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名 发表于 2015-3-24 14:07:13

可能彼此对颗粒感的认知有差别吧。我不认为T1完全没颗粒感,但我也不觉得那是问题,在我眼里那是一种适度的,真实的质感。过度光滑的声音反倒是像磨过皮的照片一样,缺乏那种真实的质感

yifenglee 发表于 2015-3-24 22:44:39

donthuang 发表于 2015-3-24 02: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貴的不一定合,特別是現在的耳擴市場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成熟
可以理所當然的 "好馬配好鞍"



ha3差远了,可能也就5-6成

yifenglee 发表于 2015-3-24 22:49:47

未名 发表于 2015-3-24 14: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可能彼此对颗粒感的认知有差别吧。我不认为T1完全没颗粒感,但我也不觉得那是问题,在我眼里那是一种适度的 ...

有点认同,平衡下的T1会有一些颗粒感,各人对颗粒感的接受程度也不同倒是真的,弦乐可能会有更好的表现

donthuang 发表于 2015-3-25 00:58:30

本帖最后由 donthuang 于 2015-3-25 01:48 编辑

yifenglee 发表于 2015-3-24 22: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有点认同,平衡下的T1会有一些颗粒感,各人对颗粒感的接受程度也不同倒是真的,弦乐可能会有更好的表现
前端不到位,中高頻展不開,過度不順,輕則聽起來就會有點飛沙走石一樣的顆粒感,重則發亮發刺瘦硬突出
如果耳擴是胡亂的增加推力而犧牲穩定性,更容易會有這樣的情況

其實不光是T1,正常狀態的高階動圈,都不應該有明顯的顆粒感
概念上取而代之的是粒子感, 歌手唇齒音、氣音的重放就是個很好的參照指標

T1作為超級動圈,最突出的素質其實就在這塊,因為這個和振膜高速運動時的特性直接相關

同樣都是軟膜系統
Beyer並不像Senns那樣往剛性方向發展,也不像AKG那樣往厚韌發展,而是朝黏彈性,低應力的特殊處理著力
所以論中高頻能量/寬鬆/空氣感 Beyer於動圈諸雄中執牛耳

這大概跟一般論差很遠,不過T1本來就是開聲前後聲音形態變化極大的耳機......

沉迷 发表于 2015-3-25 03:55:36

donthuang 发表于 2015-3-25 00: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前端不到位,中高頻展不開,過度不順,輕則聽起來就會有點飛沙走石一樣的顆粒感,重則發亮發刺瘦硬突出
如果 ...

精彩!
从震膜的特性去分析,拜亚的震膜材料的把握一直走在业界前沿,除了sony就是beyer了,这是毫无疑问的

其实T1对驱动力的要求真的不高,需要的是整体系统的配置“对路”,把声音流畅自然的内在特征发掘充分,就可以很享受地欣赏音乐了。
耐心调整、慢慢熟化的过程是必须的。当然很多情况下,早期版本的T1和在售几万号的声音,真就不是一回事了,缩水厉害。

Bighunter 发表于 2015-3-25 06:41:10

进来想学习学习麦景图,结果歪楼歪成这样了。。。动圈几大旗舰我也收过,就那么回事,比lcd3,hek,009都差距明显。这里讨论既然是两千刀的耳机,没必要吵低级别那么多的t1,800吧。

另外希望楼主能对比一下mphk和hek或者009。

至于t1声音好坏,我发现大家意见一旦不同,就喜欢说别人“没推好”。其实推不推好t1本来就那么回事,没什么好深究的。

the_fool 发表于 2015-3-25 07:23:04

……看来很多人都不知道HD800,T1,TH900这种动圈旗舰火力全开是个什么状态。

4realms 发表于 2015-3-25 07:44:31

009 可能 素质总体比800 t1高一点,全部原线的情况下。但009一定不如q010,虽然这俩按发售价来讲基本同级。
lcd系列就不吐槽了,1266由于那根原线级别太高,我没法平等对比。
静电与平板高于动圈的思路也不知道是怎么兴起的……考虑过制作成本的差异么……

xy1689 发表于 2015-3-25 07:46:52

Bighunter 发表于 2015-3-25 06:41
进来想学习学习麦景图,结果歪楼歪成这样了。。。动圈几大旗舰我也收过,就那么回事,比lcd3,hek,009都差 ...

只能比009了,还是记忆中的,因为只在店里听过数次,009有种太规规矩矩的感觉,畏手畏脚的。信息量大但是不是很有调理,最重要是不好打理啊……不久就偏音了咋办。mhpk我觉得跟009大概是一个档的。低频比009自然.然后整个给人感觉是该放放该收收,有热情。信息量比th900多一些,跟009没直接对比不知道了。

Bighunter 发表于 2015-3-25 07:50:00

本帖最后由 Bighunter 于 2015-3-25 08:25 编辑

4realms 发表于 2015-3-25 07: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009 可能 素质总体比800 t1高一点,全部原线的情况下。但009一定不如q010,虽然这俩按发售价来讲基本同级。 ...
首先成本和声音又没必然关系。再者,这不是跟风的思路,是亲自对比很久的结论。第三,lcd系列销量口碑在那里,个人不喜欢不代表他差。

回scp的点评:看了一下您以前的发帖,还是不和您争论了。

Bighunter 发表于 2015-3-25 07:52:44

手里有副t1,收了快一年了,为他买过三四个放,最后只能用来看电影了。

就算动圈旗舰火力全开真的很猛,那我折腾这么久也没见到,是不是也是动圈的劣势?凭什么动圈要这么难伺候?我听lcd3和009也没出过恶声啊。

Bighunter 发表于 2015-3-25 07:57:31

有时候和人吐槽起t1的问题,都被质疑没推好,我把我用过的放列出来,他们又说是不是线,我又把用的线说一遍,他们又说一定是你家电不好,要电处。

其实很多时候就是源文件本身就有齿音,t1风格不过是不去压抑而已。如果t1挑剔到连电源不是特供的都出恶声,那只能说耳机本身有问题。

同理,hd800我也觉得不喜欢。当然这只是个人风格喜好的不同。

schpeltor 发表于 2015-3-25 08:12:17

Bighunter 发表于 2015-3-25 07: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手里有副t1,收了快一年了,为他买过三四个放,最后只能用来看电影了。

就算动圈旗舰火力全开真的很猛, ...

lcd3那么难听233333

anderson 发表于 2015-3-25 09:20:04

T1的柔和度可以接近009(当然表现方式并不是一样),这是我观察到的现象。如果觉得滋滋喳喳或者硬的话,系统带的方向可能有问题。原始声音的顺服度就不够好后面换耳机其实多少也都会有反应。颗粒感什么的,参考接A1或者A2就可以了,这两台推得中规中矩,但顺服度上没什么问题。

说实在的,不管800也好,T1也好,表现上是有不少差异,但是都可以做到柔和顺滑的表现,没哪支是怪到不能听不好听的。要做到这一点和新旧版本也没什么关系(那个影响是有但是不是根本性的)。还是可以从系统里找原因,已经用过多少个耳放不一定就可以盖棺定论的。

donthuang 发表于 2015-3-25 09:29:43

本帖最后由 donthuang 于 2015-3-25 09:59 编辑

Bighunter 发表于 2015-3-25 07: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手里有副t1,收了快一年了,为他买过三四个放,最后只能用来看电影了。

就算动圈旗舰火力全开真的很猛, ...
對,實際上難搭配是動圈耳機最大的劣勢,這樣的發展有其因果

以麥克風而言,靜電最昂貴,聲音也最乾淨通透,再來才是動圈與鋁帶

換到耳機上,也可以說70年代以後的耳機發展,是動圈以成本優勢包圍靜電,再慢慢從技術上追趕

為了追趕上靜電的通透度,專業麥克風製造商出身的歐陸三廠,無一例外的選擇了低效率,細音圈,軟振膜的型式


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追趕上靜電,
論實際的運動質量,誇得滿天飛的生物振膜與奈米振膜,都還比這些不起眼的軟振膜"重"上一截

原本歐陸廠商還會有所保留,用阻尼材料之類的作起碼的處理,但是看到現在市面上那麼多"耳擴"
他們也腦袋一熱,想說反正做出來也不怕沒有得"推",紛紛大膽的拿掉了 可以抑制失控,卻也讓聲音混濁的阻尼/吸音材料

這裡 "推" 的意思,其實是類似全音域單體,追求恰到好處,不過分的"控制力"
不求大,不求猛,但求穩,求快,求靈活

下場如何大家都很清楚,華文圈還好,老外把HD800內內外外貼滿難看的聲學材料的mod多的是....

至於平板,我個人認為平板是過渡性質濃厚的產物,也因為生產規模與成本,導致定價有一定的溢價成分
也導致了產品線的更新相當頻繁

值得注意的反倒是 由平板耳機起頭的,新美國聲這個流派的出現

AudioQuest的新動圈耳機就很有意思,它實際上不是前述歐陸廠商那種輕量化的"麥克風思維"
而是重視振膜剛性與活塞運動線性的"小喇叭"思維,甚至比Grado與日系廠商走的更遠更極端

這類耳機可能和市面上大部分耳擴的親和性就比較好了
所以他能夠誇口說"失真"壓得比平板耳機還低,其來有自


页: 1 2 3 4 [5] 6 7 8
查看完整版本: 真心推荐的一只好退烧机。。。。麦景图mhp1000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