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小时,按照官方的说法Mps-8的熟化已经进入第二阶段-“声音稍有舒展而仍显脆质”。一直以来,我能切实的感觉到这台机器的声音处在一种“走出遮蔽”的状态,但并不是那种单纯“由浅变深”、“自轻而重”的笔触加量,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在频宽伸展的瓶颈处得到再一次解放,能量密度所及之处不断拓展呈现出新的空间,加上不克制却得体的风格,个人非常喜欢这种感觉,从聆听的角度看,比起线条感深雕、打击感加码这类对声音表相的凸显,声音周期增幅所带来的畅快感,更容易让人处在一种静默而深刻的兴奋中,所谓“尽兴”不过如此,PB这台音源让我了解了一件事,那就是对于和“素质”一样,长久以来总被提及而没有清晰解释的词-“乐感”,应该如何理解,所谓“乐感”,分明是音乐本身的属性或附带现象,而当音乐被更充分的还原和再现时,“乐感”是不会溜走的,显然,没有人会在演奏现场感到“乐感”缺失,这该是最好的标尺,因此,专注还原而标签化、审美化更少的器材,或许才能更好的让人在音乐中感受到自身的活力和可变性,这可能是“乐感”最大的贡献之一,这也是那些被人为彰显的“美感”所不能替代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毫无根源的“美感”不免会被遗弃(只是想陈述已经发生的事实,绝非贬低),聆听欣赏本已是过于私人化的活动,已经不需要更多教条和彰显。
对于音源,我从万元内的机器玩起,一步步升级上来,可以肯定的是,品牌是分高下的,这并不仅在于售卖的机型是否贵价,而在于一部分产品(无论是否旗舰型号)渗透出品牌存有对声音和音乐两者间关联的更深理解(这里同时也要再怀念下艺雅小7,尽管从使用角度来看它或许已经不值得购买),而另一部分产品表现的,是“画得挺像,唱得更高”,而到了再进一阶,连“画得像,唱得高”都输的时候,可能会很残酷,就像Playback这里说的150小时阶段会“脆质”,我相信对于Mps-8自身而言是成立的,而如果对于其它一些品牌,恐怕已经是厚润了也说不定。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