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发烧入门ABC之一:音响发烧的本质 (旧文重拾)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5-8-29 14:10 编辑一年前写的旧文,偶尔翻出来看到,想起好像没有发在论坛过,只发在博客了,因此重新发一次,大家有想法的,可以交流交流。
我写过很多音响发烧的器评、碟评、理念文章,但一直没有系统地写一些专门给“初烧”看的、能回答初烧群体共性问题的文章。鉴于经常和网友沟通,而交流中常被问到一些有共性的问题,逐一回答十分费事,我逐渐地意识到专门写一系列文章,写给初烧、针对初烧最可能产生的那些问题,可能是个好办法。我在微薄上提出了这个想法,结果反响热烈,超乎我的预期,于是这件事情就摆上了我的日程。
写这个系列文章,不求什么文字优美,只求实用、只求有实在有益的信息量。尽量多写“理念”而少涉及具体的产品。当然,其中肯定有些地方是我个人的主观观点,看的时候,带点儿自己的独立思索是最好的。人贵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想开篇说两点最要紧的:音响发烧的本质。
第一点,音响发烧不是什么“科研活动”。它是一个业余爱好,是一种实践活动。更进一步说,是一个实践的审美活动。记住它的本质是实践活动,不是理论推演,或者靠脑袋想象的YY活动。实践是最重要的,如果对音响发烧有兴趣,那么尽可能广泛地开始接触各类不同“器材”是最重要的。所谓老烧,都是接触过很多器材、听过很多音乐(包括现场和唱片)的老家伙。接触器材不多,无以成为老烧,听音乐不多,无以成为老烧。哪怕一个人天生耳朵再灵敏,比蝙蝠音域还宽,如果没有玩过足够多的各个档次器材、听过足够多的音乐,就不可能是一个“老烧”。
举个例子,男人对女人的了解和品评,最准确可靠的,当然是出于那些阅女无数的“泡妞高手”。这是绝无疑问的。如果是看到姑娘就脸红,没接触过几个mm,更没有深入接触过mm的男子,怎么可能很了解女人、懂得去评判女人?有些人也许初恋就结婚了,没有机会和其他mm接触,这样当然也很好,但这样的男人不可能很懂得女人、不可能有资格品评女人。在他眼里,也许唯一接触过的女人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女人了。他怎么可能去给予女人真实的、可靠的、对他人有参考意义的评价?只有接触过足够多女性的“花样男”,阅历足够丰富的家伙,才会对女性有足够的判断能力,能说出某个mm究竟在他接触过的众多美女中算什么层次、什么水平。
音响发烧、对器材的评价,十分类似,完全是建筑在“接触多”基础上的。接触器材多、听得多、实践活动多,这是首要的。我们有音乐爱好者,也许对音响并不感兴趣,买一套器材听到死,只关心音乐,不关心器材,这完全Ok,但如果说是“音响发烧友”,那么必然除了音乐之外,还关心器材硬件,关心不同器材播放出的不同声音。
参考读物:我以前写过的一篇文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2a04300102uxby.html大意是,发烧友是对重播器材、重播音质感兴趣和关心的音乐爱好者。爱听音乐、关心音乐重播的音质,这两点加起来,就等于“音响发烧友”。我很久以前还写过一个帖子:音响发烧的最大敌人,是——YY。其中的意思就是,音响发烧的本质是实践活动,而不是靠YY的,也不是靠所谓“理论推导”。初烧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乱研究各类器材指标,认为器材的好坏、声音特征,可以从参数指标中“推导”出来。有些人认为一个放大器能否推好某喇叭,或者一个耳放能否推好某耳机,或一个播放器能推什么耳机,通过研究放大器和喇叭/耳机的参数,就可以得出答案。其实这种“理论推导”是无用的。越是老烧越清楚凡事要靠实践,靠实际的搭配和试听,而YY、演绎推理、研究参数,是得不到什么有用结果的。
关于“技术参数”,我之前写过3篇短文,也建议作为参考读物: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2a04300102e5u9.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2a04300102e5ua.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2a04300102e5ub.html
这三篇短文的浓缩要义是,各个厂家提供的“技术参数”是彼此不能用来横向比较的,因各自测试时的条件都完全不同。简单的几个技术参数,也完全不能描述出器材的真实声音水平和特征。确实有执着于参数高低的初烧,觉得A标着失真度0.001%而B标着0.01%那么A就肯定声音明显好于B。但当他成长为老烧时,就不会再这么想了。我甚至可以说,“是否信奉厂家们提供的那几个简单参数可以推导出器材高下”是判断无实际听音经验的初烧和老烧之间的一个分水岭。很多老烧实际上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就是完全忽略指标,认为厂家提供的那些参数毫无意义和价值。这其实是基于这样的一个实践经验——实际听到的声音品质,和厂家提供的技术参数,这两者根本关联不起来,或者说关联度很低。这样的实践多了,加深了这样的印象,到后来就很容易觉得技术参数根本是没有价值的。
如果是具体到耳机产品,我觉得有用的、可以看看的“参数”,只有两项:灵敏度、阻抗。这两项一般厂家也不会乱标,都是按实标示的,也是有意义的。特别是灵敏度高低,至少可以告诉我们一副耳机是否容易推响。最近很受关注的两副新上市高档耳机,Hifiman HE560的灵敏度是90分贝/毫瓦,Oppo PM1的灵敏度是102分贝/毫瓦,那么PM1一定是比HE560容易推响很多,这是绝无疑问的事情。除了阻抗和灵敏度之外,其他频响、失真度之类,确实没有什么价值。当然我们都知道,理论上一副耳机的频响越宽越好,失真度应该越低越好,但实质上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比如Sony SA5000的高频延伸好得吓人,但声音却并不好听,甚至很多人觉得它难听。大致来说,生活经验、发烧经验都告诉我们,“质”是一个比“量”更重要的因素。就高频而言,它的“品质”要比单纯的“能延伸到多少赫兹”更重要,对听感的影响更大。是的,让我们在这里Mark一下这句话,“质”比“量”更重要。以后我还会提到这个原则。高频不光有延伸的概念,还有“饱满”的概念、开扬的概念、厚度的概念、质感的概念。听过真正顶级的喇叭高音单元后,就会明白优秀的高频,不仅延伸好、泛音信息丰富,而且可以是有厚度的、饱满的、有质感的。这些主观上的顶级品质的感受,却不是“频响延伸”能简单描述的。日本人一直在“高音单元的延伸极限”上走在世界前列,研发出有效高频相应可以达到8万赫兹的高音单元,然而我们说起“世界顶级高音单元”,却都不是日本产品。高频延伸达到10万赫兹的Sony SA5000耳机也是这个意思,没有什么人认为它是全世界高频最好的耳机。
第二点,我想再具体展开说说前面提过的那个音响发烧的本质——审美活动。是的,音响发烧是一种实践的审美活动。事关审美。正因为它事关审美,所以才必然是百花齐放的,会有各种不同的风格、各种不同的美,而且经常令发烧友只能主观判断,而难以做绝对化的高下比较。
说到这里,立马会有人提醒我,喂!Hi-Fi的本意不是忠实原声吗?不是越真实地还原现场越好吗?怎么谈起“美”来了。应该先谈“真”啊。对了,这是一个大问题,是一个需要首先澄清的概念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有无数的争议、辩论、血雨腥风。
我清楚地说一下我的观点:“真”确实很重要,但是对于声音的记录和重播来说,也就是对于hi-fi来说,根本没法去追求本意上的“真”。我们所追求的“真”本身就带着主观的审美。
下面我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所欣赏到的唱片音乐,先不谈重播器材、重播过程,唱片上记录下来的声音信息,是完整的录制现场吗?根本不是。它只是录音现场音乐表演的从一些角度收听到的声音,经过后期制作和处理之后,被人为编辑压缩到一个两声道的模式。有兴趣的发烧友其实都应该找机会去观摩一下录制音乐的现场,以及后期制作的过程,这样有助于了解“唱片录制”这个事情的性质。
我以前写过一篇文字,值得作为参考读物看一下: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2a04300102e21z.html
我们必须知道,在录音现场的声音,是全方位、360度发散出去的,其信息量,是非常大的,而被话筒收录下来的信息,只是一小部分。现场一般最最少有2-3个话筒,多的话可以有十多个,这些话筒每个都采集到一个特定距离和角度的声音。但都不是完整的现场声音。接下来录音师的工作是把这些原始素材,编辑、整合为一个两声道的声音信号。最后出版的音乐必须是两声道的。现在有极其个别的音乐以多声道形式出版SACD,但能够有条件做高质量多声道家用重播的,凤毛麟角,所以这里先不提了,只提绝大多数的两声道音乐。从声音信息的角度看,多声道采集到的原始信号,最后出版时压缩到两声道,其中丢弃了多少信息?这个“信息处理”的工作有多重要?可想而知。
从录制现场话筒的摆放,到这些话筒所采集到的多声道信号的编辑、合成、压缩,这些工作,都是录音师来做的。所以可以这么说,最终的录音制品,就是录音师的一个“作品”。虽然不是他编造出来的声音,但却是经过他的手、他的工作、他的处理,依据现场声音的素材而创作出来的一个“声音作品”。
这个工作的性质和过程,可以比拟为摄影师拍广告模特的工作。前期“嚓嚓嚓”乱按快门,拍大量的原始素材,多角度、各个距离的,然后在电脑上通过Photoshop来进行修饰、整合。最后的广告画就是他的“作品”。这个过程中扔掉了多少素材?经过了多少处理?大量的。
现在问题来了:最后的广告画成品,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原始Studio里的模特儿的三维立体形象?那个活生生的美女,最后变成一个平面二维的固定画面了。录音过程也是这样的。原始Studio里的360度散播的声音信息,最后变成一个两声道的浓缩罐头了。就这样的过程,还说什么“真实”呢?我觉得与其纠结于真实,还不如研究在这个过程中“人”起了多大的作用。
答案是,这个负责制作的“人”,起的是决定性的作用。这个人的审美倾向、审美观、专业水准、使用的器材,对最终的制品起决定作用。为什么好的摄影师、录音师都那么重要,要价也很高,就是因为这个。同样一次现场的表演,让两个水平不等的录音师去录,最后录出来的唱片,可以风格和水平都相差很大。
对这个工作的性质,以前有过一个说法:音乐家的演奏,是“第一度创作”,录音师的工作,是“第二度创作”,最后重播器材就是“三度创作”。这个说法是正确无误的。录音师非常重要。我们拿在手里的CD,我们听到的音乐制品,都是录音师的手工作品,体现的是录音师的艺术观点、专业水平。
所以要谈论“真”?先去和录音师谈吧,录音师会告诉你,现场音乐的录制,没有可能把完整的音乐讯息都录下来,变成音乐制品,完全保真、不遗漏信息、不做加工地交给发烧友去播放。没有这回事的。发烧友们拿到手的CD,那个可怜的两声道音乐制品,本身已经是经过大量缩编的、经过录音师重手处理的产物。
发烧友要对这个问题有真切的了解和体会,最佳途径是做两件事情,第一,多听现场音乐会,第二,去观摩一次唱片录制的过程。很多常听现场音乐会的老乐迷在听唱片的时候都会感慨,唱片这个“罐头音乐制品”,和现场的那种来自360度全方位的声音讯息,差别真是太大了。完全是两种体验。任何时候都不要对我们现有的两声道记录的唱片抱有太高的、不切实际的梦想。 “真”?这个概念,我们听的时候所认为“逼真”的概念,很大程度上是录音师“做出来”的。比如一支交响乐团的各声部摆位、层次感、前后纵深感、左右延展感,是录音师做成这样的。在录制现场并没有哪一支话筒收录下了这样的声音。我们在唱片上听到我们认为真实的效果,是因为录音师做得好,把多支话筒录到的声音调成了这样的最终效果。
即便不谈复杂的交响乐队,只谈简单的东西,比如小提琴独奏、钢琴独奏,我们可以注意到,在音乐会的现场,坐在前排、中排、后排时,所听到的小提琴声、钢琴声,都是差别明显的。离开乐器越近,听到的“直达声”成分越多,而离开乐器越远,听到的声音里,“堂音”(乐器的声音在听音空间里的反射)的成分越多,而直达声的成分减少。同时,声音在空气中传输有一个特点:不同频率的声音,衰减特性不同,比如低频传输的特点是,没有方向性,但衰减慢,高频传输的特点是,方向性明显,而衰减迅速。因此和乐器较远的时候(坐在后排),听到的低频信号没有什么衰减,而高频信号会在传输中衰减,因此很可能声音就变闷了。类似地,录音的时候,话筒和乐器之间的距离是一个非常影响声音的因素。一把琴在演奏时,话筒摆在1米外录制,2米外录制,5米外录制,得到的结果都是不同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谈绝对意义的“真实”?现场的听众,坐在第几排的听到的声音算最真实的?哪一支话筒录到的声音算最真实的?如果一定要给出答案,那么其实都是一些带主观性的答案。话筒的距离是录音师选择的,各个话筒的信号是录音师进行后期编辑处理的,最后的录音制品,是录音师认为最好的、最反映录制现场的效果。
即使唱片的录制过程是一个充斥着录音师“手脚”的工作,而且两声道的唱片,其记录的声音信息,只是原始现场的一个零头,仍有不少发烧友追求重播器材能“完整准确中性无染地重播出唱片上的所有信息”。这个问题也是难以做绝对化判断的。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谈这个问题——除非你就是录音师本人,唱片就是你制作出来的,否则,他人怎么去知道和判断,什么样的重播效果,算是100%准确而完整的?如果两套系统播放出来,A低频多一点,B低频少一点,或者A高频略亮,B高频略暗,或者A声音较厚而B相对薄一些,我们怎么能知道原始录音的效果应该是怎么样的?录音师本人或许能回答出来,但我们这些没有到过那一次录音现场的人,怎么能知道究竟什么样的重播效果,算是“最准确的”? 我那篇文章可以参考读一下: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2a04300100n9yd.html
对于那个“究竟怎么重播算是最真实”的问题,我的回答很简单:我们不知道!我也并不Care。我Care的是哪一个重播系统播放这张唱片出来的声音让我觉得更好听、更吸引我、让我觉得更具有真实的临场感。因此就回到这段的开头,这变成一个审美性质的活动。每个发烧友有自己所喜爱的、更觉得适应的声音风格,或者说口味。不同人的口味差别可以是很大的。接触的发烧友越多,越是能深切地知道这一点。
人活到三四十岁,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和人际阅历后,当知一个基本的道理——人与人是很不同的。发烧友群体也是如此,不同的人,对声音的要求、口味,真是太不同了。一个人的珍馐完全可能是另外一个人的毒药。因此不同的发烧厂家和设计师,他们的产品,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各有各的风格、体现出不同的审美,那些在圈内有地位、有声誉的厂家,都各有各的粉丝和拥趸。我很早就写过一篇文章,当时发表在一本音响杂志上,叫“音响背后是文化”,可以参考读一下: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2a0430010009sm.html 那篇大致所写的,就是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的hi-fi厂家,做出来的器材,带有各自的审美特色。确实,音响关乎审美。不必太纠结于“哪个更真”。因为我们根本无法确切知道“哪个更真”。当然,有一些要素,会有助于hi-fi系统重播出来的声音听上去更有真实感,比如更宽的频响、更大的动态范围、更好的瞬态特性、较少的谐波失真,一般而言会带来更具有真实感的重播,但这些所谓“硬素质”并不必然带来更真实、更好听的声音。声音的审美和判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没有简单化的、普世的公式可循。
在音响发烧这个“审美实践活动”中,玩不同的声音、体验声音的微妙变化,是一个重要的乐趣所在。为什么资深发烧友那么喜欢玩不同的设备、不同的线材、玩电源处理、玩不同的避震处理?就是在这个活动中体验到不同的声音。有的时候,我们能明确说出哪个设备、哪根线、哪种处理方式,出来的声音是“更好”的——“更好”的概念是更具有现场感的声音——但很多时候,我们没法明确说出哪个声音“更好”,玩的只是不同的味道、不同的声音风格。所以发烧友把器材、线材进进出出,换来换去,是家常便饭的事情,而且乐在其中。人必须忠实于婚姻、忠实于人间感情,但不必忠实于“物”。发烧友没法经常换老婆,但可以通过经常换器材,体验不同的声音美感和风格。常有不太理解发烧活动本质的初烧在那里问,为什么顶级的器材了,还要出2手,还要换?这种问题实在蛮幼稚的。高烧们从A换到B,未必是因为B的声音更好、更绝对真实,往往只是因为A的味道听久腻了,想体验另外一种新鲜的美而已。
这里我再提一下“听音观”的问题。这个词最近论坛上常被提及,还有“纠正听音观”之类的说法。“听音观”是什么东西?就是音响审美中的审美标准、审美观。因此有两点:第一,各人有不同的听音观;第二,一个人的听音观会逐渐变化,但不必去刻意“纠正”。人的审美观就象世界观一样,是怎么形成的?是教育、经历和经验共同培养成的。我一直鼓励发烧友去多听现场音乐表演、多听真实乐器演奏的声音,另外有条件的话,多听好的音响器材,但每个人都这样做的结果,也不会大家形成完全一致的听音观!听音观仍是因人而异的。我个人的世界观是承认并接受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因此每个人形成的听音观都是自然产物,不宜用对或错来衡量,因此也无所谓纠正。那些热衷于纠正别人听音观的人,其实就是希望别人的声音审美观都跟着他走,这怎么可能呢?除了建议大家多听真实乐器、多听好的器材,我没有其他建议了。每个人听音观的形成是自己的事情。 今天算是开篇,讲了两个我认为是基本出发点的东西:音响发烧是一项实践活动——不是YY、不是理论推导工作,而是基于实践,而且,它还是一项审美性质的活动。事实上,
音响发烧之所以复杂,之所以在交流中充斥着各类辩论、争吵,原因就在于其“审美性质”。对人类而言,凡是涉及主观审美的问题,都是一样的——吵个没完。如果是涉及对大自然客观存在事物的科学研究,那么虽然也存在争论,但一般而言随着时间推移会出现主流的科学理论,但对于涉及主观审美的事情而言,那是几千年都吵个没完没了的。当然,有一个办法或者说态度可以不必吵,那就是承认人与人的审美口味是不同的,不能强求一致的,然后我们可以分析主流的、有人喜欢的“美声”到底有哪些类型。我曾经粗步地做过一些分析,写过一篇文章,有兴趣的可以参考: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2a04300102e6qq.html
前几天我和一位音响设计师交流时,他说了一句话,颇有道理,我引用在这里:“美的声音,可以是各种各样的特色,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定。就象选美大赛,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美女,各有各的美法。”确实这是一个人类的审美现象。常有人说,hi-fi发烧根本没有标准嘛!只有主观判断,欠缺客观的、硬性的标准。确实是这样。事实就是这样。
下面一篇我打算讲讲一套音响系统的基本构成,以及引申出来的一些问题。
(完)
坐沙发,慢慢看 :lol 感谢分享 首页插入学习:) 值得细看的好文 帮顶“它是一个业余爱好,是一种实践活动”,探索过程中的乐趣很重要。大概在03年到06年这段时间,大家谈开始流行一个言论——一步到位。其实这个说法简单粗暴,过程比较有趣,一步到位既不现实也很无聊。 感谢分享 人的审美有差异,但其实也没有想象中差的那么远。凤姐跑美国去了也没人拿她当美女。
若说审美的标准,也是有的,比如说身材高挑匀称,皮肤细腻,等等。总之,美和丑的档次要分出高低来不会有很大的分歧意见。当然,同档次的往往就要看是不是自己的菜了, 好文好文受教了,俺初烧刚来论坛不久,收益最大的就是小白版主的文章。 mvw 发表于 2015-8-29 17:29
帮顶“它是一个业余爱好,是一种实践活动”,探索过程中的乐趣很重要。大概在03年到06年这段时间,大家谈开 ...
“大懊”的广告语:一步到位。 拜读学习了 。。 在重视实践的前提下,尽量了解音响器材的有关理论知识(象鼠版那样),我认为是有益的。举几个例子。
例1. 将功放改为直流放大,可能会输出直流电压,损坏喇叭。应当想办法避免发生悲剧。
例2. 单管阴极输出的胆耳放,一般阻抗较大,可能不适合低阻耳机。如果轻率买来实践,发现不合适就麻烦了。
例3. 9018解码芯片的SRC, 可能劣化音质。应当谨慎对待,了解它的解决方案。
玩音响,理论与实践,不可偏废。谢谢! 真和美,我选择在一定保真后无限追求美,真正了解世界的人,应该知道这世界没有一样东西是可完全复制的。 美女还是有最起码的标准: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