得这样大的差异只能用测试环境和方法来解释。

再看一下T1:

两个耳机总体风格是接近的,都比较亮,和听感也吻合。但是800的峰在6K,T1的峰在8K。再看瀑布图,T1在8-10K的高频泛音延续时间要长上1ms。这也许就是两者在高频质地上差异的原因。这样我主观听感上T1高频的金属色,更硬更刺激的感觉,看起来也有了解释。更有意思的是两者在中高频都有一个谷。800是在4K左右减了3-4db,T1是5K减了5db。这两个差不多同时出来的旗舰机耳机居然都是这种审美,不知道是为什么。


HD800/650/600 K1000/501 K240M/DF
系统1: NAS--Aries G2--Holo May KTE--Luxman L590AX--Spendor SP100R2
系统2: Ultra Rendu--DAC2--BHA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546

帖子

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51
注册时间
2005-11-11
 楼主| 发表于 2017-3-22 10:2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obinhook 于 2017-4-9 18:08 编辑

七、主观听感:HD650对HD600

也是最近,收了一只HD600。大学时代的梦想啊,念了个旧就买了个二手,2014版的。

从开始工作,2006年买下第一只650(二手2005版)开始,这么多年了默认650和600之间差别不大,作为新旗舰的650应该更好一点,所以一直没有碰600。现在仔细对比了一下,发现差别比想象的大很多。650有过两只,前后差了6年,听感上真的有挺明显差别的。2011年那只要亮一些,明快一些,更喜欢就卖掉了较老的那只。可是2011年的650和2014的600相比,差异还是很大,比前后版本的650大很多。

观点11:个人认为HD600要比650好很多,性价比更是高得多。600频响平直,声音中性音染小,对比之下650厚重黯淡的缺点很明显。如果认为800是“参考级”的耳机,600显然比650要更接近800。

三者之中,600是最难推的。650灵敏度提高,高频削减,中低频增加,我觉得是迎合市场的妥协产物:更好推一点,录音的适应面更广一点,听录音被过度处理的流行音乐也不显得刺激。DAC-1直推也让我安心听了很多年。但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吧。

600相比800,最大的差别是声场小了一圈,空间感和位置感的精准度也差一些。另外高频质地和解析都比800还是弱一些。但是这些都是有利有弊的,听流行的话800会显得过分宽大了,人声不如600亲近。高频很有意思,听古典的话会觉得800小提琴声音比600顺滑一些,细节更丰富,但是听流行800又比600容易有毛刺。

贴上三个瀑布图:

HD650:

HD600:

HD800:

600的图真是太好看了,比800更好看。600和650之间的差别在图上显示的和我的听感完全一致。650中低频高出一点,高频从4Khz开始减,5-10K区间和600能相差5db。两者在200Hz-10K瞬态特性几乎相同,10K以上略有些不一样。总之,600真是很好很超值的一副耳机,现在亚马逊新的只要$250,二手只要$200,简直白菜。
HD800/650/600 K1000/501 K240M/DF
系统1: NAS--Aries G2--Holo May KTE--Luxman L590AX--Spendor SP100R2
系统2: Ultra Rendu--DAC2--BHA1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546

帖子

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51
注册时间
2005-11-11
 楼主| 发表于 2017-3-22 10:2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obinhook 于 2017-3-28 04:51 编辑

八、主观听感:AKG和Grado的体验

年纪大了,总是会怀怀旧。

AKG。

这是一个说起来让人很伤心的名字。这个名字对我来说意味着太多独一无二的体验,太多第一次,太多的感动,但是也有太多的遗憾。我刚刚开始接触HIFI器材的那个年代是AKG最后的辉煌。可是那时候没有意识到,上大学也没有钱多收几件那时候的东西。等回过神来,AKG已经不是那个AKG了。

观点12:虽然这个说法饱含个人的情绪色彩,但即使站在今天的经验回头看,我仍然觉得那个时候(1995-2005年之间)的AKG之声是我印象中最好的声音。那不一定是最HIFI的声音,但是那是一种极为中正,但又极有个性,带有德奥古典文化的高贵气质的声音。

我买的第一副HIFI耳机是K271s,2002年。接触HIFI设备应该算是1年之前吧。那个时候隔壁论坛还是有很多高人出没,有位叫“电视”的牛人写了很多好文章,“无心睡眠”也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前辈。烧友很多还在用着国内最早一批DIY师傅自制的放大器。比较出名的有广东的孟师傅制作的HP100、HP200。无锡的甩袖汤师傅做的甩1、甩2。而最大名鼎鼎的,要算北京的叶立,他做的8PR推HD600,至今仍然是传说一般的存在。

那时候大学隔壁寝室有个很舍得花钱的烧友,最早接触的器材都是在他那里听见的。我记得第一次听他的系统,是甩1推K501,CD机应该是TEAC的某个型号。当时听得是Archiv出的一张巴赫小提琴协奏曲的CD。对于一个只听过Sony Walkman随机耳塞的人来说,那一耳朵实在是太难忘了。那开阔的声场,历历在目的细节,如阳光般明亮又温暖笼罩着你的高频。。。整个人听傻掉,真是三月不知肉味。我觉得这15年发烧的路,基本上就是那一耳朵定下来的事情。到现在我都会时时听听那张CD,找找当时的感觉。可是那样惊艳的感受再也没有了。

后来那位同学换设备的速度飞快,在他那里又陆续听到很多好东西。HD600是他拥有了比较久的一副耳机,某个晚上他不知从哪借来一台8PR,于是也听到了传说中8PR下的HD600。后来有HD540,540G,SR325,RS1,er4p,等等。但是给我的震撼都赶不上第一耳朵的K501。后来我还买了他的Luxmann CD机,很长一段时间是我的主力音源。可是08年出国前卖掉了。

第二次被AKG震撼到是在南京东宇听到K1000。那时候的东宇是国内耳机烧友的圣地,老板网名叫发烧鱼,一个特别真诚热情又温和的烧友。一台Wadia21 CD机,DAC-1,各种耳放和满满一面墙的耳机随便听。那台Wadia最后硬是被听坏了。据说一度有一只大奥在柜台里供人试听。可是我没有捞到机会。KK当时是用一台音乐传真的体积很大的功放推的,现在已经忘了型号。当时拿了店里一张Telarc西部大赶集,那一首威廉泰尔序曲和七侠荡寇志的主题曲又把我听傻了。那是我记忆中的“正圆形声场”,让人觉得整个乐队浮凸在眼前,细节扑面而来,声音的能量像一堵墙冲击到脸上,动态凌厉的要爆掉。当时家里用的是很老的一对Bose301III音箱,也听过这张CD,但是在K1000之下才真正体会到“爆棚”的含义。我现在在系统上听这张碟,也还是找不回当时的感觉。到今天我都觉得,那大概是我这辈子听过的最好听的声音。

第三次AKG给我的感动是大约2006年了吧,去一个烧友家买一件器材,已经忘了买的什么了,可是在那听到了一只真正推好K240M。这只耳机我大学的另一个同学有,一直和我们吹嘘那是世界上最好的中频。可是遗憾的是他一直没有一个哪怕像样的耳放推它,基本上就是声卡直推水准。我只知道那是一只600欧的怪物,在他的系统上听起来好像除了中频两端都像残废了一样,比不上我的K271s。所以总是嗤之以鼻。今天我知道其实推好240M并不难,那是一只从80年代起全世界录音棚标配的监听耳机,600欧是专业监听的行业标准,阻抗正好匹配标准的调音台使用,功率达到以后声音就自然很中正。而在那个烧友家里,我被震到了。印象中那确实是我听过的最好的中频,人声特别饱满浓郁,结像坚实,而且高低频延伸自然松弛,又是一种太阳一般温暖扎实又有力的感觉,完全改变我对240M的印象。当时他放了一首张学友的《深海》。我基本不听张学友,可是当时我的印象是“我靠原来流行可以录到这种程度。。。原来240M的中频真的不是吹的。”说实话,这首《深海》我现在的系统也放不出当时的感受。

那时候的AKG,除了501和K1000这两只HIFI类型的耳机,其他的设备都是专业设备。所以产品线里要么就是极为中正规整,像德奥系作曲家和乐团一样,教科书一般的设备,要不就是501和KK这两只独树一帜,拥有鲜明个性,却又素质超群的耳机。我那时候一直觉得,AKG是所有厂家里技术最好的,声音理念也是最好的。

可是他就这么沦落了。从K601开始,慢慢没了个性,专业的也不专业了,HIFI的也不HIFI了,一只只低阻低敏的怪物出来,到今天沦为当时的四大厂商中最糟糕的一家。

买第一只耳机的时候,觉得501低频略残,KK遥不可及,240M和240DF太难推。相对来说271好推声音又比较中正,就买了271。后来知道这其实是一只没什么AKG个性,素质也比较平庸的耳机。几年前一个朋友来玩,听到觉得喜欢,就借给朋友听了。这一听就再也没好意思拿回来。就此和AKG尽了缘分。当时的501和271是一个价格,试想如果今天我手上是一只501,那怎么可能舍得借给别人!

可是当时AKG2XX系列有两个致命的问题,无关声音,是耳机的结构和物理性质。一是佩戴不舒服,耳罩勉强够大可以罩住耳朵,但是太浅了,带着还是压耳廓,时间一长就不舒服。而且271还是革质耳垫加上封闭式设计,物理上觉得闷,夏天戴一会拿下来耳垫上一层汗,很不舒服。二是AKG耳机头顶的皮梁两边是用橡皮筋拉住的,时间一长橡皮筋老化就松掉了。更要命的是灰尘加老化,一转头,耳罩和头梁结合处就嘎嘎作响,在封闭式耳机的结构下就是严重的听诊器效应,满耳都是嘎嘎声。开放的240系列好一些,但也有这个问题。越来越觉得耳机的佩戴舒适度,和音质以外的结构设计,在长期使用的时候真的是很重要。这点AKG做的是比较差的,当然唯二例外是501和KK。我一直觊觎240系列的中频,有点想收一只老240M或240DF,但是就顾虑这个觉得还是算了。KK还是怪物一只,没信心搞定。当时5000人民币就可以买到的东西,今天要卖到几千刀。501是想收,可是觉得声音特质和今天的HD800多少有些重合,而且确实都太老了,成色一般好不了,也就一直没有努力找。森海和拜亚的舒适度和耐久度做得比较好,HD800的舒适度是无敌的。Grado不谈了,就佩戴这一点我就想放弃这个牌子。

那就再来说说Grado。

一句话,就是想爱Grado很多年,但真的爱不起来,就像扎手的玫瑰,捧起来就得放下。

Grado是那种一听感觉眼前一亮的声音。像我在大学隔壁室友那里听SR325i(金色版),选择合适的曲目,听15分钟放下,然后被同学问一句“怎么样,“正确”的声音听久了,这样妖媚的是不是很迷人?”心里就被弄的很痒痒。RS1那更是如此。这两次15分钟的印象,在我心里种了一颗“要搞一只Grado当饭后甜点”的种子。

可那真不是颗好种子。

之所以买了325i,也是出于“中正的声音已经有了,要玩就玩个最有个性”的想法,但真正拥有了以后,我就发现,那是一个你根本无法久听的耳机。一是因为高频刺激的受不了,二是因为耳廓被压的疼到受不了。而且我感觉,至少325i是这样,他的适用曲目是很有限的。古典出来的声完全不对,没法听。说他人声好吧,你若拿他来听流行,人声是还不错,可是多数流行那录音的高频在325i上也是刺得人没法听。都说他是听摇滚的专业户,是,那是比金属还金属,还是忍受15分钟就得拿下。我觉得只能拿它来听听爵士,那别有一番风味,录音质量也好些,听起来也能接受。可是戴上半小时耳朵又疼。。。真是没法爱。。。

想买来做饭后甜点,结果发现,它真的除了做甜点几乎没别的用处。可是平时过日子的,有几顿饭之后会吃甜点的呢?结果就是使用率极低,基本躺着睡大觉。

可是,本着玩好一只耳机的原则,我还是继续折腾着325。2016年的时候还一出一进换成325e,因为听说高频收敛些了,中低频厚实些了,想着这回能做个好点的甜点了吧。结果还是摆在面前也没食欲——听起来仍然比T1都亮。后来发现有DIY木匠可以给Grado耳机换木壳,琢磨着都说325金属声是因为有个金属壳,RS1有木头声是因为木头壳,又卸了金属壳换了个胡桃木的,想山寨一把RS1。拿回来听着确是柔顺些了,可是和T1一比,还是更刺激。

这还没折腾完。偶然看到这个贴:
http://www.innerfidelity.com/con ... 7xkZFLstzpGuj4gO.97

于是开始折腾耳罩。一圈换下来确是文中评价最高的,海绵碗外面帖一圈透明胶,这个玩法声音最好。测试曲线都在这个贴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我的听感和帖子里的描述基本吻合。

想着这下就让它安静的做一道没人吃的甜点吧。直到买了下文要说的TH-X00。不得不说,作为一道甜点,X00要称职可口多了。于是终于放弃了这个15年前的30分钟种下的种子。

我觉得我应该算是想尽办法了,但不是我的菜。
HD800/650/600 K1000/501 K240M/DF
系统1: NAS--Aries G2--Holo May KTE--Luxman L590AX--Spendor SP100R2
系统2: Ultra Rendu--DAC2--BHA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546

帖子

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51
注册时间
2005-11-11
 楼主| 发表于 2017-3-22 10:2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obinhook 于 2017-3-25 02:31 编辑

九、主观听感:饭后甜点——最终选了Fostex TH-X00

Th-X00是一个叫Massdrop的网站和日本耳机厂商Fostex合作搞出来的一个型号,是原来Fostex TH-610的调音版,出来以后深受好评,被网友抢购。这个网站是个按项目搞团购的性质,先调研网友的兴趣和市场大小,然后拿这个数据去和厂商合作以超低的价格定一批货,然后拿出来低价卖。有的时候还会根据自己的品味和网友的要求和厂商要求改进产品。当然他们的项目也是有的成功有的相对并不抢手。有几个特别好的Deal,一是和森海搞得HD6XX,实际上就是一个黑色版的HD650,除了颜色没有任何改动,卖$199,被评为市面上这个价格(当然是全新)可以买到的最超值的耳机。(个人认为HD600全新如果$250能买到,完全有的一拼。)还有AKG的K712,他们改了个颜色叫K7XX,也是$199,Hifiman HE350卖$99,这些都是比较出名的项目。这个TH-X00也是他们最出名的一个项目之一。
https://www.massdrop.com/buy/fostex-x-massdrop-th-x00
http://www.head-fi.org/t/788776/fostex-x-massdrop-th-x00-review

Fostex本来是一家耳机代工厂,为各种大品牌代工,主要有Denon,Sony,铁三角,反正我总结那种日系的封闭式木碗结构的耳机十有八九都是他们代工的。我也是之前买325e的时候和一个烧友当面交易,他给我听了一耳朵这个耳机,当时印象很好。回来看看评论简直好评如潮,想想这种日系木碗从来没玩过,就收了一个来玩玩。这个耳机有三个版本,用三种不同材质的木碗。我第一次买的是红色的Purpleheart,觉得更好看。没想到买来一听觉得不是很舒服,低频重到轰头,高频音色也不是很正,有点泛金属色。再看网上贴出的频响曲线和失真度,我擦这个版本是三个当中最差的,或者应该说是染色最重,偏离“中性”最远的一只。于是又收来一只Mahogany版,也就是我听过一耳朵的版本。一听就正多了,没想到不同的木头声音相差这样大。总体来说这是一只染色很重的耳机。Mahogany版的音色质地还是比较正常的,它的染色在于大大加强了低频量感,我觉得略微收了一点中频量感,听起来特别有Hifi性。有那种低频能量的烘托,很多流行和摇滚曲目听起来特别过瘾,是一种染色染得很“好听”的做法,而且适应面很广。一比较决定留下Mahogany版,买价减5刀发帖卖Purpleheart。结果在Headfi上面发帖1分钟之后就卖掉了。真的一分钟之后。。。刷新了一下,一条私信说我要了。。。从来没卖得这么快过。

很有意思的一点是这个耳机的原配耳罩也有点小,有些网友建议更换。于是我先换了这个,想着绒布质的带着不热。这一次让我吃惊的是声音的变化,几乎是换了一副耳机。轰头的低频没了,中频进一步凹陷,高频变得和325差不多刺激。听了两天我就退掉了。
https://www.amazon.com/gp/produc ... 0_s00?ie=UTF8&psc=1

然后换了羊皮的。这次比原配的变化小一些,可是还是有中频凹陷高频刺激的苗头。于是又退掉了。
https://www.amazon.com/gp/produc ... 8_s00?ie=UTF8&psc=1

我之前从来没有意识到耳罩的材质大小体积对声音有这么大的影响。真的是换罩如换机。。。在第二个羊皮的耳罩退掉之前,我试着把他装到T1上。结果T1的声音也完全变化了,低频居然变得轰头起来,全频有一种罐头声,是完全没法听的。

联想起磨改HD800,改SR325包括换木壳换耳罩,还有TH-X00不同木壳的声音差异,我越发觉得能直接影响声波的因素带来的改变太大了。这样一想就觉得HD800的环形振膜,可以在中间加谐振器的设计简直是天才,可以作为一个非常精确的手术刀式的调声手段。



HD800/650/600 K1000/501 K240M/DF
系统1: NAS--Aries G2--Holo May KTE--Luxman L590AX--Spendor SP100R2
系统2: Ultra Rendu--DAC2--BHA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546

帖子

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51
注册时间
2005-11-11
 楼主| 发表于 2017-3-22 10:2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obinhook 于 2017-4-4 07:12 编辑

十、What’s next:中频的遗憾,难道是静电?

我觉得现在唯一缺憾的可能是没有一副中频出色的耳机。

居然听来听去留下的大多是森海的东西。另外三家的都玩过但是都放弃了。很多人评论Grado中频好,但是SR325实在是刺激过头。看评论可能RS2相对好一点,但是Grado的造型设计,特别是耳罩的舒适度实在是受不了,不得不放弃。拜亚就没有一副中频醇厚的耳机。AKG那一耳朵K240M让我至今耿耿于怀,但是早已停产,很难买到成色和状态都过得去的了。所以烧了这么多年,如果现在问我该买什么耳机中频醇厚,其他方面也比较正常,我还真答不上来。好像只有650能勉强满足了,但是它的中频并不突出,只是整个中低频都比较厚重。

有点动心的是Koss ESP-950这只静电耳机,看描述是一种两端自然松弛,中频相对比较好的声音。也从来没玩过静电,不想投入太大的话,似乎这是个不错的选择。

4/1更新:亚马逊上买了一只ESP-950,今天送到了。简言之,听感还是挺失望的。一耳朵听起来完全没有惊艳的感觉,中频也并不能说醇厚。在家里和DV336推的HD800和600比较了一下,再带到公司和DAC-1直推的650比较了一下,个人认为森海的三只耳机听感都比ESP-950要好。整体上说,950的三频分布最接近HD600,并不能算一只“厚声”的耳机。650要比它厚重,800又比它更亮一些。在我听起来,这只耳机有三个主要问题:
1.  它的人声确实略有些凸前感,但问题是这个中频的突出与低频和高频衔接的并不是很自然,有种比较突兀的感觉。特别是中低频方面,感觉下盘衰减太快,声音不“厚”。
2.  全频的声音质地有种“松散”或者“毛糙”的感觉。这个很难找的合适的形容词,或者应该表述为“声音密度低,不凝聚”。这个和我之前读到的评测很不一致。一般评测都认为静电耳机质地会更细腻顺滑,而我的听感正好相反。三个动圈耳机在全频,哪怕是中频甚至传统上认为是静电耳机强项的高频,都有更凝聚,质地更扎实的感觉。
3.  动态明显比动圈要差,声音的能量感要弱很多。

Innerfidelity上有这几个耳机的测试数据,不妨再看一看作参考:
ESP-950:http://www.innerfidelity.com/images/Koss%20ESP950.pdf
HD800:  http://www.innerfidelity.com/images/SennheiserHD800.pdf
HD650:  http://www.innerfidelity.com/images/SennheiserHD650.pdf
HD600:  http://www.innerfidelity.com/images/SennheiserHD600.pdf

从三频分布看,三只动圈的100-1KHz的中低频段都多少略有凸起,而950没有。950在1KHz有个峰,应当可以与中频的略微凸前联系起来。再看影响声音质地的THD+N,三只动圈在100Hz以下的低频部分数据都不好看。但是950在最关键的100-5KHz的常用频率范围内失真度明显高于三只动圈。最后看瞬态指标,30和300Hz的方波图形,950都是最差的,600和650接近,800是最好的。我觉得,从数据上看950的这些特性和我的听感也算吻合。

4/3更新:经清新兄弟指正,InnerFidelity对ESP-950还有第二个测试,链接贴上来。与上一个相比差异很大,各项指标都好了不少。另有GE的测量和瀑布图贴上供参考。
http://www.innerfidelity.com/images/KossESP950Sample2.pdf
http://en.goldenears.net/15022

请看清新在218、220楼的帖子分析。再次证明耳机的测量数据只能用作参考。因为是麦克风外录,各种环境差异会造成结果有较大偏差,这是一定的。950看数据100Hz以下一定是比几只这动圈要好,这我同意。但是中频和高频的质地是否更好我觉得还是存疑。从听感上,个人还是不太喜欢950。觉得好像加了一个“low-fi”效果器一般,中频凸一点,两端相对弱一点,质地上加点失真。我用了“毛糙”来形容这个质地,清新兄弟用了“热情而不刺激”。听起来好像矛盾,可是我听过就知道这并不矛盾。的确很难用语言形容,大体上像是“low-fi”效果器的那种感觉。950非常轻,佩戴感很轻松。可是这个人造革耳罩我觉得还是不太能接受。戴半小时拿下来耳罩上还是有一层细细的汗。另外,估计是因为材质,听诊器效应比较严重。

清新在227楼另有对我以上评论的详细回复。研究的比我透彻,我就不多说了,各位烧友请参考。


HD800/650/600 K1000/501 K240M/DF
系统1: NAS--Aries G2--Holo May KTE--Luxman L590AX--Spendor SP100R2
系统2: Ultra Rendu--DAC2--BHA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546

帖子

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51
注册时间
2005-11-11
 楼主| 发表于 2017-3-22 10:2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obinhook 于 2017-3-28 16:01 编辑

结语

文章写了这么长,真的是不我的本意。其实就发烧理念来说,那么多观点,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

抓大放小。

那么长的篇幅只不过在从概念,定义,和测量方法开始,一步步推导这个“大”和“小”的比例是怎么计量的。然后讨论基于这个比例,我们该如何审视自己买器材,评论器材的思路。而第六到第十章的主观听感和折腾各个耳机的实践,我觉得可以这样总结:

观点13:在我的系统中,通过换音源,放大器,包括低端胆机这样大幅引入失真特性的前端设备,也只能很有限的改变电声转换设备(耳机)本身的声音属性。也就是说,我的实践经验还是和之前的观点相吻合的。

有人说我的数据不精确,太极端了。我觉得是很可能的。样本量不够大,数据的选择可能也有Bias。但是数量级的分析嘛,本来差个10倍都是正常的。所以要说耳机是100,放大器是10,音源是1,我觉得也完全可以。只是,这个大小的比例基本如此,并不改变从宏观上看问题得到的结论。

在本文写作的过程中以及写完的短短几天之内,以上阐述的音源对于系统的影响比重的观点引起了比较激烈的讨论。很多老烧提到“理念不同”,“各取所需”,我仔细思考了一下确实如此,需要做进一步的澄清。

观点14:我调整系统的思路和很多高阶烧友的理念,有最关键的两点不同:
1. 从提出“抓大放小”这个核心理念就能看出,我购置设备是本着“够用就好”的心态。这和高阶烧友们“精益求精”,“不计成本”的理念是完全不同的。有限的投资下,较小的差别我就忽略了。但若要达到“极致”,恐怕0.1%也是很重要的。所以我认为不重要的,有人认为重要,这再正常不过。我绝不反对精益求精。我想我的经验还是对秉持“够用就好”心态的初烧、中烧朋友们更有参考价值。
2. 本文中对“优秀”的定义,更多的是指“准确”,因为“准确”是可以客观量化的,而“好听”则不行。但“准确”在很多人听起来未必是“好听”的。引入“个性”和“偏好”这样的概念之后,很多观点自然也不成立。

写作本文的目的,还是希望成体系的整理一下自己对理论的思考,另外也记录一下对各个把玩过的器材的主观听感和体会。重点在“立”,而不在“破”。我听过的器材有限,资源也有限。也请各位不要只关注一两个刺眼的观点。出发点不同,经验不同,大家求同存异吧。

分享经验的初衷是希望能减少低效的投入。其实回头看看,我也是走了很多弯路才产生了这些体会,不折腾,我也无法验证这些想法。同样的,也许大家不折腾也不会信。

所以该折腾还是折腾吧。

[完]
HD800/650/600 K1000/501 K240M/DF
系统1: NAS--Aries G2--Holo May KTE--Luxman L590AX--Spendor SP100R2
系统2: Ultra Rendu--DAC2--BHA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9

主题

3688

帖子

6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69
注册时间
2008-7-26
发表于 2017-3-22 10:4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XDXDX 于 2017-3-22 10:57 编辑

110db。。
个人公众号:LM叨叨叨,聊聊hifi,嘎嘎塞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主题

1456

帖子

5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58
注册时间
2014-4-30
发表于 2017-3-22 10:5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敢问楼主是在读博士吗?这写作的效率,佩服啊

点评

哥们的600出掉了?  发表于 2017-3-26 09:58
Linn Ikemi, MicroZOTL2, Focal Elea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53

帖子

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3
注册时间
2016-7-8
发表于 2017-3-22 11:0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作顶起。下了功夫的强帖,跟读中。如果楼主听过乌托邦,可以综合技术指标谈谈它的声音特点。我写了个初步听感。希望进一步就主观听感和技术指标的相互印证进一步讨论。


"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981835&extra=page%3D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QQ|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1-25 01:39 , Processed in 0.099622 second(s), 40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