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ase 发表于 2013-2-1 06:51:38

原帖由 woodear 于 2013-1-31 22:24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paganini for two倒还好,94年的东西。整个90年代还是有很多录演俱佳的东西。
过了2000年,我听到的录音几乎都是我刚刚说的那个味儿了,当然,你们觉得这是“高解析”,真实得很;P ;P ;P


说说看,你听了哪些新录音?
我听的较多的是bpo在digital concert发布的和NHK的现场录音,耳中的音效无可挑剔,绵密上好过之前的太多太多。
室内乐听的新录音不多、

[ 本帖最后由 Phase 于 2013-2-1 06:54 编辑 ]

Phase 发表于 2013-2-1 06:58:04

新的钢琴录音倒是在网上听了不少:http://konkurs.chopin.pl/en/edit ... golf_Wunder/stage/3
斯坦威低音的圆润饱满,高音的略带金属反映的非常好.
再听听http://konkurs.chopin.pl/en/edit ... l_Trifonov/stage/2:
Fazioli阳光浪漫的音色,也非常忠实的描绘。

[ 本帖最后由 Phase 于 2013-2-1 07:33 编辑 ]

gravity17 发表于 2013-2-1 07:38:32

:L 不就口味问题吗,有啥好争的,艾米总最近是不是转行了,一口一个专业:funk:

asakiota 发表于 2013-2-1 07:55:21

真好 也想在上海听几场能听的现场:@

[ 本帖最后由 asakiota 于 2013-2-1 08:03 编辑 ]

musicforever 发表于 2013-2-1 08:22:06

原帖由 amex 于 2013-1-31 22:11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我只说两个事实:
1、没哪个混音师用耳机当主力监听
2、耳机有低频?你给我举个例子。残的程度不同罢了 :handshake

musicforever 发表于 2013-2-1 08:26:25

原帖由 spca 于 2013-1-31 23:11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hifiman失真也是比較大,只是個高級點的hd6xx, 就是这样的

白金龙 发表于 2013-2-1 08:58:39

看看!

沉迷 发表于 2013-2-1 09:14:46

原帖由 woodear 于 2013-1-31 20:59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另外在说说现场声音结像的问题。

好像有不少人觉得800这种声场超级大,声音发虚的就非常真实,“最适合交响”了
:lol 我也不想再喷800了, 其实真实环境里有一种情况下的声音是非常像800的————在完全开放,没有任何回声的地方,例如广场上演奏音乐,听到的声音的结像方式和能量分布,差不多就是800那感觉:lol
如果你不喜欢广场上的交响,想要听音乐厅的感觉?那直接去听现场吧,没啥耳机能还原得完全真实:lol

再说说另一个误区,就是很多人觉得结像越凝聚越好。其实,现场的声音是从高频到低频,凝聚感逐渐减弱的。

:handshake    :victory:

mvw 发表于 2013-2-1 09:37:33

路过看各位同学嚼舌头~~~

不过阿妹同学我要指出你一个严重的问题,

帕格尼尼42是古典唱片里位数不多下重料的,不过这套在汉堡录音的唱片在比较高档的系统上声音还是不错的,也就是味精本身下得比较讲究。

类似地,阿卡多的很多片子,比如魔鬼的颤音,比如名琴四季,也属于那种下了点味精的,但这个和之前那张唱片正好相反,抑大于扬,所以听起来没什么激情。

因此这些片子其实并不适合作为试听的参考。当然,一些厂家的录音示范也不推荐,比如著名的柏林之声2和3,味道都比较重,用来做器材试听不合适。

还有,很多再版重新混音的xx周年纪念版什么的也不行,比如国内引进的jvc xrcd²混音版的海菲茨谢幕音乐会,比原版rca的味精味重很多,已经失去参考价值。或者去年诞生的音乐之声40周年纪念版原声碟,也不是很好。

其实用来作为参考的碟片很好选,比如我主听lp,用来测试耳机的时候,一般不用dg的大作品,而是喜欢找emi旗下乱七八糟的小工作室弄的小样,这些片子录音上都不太讲究,但音乐本身却很有灵气,作为参考非常合适。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唱片几乎都被卖家以垃圾处理,不仅价格便宜,片子也没怎么被听过,所以状态很好。

数码录音方面,没被下重手的唱片不是很好找,但一个小窍门就是挑歌手的成名作(第一张唱片),或许是由于成名之前,录音室和制作者对歌手本身的气质以及市场需求都没什么把握,所以也很难针对性地下手,最终出来的片子反而不太做作,也很适合拿来参考。

以上是一点挑“参考唱片”的经验,希望对诸位能有所帮助。

最后就是现场的声音其实不好拿来参考,因为受音乐厅环境影响太大了,不同音乐厅,不同位置,不同的观众数量,会造成截然不同的效果。西安音乐厅总体听起来声音很闷,就像hd650,但西安音乐学院的几个小厅声音就比较明亮,而且在观众坐满的情况下,音乐厅总体效果要好很多。

yukuai11 发表于 2013-2-1 10:06:28

原帖由 woodear 于 2013-1-31 20:59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我虽然没听过金牛+he6,但是根据我在别的地方听到的he6耳机估计,这个组合声音很可能过度凝聚了
我听过一阵HE6,觉得其所谓的结像好是小提琴听起来像“小”提琴,大提琴听起来像“大”提琴。这点在耳机上难能可贵。

觉得过于紧张应该还是搭配问题,我觉得HE6的中频比K601还要松弛,人声音色非常毒。

asakiota 发表于 2013-2-1 10:09:17

HE6那声音感觉假假的 结像也好大颗
不过解析什么的不好挑刺

lw5203 发表于 2013-2-1 10:13:27

学习了

zhzh0000 发表于 2013-2-1 10:33:45

木耳兄对音响回放系统要求高啊。

现场演奏,一把提琴也许是几十万、上百万美金。我们数一数,一个室内乐团有多少上万美金的乐器。大部分人的音响回放系统也不过两三万美金。这是说得比较唯物主义。

从现场的听感来说,也与在家里完全不同。比如,现场基本上不存在所谓的“皇帝位”,只要没有声学障碍(比如,头上有很低的顶子),都能类似好地享受音乐的演奏。在现场听音乐,没有人会追求什么宽大深广的声场。在家里听音乐,多数人都会追求耳机的声场或者音箱的所谓“离箱感”。

基本上说,去听音乐会,关注的都不在三频、衔接、顺滑与否、结象、凝聚、声场等等,而是可以很安心地关心艺术家的演奏。

zhzh0000 发表于 2013-2-1 10:34:44

其实,听唱片的时候,也应该把精力放在:享受音乐、关心艺术家的演绎、理解艺术家的意图

relaxater 发表于 2013-2-1 10:46:31

:)
页: 1 2 3 4 5 [6] 7 8
查看完整版本: 刚刚去听了个现场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